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的京师,寒意愈发逼人,纵然是兢兢业业,勤勉当值的宫人也是罕见的偷起了懒,偌大的紫禁城显得有空旷。
巳时刚过,结束了今日早朝的大明天子朱由校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自皇极殿而出,步履匆匆的朝着自己的乾清宫而去,脸上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
与瞧上去有些闷闷不乐的天子不同,稍微落后半个身位的司礼监秉笔则是一脸喜色,本就不大的眼睛,甚至已然眯了起来。
自从进了十月之后,这好消息便是接连而至,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请降,引得朝野坊间议论纷纷,就连平日里对天子"穷兵黩武"颇有意见的御史言官们也是称颂不止。
许是为了迎合"四夷宾服"的盛世,更有不少御史言官提议重修在万历年间毁坏的三大殿,气氛很是祥和。
不过此建议才刚刚提出,便被户部的一众官员们义正言辞的拒绝了,眼下朝廷正值革故鼎新之际,财政并不富裕,哪里有多余的钱财去修那华而不实的三大殿?
除此之外,约莫七天之前,有一群衣衫褴褛,瞧上去好似乞丐一般的僧人突然行至京师。
细问之下,这群人竟是来自帝国最西边的"乌斯藏",乃是奉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却吉坚赞之命,前来朝贡大明天子。
作为大明天子,朱由校清楚的知晓,或许乌斯藏及青海地区曾在明初的时候接受中枢管辖,但经过两百余年的传承,大明对于这两个地区所谓的统治,已然是有名无实,甚至就连所谓的"朝贡"也已然中断了十余年之久。
总而言之,这群来自乌斯藏的"番僧"的到来令得本就欢腾的京师愈发热闹,就连一向"高冷"的宗室藩王也是纷纷上书贺礼,甚至一些与朱由校关系颇为密切的亲王,诸如山东的鲁王,河南的福王,周王,山西的代王等人更是主动上书,请求入京面圣,共同见证"四夷宾服"的盛世。
"陛下圣躬金安。"
紫禁城中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遑论是乌斯藏朝拜大明天子这等普天同庆的要事,故而宫中的宫娥内侍早已提前等候在朱由校的必经之路,喜气洋洋的冲着步履匆匆的躬身见礼。
依稀记得,中宫皇后张嫣被太医确认怀有身孕之后,一向高冷的天子便是赐下了不少赏赐,相信这一次也不例外。
"安。"
正如这些宫娥内侍心中所猜测的一样,纵然天子面上表情不显,但听得周遭次第响起的问安声,步履匆匆的朱由校仍是身形一滞,给予了回应。
也因为此等缘故,本来不算远的路程,朱由校却是比平常多用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回到了自己的乾清宫暖阁。
...
...
才刚刚回到乾清宫暖阁,朱由校便在司礼监秉笔的伺候下,迫不及待的脱去了身上有些厚重的朝服,转而换上了更为舒适的常服。
如若不是"乌斯藏"时隔多年再度入京朝拜大明天子,他真的愿意穿上这厚重的朝服,犹如一个提线木偶一般待在皇极殿中,听些毫无意义的恭维声。
"大伴,礼部可是确定过了,的确是四世班禅派来的人?"
虽然那些自乌斯藏而来的番僧已然在京中居住了几日,并且的确携带有象征着身份的信物,但朱由校仍是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除了永乐朝之外,大明曾短暂的"控制"过乌斯藏之外,余下的时间里乌斯藏始终保持着高度自治,甚至就连表面上的"控制"也在嘉靖年间名存实亡。
国朝初年,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的基础上,建立了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凭借"互市"及设立指挥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等手段维持对乌斯藏地区的统治。
到了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在洪武朝的基础上,又分封了多名法王,及灌顶国师。
为了将千里之外的乌斯藏彻底纳入中华版图,成祖朱棣甚至不顾满朝文武反对,力排众议的修建了一条由京师通往乌斯藏的道路。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大明对于乌斯藏的"控制"也在永乐朝达到了巅峰,彼时的乌斯藏几乎年年都有使者前来朝拜大明天子。
但是随着大明国力的衰弱,大明对于乌斯藏地区的统治也逐渐变得有心无力,番僧朝拜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嘉靖皇帝信奉道教,沉湎修仙,便下令驱逐了在京的番僧,也切断了与乌斯藏的联系,甚至撤销了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大明与乌斯藏的联系几乎为零。
到了万历年间,因为首辅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使得日暮西山的大明重新焕发了些许生气,脱离中原数十年的"乌斯藏"也再度恢复了与大明的联系。
随着万历三大征的胜利,乌斯藏正式请求"归附",朝廷再一次对乌斯藏当地的各方势力,分封诸王。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大明又从名义上恢复了对乌斯藏的"统治",但仍旧是有名无实,自欺欺人。
"皇爷,奴婢亲自过问过了,礼部已然确定过那些番僧的身份,做不得假。"
"听说这些番僧走了半年多,才从乌斯藏地区来到京师。"
此时司礼监秉笔的脸上满是喜色,或许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的"归附"乃是暗藏祸心,但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乌斯藏能有什么图谋?
定然是那些番僧摄于天朝王师,这才主动派使来见,这是"万国来朝"的前奏,足以载入史册。
"唔.."
"将阁臣及六部九卿给朕叫进宫里来。"
沉默了少许,朱由校在司礼监秉笔有些错愕的眼神中吩咐了一句,虽然刚刚才在皇极殿中见过上述的心腹们,但绝大多数时间,朱由校都是如同木偶一般,百无聊赖的听着那些礼部官员及御史言官们重复着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并没有与这些心腹有过太多的交谈。
虽然乌斯藏远离中枢,威胁不到朱由校的"统治",但他总觉得这些番僧来的有些太巧了,应当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