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气晴好。
听兰潇潇说今日要上山摘鸡爪梨,燕子早早就等在了家门口,一行四人吃了早饭就出发。
陆至煊对这山太熟,上了山转过几条弯路,几棵高高的鸡爪树就在大伙眼前,兰潇潇看着这大树下小树丛上挂着一串串的野果,心情十分好:“我要吃!”
正要跳下去捡野果,突然树丛下传来微弱的呼救:“救命啊……救救我……”
这声音吓了众人一跳,燕子更是扯着兰潇潇退出了好几米之外:“笑笑,这里哪里的来的声音?”
陆至煊挥挥手:“你们站远一些,我去看看。”
萧铁生上前:“师兄,我去。”
“一起吧。”
两人绕了个弯从另一条小路往那树下去了,不一会两人抬出一个老头儿……
这老头儿一身白袍、一头白发,只是这白袍已成黑袍、这白发已成杂草丛。
兰潇潇张着嘴:“哥哥……”
“哥什么哥啊?臭小子、臭丫头,谁会接骨,赶紧过来给我接一下!真当是倒霉,不就想吃两串野果子吗,竟然把我老头子的腿摔伤了,要让我知道谁在这里挖的陷于,老子要劈死他!”
这什么人啊?
自己摔伤了让人帮着救命,竟然还如此不客气?
“我们没人会接骨。”
兰潇潇话一出口,老头子火冒三丈:“什么?年纪轻轻人模人样,竟然连接个骨都不会?吃什么长大的啊,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给我过来,我告诉你怎么接,仔细给我听着,要是把老子给接成残废,这辈子你养我!”
这话一落,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这是招惹谁了?
救人,救出个大爷来?
兰潇潇不想让陆至煊去管这老头儿,没礼物的老头儿最让人讨厌,可此时陆至煊已经过去了:“前辈,我等没学过医术,一会您说仔细些。”
老头儿抬起眼:“小子,读过书?”
陆至煊点点头:“读过几年,刚拿了秀才功名。”
“读少了!”
“嗯,前辈说得对,小子还将继续读。不过今日前辈这腿似乎伤得有点厉害,不如让在下背您回去,让我爷爷帮您治如何?”
老头儿左看右看:“你们就是这山下村里人?”
陆至煊点头:“对。”
“算了,先接骨吧,接上再说。我指导你,听我指挥一步步来。对了,你们这四个小子丫头大冷天跑来这山里做什么?”
陆至煊指指树上:“舍妹喜欢吃这个,今日带她来摘一些,一下雪就全掉光了。”
“这个好,多摘点,我喜欢。”
好不客气的老头儿!
在老头儿的指挥下,陆至煊把老头子的腿骨正好,然后撕下衣片给他绑好不说,还给他摘了一大筐的鸡爪梨……
上山摘野果捡回来一个受伤的老头儿,很快这事就在村里传遍了。
“这老头这么冷的天跑山里去,他不是脑子有病吧?那一身脏得要死,会不会是老叫化子,实在是饿得过不去了才去山里找野果子吃?”
“坤哥儿也太不怕麻烦了,捡着又脏又老的老头儿回来,他这是准备养着人家不成?要养个人可不容易,一个秀才公的禀米可不多啊。”
就在村里人议论纷纷之时,老头儿已换上了阿生爷的棉衣正在大块大剁的啃着肉骨头:“这骨头太少了,就这么几个哪够我老头子吃?明天至少炖十个。”
这老头儿,还真不客气。
陆至煊在一边笑着:“前辈爱吃,明天气定定多炖上一些。”
兰潇潇好奇得不行,把陆至煊拉在一边:“哥哥,你认得这人?”
白眉怪骚厉之行,陆至煊哪里能不认得他?
前一世,他与他可是打过不少交道,只是此人亦正亦邪完全由意气用事,从不按常理出牌,他以武夫和医术闻名天下,谁也奈何不了他!
只是他不知道,一直在漠北行动的他,为何会跑这来!
陆至煊摇头:“不认得。”
兰潇潇傻眼:“不认得你还由他骗吃骗喝?”
“不过几餐家常便饭而已,多结一次善缘,或许多一次机会,再说大过年节的,也不差这点饭菜。潇潇,记住哥哥的话,莫太计较。”
多结一次善缘、莫太计较?
眼前这人,还是那个心狠手辣、阴险狠戾的未来首辅大人吗?
这人,一定有什么事在瞒着她!
就在兰潇潇满怀疑问之时,村里的常婆子突然来了:“哎呀,这就吃上了呢,吃什么好东西啊,真香。”
常婆子上门,一般都是喜事。
果然,常婆子一进门就找阿生奶奶套近乎:“我说生嫂子,你可真是有眼光,当年呀连陆家人都不看好坤哥儿,就你们这两老认定他有出息。可不,这才几年间就成秀才公了!”
阿生奶奶不知道她来做什么,抽嘴强笑:“可不?这是老天看我们老两口可怜呗,要不然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跑我家来?我说他婶子,你来可是有事?”
常婆子笑嘻嘻:“当然有事啊,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坤哥儿这也是秀才公了,是时候成个家了,听说坤哥儿还想继续读书,这去府城读书可是得花不少银子呢。
他呀,这也是福气,庆明媳妇的娘家嫂子看中了他,想与坤哥儿做亲呢。这陈家说了,要是坤哥哥答应了这门亲事,陈家送他读书,他想读到哪就送到哪!”
庆明,就是庆奶奶的小叔子。
庆明媳妇,就是那陈桂兰……那陈桂兰的娘家在双河村,家里倒是有几十亩地而且她只有一个兄长,只是她兄长那个闺女……
陈家不过三十几亩地,竟然夸此大口?
一听这事,阿生奶奶淡淡的一笑:“这事儿,我可做不得主,不过呀我听说去省城读书一年至少得三十两银子呢,这陈家家底可真厚啊。不过你可得问清楚陈家,送一个读书人没这么容易。”
啥?
去府城读一年书要三十两银子?
那加上去京城赶考,送个读书人出来,还不得花上几十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