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白宏宇就已经再次抱了上来。
他看着楚千婉那娇美的容貌,加上她本身的气质,他就觉得比他刚刚的那些美人都要好看多了。
如今他是真的喜欢楚千婉,至少她在自己身边,还能为自己分忧。
楚千婉知道他要做什么,缩着脖子推了推他,“三郎,你怎么这般急,叫我来不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吗?”
白宏宇此时情绪已经上来了,哪里想聊什么事情,含含糊糊道,“事情一会儿再说不迟……嗯……”
说话间便开始亲吻她,并开始解她的衣服。
楚千婉内心叹了口气,但其实对那件事情也不怎么反感,所以便欣然接受。
等两人都气喘吁吁地躺在床上时,白宏宇搂着她,手指在她光滑的皮肤上滑动,终于开口道,“婉儿,今日母妃叫我入宫,说了些话。我想与你说说。”
“哦?”楚千婉偏过头去,“贵妃娘娘难不成是说了我们的婚事?”
白宏宇苦笑一声,“我也当母妃是说我们的婚事,但如今南方水患,她不能在这个时候与父皇提及,所以……”
楚千婉的眸子暗了暗,“那娘娘叫三郎过去,可是为了水患一事?”
这件事情她在府中听到父亲说过,据说是皇后忽然病危,四皇子需要侍疾,无法前去,正在节骨眼上。
“正是。”白宏宇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婉儿,母妃想让我去。”
从这句话,楚千婉就知道白宏宇一点也不想去。
这段时间与他的相处,楚千婉差不多已经了解了白宏宇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他其实胸无大志,若非越贵妃给他撑着门面,他是绝不可能有成为储君的可能。
但是奈何他母家越家家大势大,为他撑起了一片天。
既然他不想去……她就顺着他说好了。
“三郎,南方发了那么大的水患,你怎么能前去呢?多危险呐!”楚千婉担心地皱起眉头。
“是啊,可是母妃非要我去,我也没有办法。”
“三郎,听我父亲说,那水患极其可怖,不是前几次能比的,已经毁灭了好些个村庄了,伤亡者数以千计。这件事情虽然十分紧急,可娘娘也不能让你去冒险啊……”楚千婉说着眼眶就红了,好像真的十分担心他一般。
“别哭,我不是在这里吗?就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让母妃同意,不让我前去。如今母妃这是在逼我。”白宏宇叹了口气,“恐怕明日上殿,父皇就会问起此事,如今老四去不了,那岂不是只有我?”
楚千婉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忽然拉住白宏宇的手,“三郎,不是只有你,还有一个人选。”
“谁?”白宏宇眼神一亮。
“定远王。”
“他?”白宏宇刚刚亮起来的眼神又暗淡下去,“他怎么可能?父皇是不可能给他立功的机会的。”
“三郎,你想啊,这次水患如此难治理,谁说他去就一定会立功了?他也只会行军打仗,对治理水患不一定在行。若是他没治理好,皇上怪罪下来,不也只能落在他头上。”
白宏宇若有所思,“可是父皇还是不一定让他去。”
或许外人不知,但是他们宫中的人怎么能不知道,皇上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儿子。
这件事情对于父皇而言,必然是要治理成功才行。只是父皇低估了这次的难度,也担心他会立功,这就很可能拒绝。
“定远王不是还娶了王妃吗?”楚千婉笑着道,“也许三郎不知道,但是王妃是我大姐,我清楚的很。水患之后,横尸遍野,搞不好就会出现瘟疫。三郎可以以此为借口,与贵妃娘娘说,也可以与陛下说。我那大姐会医术,与千人药坊还有些交集,让她陪同定远王前去,不仅可以治理水患,还可以治疗受伤的百姓,岂不是一举两得?陛下不会不同意的。”
听楚千婉这么说,刚刚还担心的白宏宇立即就点点头,“真的?”
若是那定远王妃真的懂医药,那让他们二人一起去,父皇同意的几率就大了一些。
水患难治,不一定能治成。但是百姓也必须要救,这才能彰显皇帝的仁慈和爱民,如此一来,对父皇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真的。我那大姐还在王府开辟了药圃亲自种植呢,能不是真的?”楚千婉上次与苏曼儿聊天的时候,听苏曼儿说的。
“那好,我这就进宫,先将此事与母妃说,然后去找父皇。”他需要在上殿之前,先将事情敲定下来。
否则一旦他在大殿上说出口,父皇不乐意,那他可就得不偿失了。
“嗯。”楚千婉眼里闪过一抹冷意。
哼,楚千默,若是此事成了,你到了那南方,可有罪受了!
与她不同的是,在听说南方水患之后,楚千默就已经让千人药坊收购了大批的药材。
水患最可怕的不是当时死了多少人,而是在这个粮食不充裕的时代,它毁掉了多少粮食,又让多少人曝尸荒野,最后因为连绵的雨水,导致瘟疫肆虐。
她囤积的这些药材,就是治疗最常见水患瘟疫的药材。
这些瘟疫在她之前所在的时代早已经有了预防的药物,也有治疗的药物,然而这里却没有。
白墨煜这些日子也为水患的事担忧,还让元晖派人去调查了南方水患的情况。
若是四皇子去治理,他还觉得比较放心。至少四皇子有这个能力。
可如今四皇子被牵制住,不能前往,他也不能主动请命,只能看皇上会派哪位大臣去。
实在不行,他便只能开口推荐。
两人都分别在为这次水患做着准备,直到第二日上殿之后,三皇子竟然直接推荐了他前往。
“启禀父皇,昨日御医给儿臣诊治,儿臣小时的顽疾因为天气变化会有变化,所以儿臣虽有心,御医也不建议儿臣去往南方。”白宏宇恭敬地说道,然后看向身侧的白墨煜。
“母后凤体欠佳,需要老四侍奉在侧,这是必须的。儿臣认为,不如让定远王前去,他可以代表皇家去安抚百姓,儿臣也相信他有能力完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