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382章 最好结局

第1382章 最好结局(1 / 1)

王应麟的心思正如皇帝猜测的一样。他宦海沉浮几十年,又熟知历史典故,深知内廷虽然有不得干涉外政的约束。但是规矩是人定的,也可以随时被废除。

内廷作为负责皇室事务的机构,看似只是负责管理皇帝生活起居,但也是最靠近皇帝的人,非是亲信不能担任。所以内廷还有小朝廷之说,一旦皇帝的旨意难以在外朝得到执行,其就可以利用‘小人’去做,并重新控制朝政,夺回权力。

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历朝中的宫闱之乱、外戚干政、内侍擅权等等看似是内廷混乱,其实根源还是内廷和外朝间的权力斗争激化引发的。因而外朝向来对内廷保持着警惕,打着各种旗号,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内廷的权力,干涉皇家内部事务。

王应麟也清楚当下内廷权力很大,当年的军机处可以越过外朝,直接发布谕令,插手六部事务,调动军队,对官员进行任免。而今军机处虽然名存实亡,但是那个‘御前办’还在,说是负责沟通内廷与外朝的联络,协助皇帝处理公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陛下处理军政事务的助手,左右皇帝决定的一股潜在力量。

而王应麟也不得不佩服小皇帝的识人的眼光和调教下属的本事。看看当下御前办的出去的林之武、蔡乔、蔡若水、庄公从都已经是坐镇一方的大员,治世能臣,而他们当初的出身都不过是普通士子而已。

现下御前办的实力,因为‘老人’们的外派,而有所削弱大不如从前,但是现在的陈识时、马端临和徐无难也皆是一时的俊杰,稍加调教和历练,不出数年也能独当一面。还有时时伴在皇帝身边的御前护军都统倪亮,从前不过是个乡下野小子,如今也是能谋善战的大将了。

最让外朝忌惮的还是御前护军这支武装力量,它名义上归属枢密院,但是枢密院是调不动的,他只听从皇帝的谕令。而其从吃穿到武器皆是由内库供给,与外朝无关,这也决定了护军只忠于皇帝,而绝不会听从外朝的调动,成为皇帝直辖的军外之军。

作为整个北伐的亲历着,御前护军的战斗力也给王应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江东和符离战役中皆承担了最为艰巨的任务,面对强敌毫不退缩,敢打敢冲,每战皆能重创敌军,取得胜利。而在樊城之战中,护军一旅千里转进,半日就攻克城池,其战斗力可见一斑。

有这样一支强军在旁,警卫京畿,拱卫皇城,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动乱,陛下一声招呼,他们就能将一切反对势力碾成齑粉。想想那些士绅,欲靠着巫汉神棍挑动民意和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的上书,就想迫使皇帝屈服,真是不知量力。

况且大宋几十万禁军对小皇帝忠心耿耿,王应麟以为前往荆襄督战,会有一番波折,但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在小皇帝面前也生不起反抗之心,一个个束手就缚。而其在士兵中的威望更是无人可及,不待其下令,军卒们便自发的冒着抗令的风险前去迎驾。可见小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即便太祖也难以企及。

想到此,王应麟生出种无力感,当前小皇帝已经非是十年前的那个孩子了,他悄然间已经完成了布局,在朝廷中有了自己的班底,在地方已经不动声色安插进去了自己的心腹之臣,使得他的谕令可以得到贯彻和执行。而通过此次北伐,再次巩固了在军中的威望。尤其是亲征襄阳,顺势消除了行朝旧将在军中的最后一股势力。

这次恢复三省,不过是皇帝通过整合朝廷各方势力,让自己的亲信得以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分化和削弱反对力量,从而完成自己掌控朝廷计划的最后一步而已。再待几年,即便如自己这般老臣也要致仕,那时候朝廷上下就只有皇帝一个声音,没有人能够挑战其的权威了。

一个孩子从多年前就开始布下了这么大一个局,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可这也证明了小皇帝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反应之机敏,通过一次次朝廷发生动荡的机会,不动声色的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打击异己。但如此也算最好的结果,朝廷没有因此发生大的动荡,平稳的完成了新老交替和权力的转移,老臣们得以全身而退,安享晚年。

