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肃王府。
洪武二十四年,太祖第十四子朱楧改封肃王,于洪武二十八年就藩甘州,位列九大塞王之一。
建文元年,迫于国内压力,朱楧自请内附,改为就藩兰州,并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兰州修建王府,自此赶至了肃王一脉在兰州的传承。
但与内地诸多藩王不同,曾经位列九大塞王之一的肃王非但没有"富甲一方",反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落寞。
虽然享有宗室亲王之名,但却无亲王之实,吃穿用度甚至不如内地一些富庶的郡王,这一切的原因都要追溯到两百余年的那场"靖难"。
历时四年,成祖朱棣"靖难"成功,登上皇位,出于宽慰人心的目的,即刻恢复了曾被朱允炆贬斥的几位亲王。
但本就是凭借"造反"登上皇位的朱棣对于其他手握重兵的弟弟们自然是多加忌惮,故而不过是消停了两年,便开始了自己"削藩"的脚步。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第一个被朱棣打击的不是曾许诺"平分天下"的宁王朱权,反而是一直老实本分的"肃王"朱楧。
朱棣不但着手削去了肃王府的军权,更是对肃王府的诸多待遇加以干涉,包括但不局限于岁禄,依仗等方面。
待到明仁宗,明宣宗继位之后,出于笼络人心的目的,对于曾被朱棣打压的诸多宗室均是多加宽慰,但独独忽略了偏安一隅的肃王府。
至此,肃王府也成为了大明最"贫瘠"的亲王府。
...
...
"王爷,南边有信至。"
迎着有些刺眼的阳光,一名皮肤有些黝黑的王府属官手中拿着一封褶皱的信件,神色匆匆的闯进了已然有些破败的肃王府。
听得此话,正在书房中百无聊赖的翻阅着书籍的肃王朱识鋐狐疑的放下了手中的《皇明祖训》,一脸费解的望着窗外。
南边?好陌生的词汇。
兰州府因为有自己驻扎的缘故,已然能算作西北大地之中有数的大城市,但即便是这样,除了那些贩马为生的商人们,兰州府也是含有新鲜血液注入。
即便是真的有南方来的商人,他们也大多前往西安府亦或者三边总督的驻地固原镇,何苦来自己这兰州府吹沙子。
更何况,朱识鋐自幼生长在西北大地,他跟南方可没有半点交集。
片刻之后,紧闭的书房大门被缓缓推开,府中的侍卫将手中已然有些褶皱到变形的信件小心翼翼的交给了面前的朱识鋐,而后便是躬身退了出去。
因为地处西北,王府贫瘠的缘故,肃王府并未像其余王府那般养着诸多"闲人",反而是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府中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严苛的规矩。
年仅二十一岁的肃王朱识鋐先是打量了一下手中的信件,而后方才有些狐疑的将其缓缓打开。
自他出生起,他便是没有踏出过兰州府,这二十余年里到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父王尚在的时候,曾偷偷带着他从府城外面溜了一圈,与传说中的南方没有半点交集。
而待到自己父王逝去,他于天启元年顺利袭爵之后,就连溜出城都成为了一种奢望,虽然听说开封府的周王,洛阳府的父王,乃至大同府的代王都被天子授予了"自由行走"的特权。
但肃王朱识鋐却深知这等殊荣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若是情况允许,朱识鋐也好想交出府中的土地,换来自己朝思暮想的"自由",但府中的实际情况却是不允许他做这等奢望。
叹了口气,朱识鋐收回了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看向手中的信件,究竟是谁会给他传信呢?
随着书信缓缓被抽出,朱识鋐有些青涩的脸庞也是随之一凛,脸上涌现了毫不掩饰的愤怒与不甘。
信是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所书,言明北京城中的天子即将对天下实行"宗室限禄法",进一步削减宗室们的开支。
这对于本就贫瘠的肃王府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待到看清了全部内容之后,朱识鋐愤怒的将其撕成碎片,冲着紫禁城的方向便是一阵咆哮。
他肃王府本就以"贫瘠"著称,这劳什子"宗室限禄法"更是在伤口上撒盐,天子为何如此刻薄,不愿放过他们肃王一脉?
就因为初代肃王手握重兵,立下丰功伟绩,享有赫赫威名,便一直被朝廷所忌惮,猜疑至今?
听到书房中发出的动静,刚刚才离去的王府侍卫小心翼翼的推开了紧闭的书房大门,强压住心中的不安,不解的问道:"王爷,发生何事了?"
见到此人到来,肃王朱识鋐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倒在王位之上,有些自怨自艾的说道:"李叔,天子要削藩。"
这名王府侍卫是他父王的心腹,自他有记忆起,此人便是一直跟在他父王身边,对他也是爱护有加。
听得此话,那名被称为李叔的王府侍卫也是脸色一顿,似是没有料到竟是这样的"噩耗",肃王府本就贫瘠,还如何削藩?
"王爷,消息可靠吗?"
沉默了良久,李叔有些迟疑的开口,看向案牍之后有些稚嫩的肃王。
"信件主人自称为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似他这等身份,应当不会糊弄本王吧。"
撇了撇地面上的"狼藉",朱识鋐有些自嘲的一笑,声音中满是落寞。
自己这肃王府还真是不受待见,就连这削藩的消息还是南方那边先通知自己,甚至赶在了朝廷的前面。
听得此话,那李叔有些凝重的脸色便是一松,甚至在朱识鋐满脸不解的眼神中,涌现了一抹喜色。
"王爷,如此说来,这是叶向高私自相告,朝廷并未明发天下?"
李叔有些激动的声音清晰的传入了朱识鋐的耳中,令其也是迅速意识到了其中的漏洞所在。
他与叶向高素不相识,此人将此事告知于他做什么?
"小人斗胆,王爷应当即刻将此事禀明天子,一是为了与东林党人撇清关系,二是为了自证清白。"
虽然不清楚那叶向高的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但是李叔却不愿肃王朱识鋐参与其中,他们就本本分分的待在兰州挺好。
虽然是有些贫瘠了,但日子却是安生许多,自家肃王前两年不还得了天子诏令,于兰州推广农政吗?
闻听此话,朱识鋐稍作思考便是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叔的想法。
虽然不清楚叶向高想要做什么,但朱识鋐却是清楚当今天子不喜东林乃是不争的事实,他可不愿意给自己惹上一身骚。
至于削藩,呵,他们这些藩王有反抗的余力吗?
一念至此,朱识鋐便是不由自主的看向案牍之上的皇明祖训,心中一阵叹息,也不知他们肃王府何时能恢复皇明祖训中规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