因受罗贯中尊刘贬曹的影响,时至今日,坊间仍有许多人坚持认为,刘备是善良之君,曹操是暴戾之徒。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出于说明这个问题,今天我就通过两个类似时下秘书级人物的命运走向,颠覆一下刘备与曹操的固有形象。公元200年初夏,官渡之战拉开序幕。处于军事弱势的曹操,得益于突然反叛的袁绍谋士许攸提供的情报,派出一支精兵夜袭袁绍大军乌巢粮库,彻底斩断了袁军的后勤供应链。乘着袁绍大军混乱不堪之机,曹操及时出击,从而为自己日后问鼎北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官渡一战,袁绍仅带百余亲随逃回冀州,其余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被俘的被俘。念及谋士审配、沮授的才干,曹操劝导他们归顺于己,但审配、沮授执意求死。曹操只得成全他俩。对于同样被俘的陈琳,曹操并没急于处斩。之所以这么做,在于曹操想要羞辱陈琳一番。大家知道,官渡战役拉开之前,陈琳遵袁绍嘱,写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此文传到许都,正遇曹操被头风病折腾得苦不堪言。曹操就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越听越怕,"竟至惊悚"。好在坚持听完后,意外发现头风病好了。这就是"陈琳之椒,可愈头风"一说的出处。现在陈琳己成自己的阶下囚,曹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一雪前耻的机会。当然,曹操是有身份之人,不会像泼妇般指着陈琳叫骂。曹操自有独特的办法,他勒令陈琳,当着其面,重读一遍"讨曹檄文"。自忖必死无疑的陈琳,干脆一字不差背诵了原文。曹操惊叹陈琳的才气,"心甚爱之",但又不能过分表露,就问陈琳:“为何要写这么一篇诽谤我的文章?"陈琳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后就像审配、沮授一样,静等自己身首异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曹操不仅赦他死罪,而且请他出仕。陈琳倒也没像审配、沮授那样,违拗曹操好意。之后陈琳一直为曹操服务,据说曹军往来公文,多数出自陈琳之手,其中很多文章,用词之精练、逻辑之严谨、段落之恰当,让曹操"实难删、增也"。陈琳得以"再生",与其拥有超凡的才气不无关系。但被《三国志》作者陈寿誉为"天才过群"的张裕,命运走向就不及陈琳了。这个张裕,早年系刘璋的从事。"从事"一职,类似时下的办公室主任。听说刘备要来投靠,他就跟着"老板"刘璋,一同前往迎接。双方相见,刘备与刘璋互致礼节后,即与刘障属下逐一问好。见张裕满脸络腮,刘备就谑笑道:"诸毛绕涿居"。"诸"谐音"猪","涿"为屁股,"猪毛绕涿",意思就是"有毛的猪屁股"。张裕是个文人,口才不错,反应更快。他见刘备在众人面前如此无礼,立马反讥:"璐涿君可好?"刘备是涿郡涿县人,"璐"谐音"露","涿"既可指刘备的家乡,又可指"猪屁股","璐涿君"实指刘备是头露着屁股走投无路的"猪“。刘备顿时被张裕此语噎得尴尬至极。此后不久,刘备鸠占鹊巢,取代刘璋。成为蜀地之主后,出于扩张领地,刘备欲攻汉中。开会征求班子成员意见时,张裕投了反对票。但刘备执意攻打,竟然侥幸得以成功。刘备就小看张裕,戏谑他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得知刘备如此作贱自己,张裕很是不爽。有次酒宴,张裕喝多了些,信口开河卜算:"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以后,寅卯之间当失之。"意思是说:"别看刘备现在得了益州,春风得意,其实观照星象,他在蜀地逗留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九年。"此卜很快传到刘备耳里。联想当初"璐涿君"的讥讽,加上这次诅咒自己不会长寿,刘备恼羞成怒,下令处轩张裕。正在东吴忙于抗曹事宜的诸葛亮,得知此情,急忙写信快骑急送刘备,劝他无论如何不可斩杀张裕。刘备写了回信,转给诸葛亮。诸葛亮拆阅此信后,仰天长叹一声,将信弃于案上,眼蕴泪水不语。亲随们见诸葛亮如此难受,趋到案前,偷眼窥之,但见信札上写着八个字:"芳兰生门,不得不锄。"意思是说:名贵花卉虽然好看,但长在家门口,影响迎来送往,不得不予铲除。陈琳写了一篇让曹操惊悚不堪的"讨曹檄文",曹操不仅不杀陈琳,而且还把他安排到自己的身边工作。刘备投奔刘璋时,张裕参与迎接,却遭刘备取笑。刘备如此违逆人情世故,嘴脸也是太过丑陋了些。事实证明,张裕的卜算超准:刘备真的呜呼哀哉于他所预测的时间内。大家知道,诸葛亮也擅长卜算,与张裕显有"共同语言"。这或许就是诸葛亮力劝刘备刀下留人的原因吧。写到这里,我想呼应一下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杀了吕伯奢全家后,曹操说了"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的话,这话,纯属脱口而出的大实话;处斩张裕之前,刘备写了"芳兰生门,不得不锄"一语,这语,纯属处心积處的报复语。对比曹操宽容陈琳、刘备恶鄙张裕两事,可以得出结论:刘备,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将刘备斥为伪君子,或许有人会反对。在此提议各位,如有时间,不妨把《三国演义》中刘备做过的事梳理一下,不难发现,自从董卓乱逆朝纲之后,刘备几乎投靠过公孙瓒、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刘表、刘璋等叱咤一时一地的豪强,其中还骗了曹操的兵马、骗了刘璋的城池、骗了孙权的妹妹,可以说,他比"三姓家奴"吕布还要多"姓"。而他口口声声"匡扶汉室",更是骗了汉献帝一一自封汉中王、自封为帝,光这两件,就涉十恶不赦的僭越之罪!真是搞不懂,罗贯中为何要给刘备抹上那么一层名不符实的"仁义"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