“如今内廷之事皆归于皇城司,但内廷之事日益纷杂,已经难以承受,朕想恢复内侍省负责内廷一应之事。”赵昺给两人斟上茶,笑着回答道。

“哦,臣深以为是,如今不比在琼州,宫城狭小,事务亦少。当先陛下已经大婚,又诞下皇子和公主,事务剧增,只凭皇城司已经难以承受了!”王应麟从沉思中醒悟,施礼道。

他知道行朝迁入琼州后,只是兴建了范围很小的宫城。而内廷在逃亡中也是一切从简,机构设置不全,后与帅府的内府合并,成立皇城司掌管内廷事务,人员也不过百,内侍也很少,不得不依靠当时规模很小的侍卫营才能够保证运转。

回到临安后,旧宫已经毁于大火,陛下节减,没有重修,而是借用了高宗皇帝的行宫崇德宫,进行整治和稍加扩充作为宫城。人员虽然有所增加,恢复了六尚,但是有的司、典也是设而未立,空有虚名。且依然由皇城司主管,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合时宜,也不符合礼制。

内侍省,早已有之,为皇帝之近侍机构,专司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北齐初置中侍中省和长秋寺;隋初改称内侍省,后称长秋监,参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宫室之事。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内侍监、司宫台,专用宦官,由内侍监、内侍、内常侍等为首官,掌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和照料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

本朝增置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县亵近者,隶入内内侍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

“陛下,内侍省还是依旧制设立吗?”谢枋得问道。

“不,朕初步设想,内侍省下设秘书监、殿中监、将作监、军器监、内务监和太医院及皇城司,即五监一院一司,分管内廷各项事务。”

“陛下,将秘书监和殿中监归于内廷,分管何事呢?”王应麟问道。但心中稍定,监的官员品阶一般要低于省,如此内官就难以一步登天,担任宰执,是对内廷的一种遏制,也可视为陛下的让步。

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他知道秦始皇焚书后,天下藏书几为一尽。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简帛载体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图书是至为珍贵的物品。西汉以来,朝廷曾多次下诏求书,藏于宫内秘府,等闲人难得一见,“秘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秘书省自然备受重视,享有较高的地位。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印刷出版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图书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官府和私人设立的书院、藏书楼等,即使在中央,藏书机构也不仅限于秘书一府了,其重要性逐渐削弱。

本朝前期经籍图书归秘阁,秘书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丰改官制,秘书省职事恢复,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院等均归秘书省管辖,规模较唐时较大。但经历靖康和德祐之乱后,国家图书或被掳走,或毁于兵火,秘书省已经名存实亡了。

至于殿中省,起于魏晋以后,在门下省设殿中监一官。隋代始设立殿内省,唐武德年,改殿内省为殿中省,掌皇帝生活诸事,所属有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六局。唐龙朔年曾改中御府,咸亨元年复旧。本朝沿置,但仅为寄禄官,六尚局职掌分由它署担任,如尚食归御厨,尚药归医官院等,已经名存实亡。

“朕打算将秘书监职能扩充,不仅掌管天下图书秘本,还要将御前办并入其中,以所管分设数局,协助朕处理一应公务,安排朝会、出行、会见等日常事务。”赵昺喝口茶言道,“殿中监则负责内廷的一应杂务,将酒库、内酒坊、外物料库、牛羊司、奶酪院、酒醋库、车马院、皇庄、皇苑、行宫、采办等皆交由其管理!”

“至于将作监、军器监和太医院一切如常,而内务监则掌管内宫事务,设六尚局,皆由内官充任,负责管理内库,侍奉皇室亲贵,不得干涉外务。”赵昺缓了缓又道,“皇城司掌管宫禁宿卫和銮仪卫,撤销御前护军都统府,一并权能移至皇城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水浒之荡寇枭雄 朕就是亡囯之君 终宋最新章节无弹窗 我在亮剑做生意 末法飞寇 我真不想当皇孙啊 大秦:我戴着黑影面具出生 红楼如此多骄起点中文 终宋贴吧 诛红与八十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