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那日被皇帝皇帝急急传召,和几位阁老商量的就是两件大事。
其一,边关告急,外族屡次犯边;
其二,上皇濒死,静王一党即将反扑;
一进上书房,林海就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几位比他早到的大臣因着在上书房,也不敢交头接耳,只是互相点头示意。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带着福禄从上皇的宫里急匆匆的赶回上书房。
在上书房里侯着的几位大臣忙给皇帝问安,皇帝叫起后就让福禄给几位重臣读了边关传回来的文书。
几位重臣里面,听过这文书皱眉的几乎占了一大半。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文书提到了蒙古人又开始频繁犯边。
自古以来,对于犯边的外族,只有两条出路,一条就是和亲,一条就是硬干。
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清流大臣,林海从不认为边关的战事要靠女人的胸脯去平定。
可是,这朝堂的事从来都不是一个做臣子的自己可以决定的。到底是和亲,还是打仗,这都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众位爱卿,是打是和,相信诸位都有个人的筹谋。可是如今静王蠢蠢欲动,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意思。”
说罢皇帝就向后一靠,闭上了双眼养神。林海跟着皇帝办事儿不到十年,可是直觉还是告诉林海皇帝已经有了自己的谋划,并且这个筹谋应当是比当年借着林家算计的甄家都大。
几位老臣倒是因为皇帝抛出的话而开始了几番的争斗不休,皇帝倒是一直也没有明确的表示。
几位重臣里,林海是资历最浅的,但他却是最特殊的一个。原因无他,他手里留着皇帝给静王保命的筹码。
看着时辰到了,皇帝又被一众朝臣吵的心烦。便挥手让他们退下了,林海刚要随众人一同退下,就被皇帝留下了。
瞧着皇帝的笑脸,林海突然又有了雍城那事儿时候的感觉。原因无他,皇帝那次把他的底裤都坑的没了的时候,也是这么笑的。
“林爱卿,父皇给静王爷应当留了一部分势力吧!”,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林海。
林海瞧着皇帝的笑脸,后背已经被汗浸润。但还是低声回了声是,便垂首站在一旁。
空气中寂静的落针可闻,过了许久皇帝才开口道,“林海,朕需要看你的忠心了。”
“臣万死不辞。”,林海重重磕头后沉声回道。
顿了顿,林海才又尝试的开口道,“臣此去前路飘零,这些年林家的安稳已是陛下恩赐,臣下恳求陛下保小儿青瑜一命!”
皇帝在高座之上叹息一声,良久后才开口道,“朕应了,你……保重!此事之后,但愿咱们君臣还能把酒言欢!”
第二日朝会上,不知为何,竟然有御史参奏林海之子林青瑜打伤人皇商杨家的大少爷,林海以权压人压下此事。
皇帝听闻此事后,当庭大怒,将林海罚俸半年,林家的状元郎也被贬出京城,外调作县令。
散朝之后,往日林海身边熙熙攘攘的朝臣今日却不见一人,颇有些无人问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