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壮爹的请求,我们先去将胡大爷的骨灰从殡仪馆中取出来妥善安置,活人找不到就罢了,都烧成灰了,他还能跑了不成?
……还真会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胡大爷的骨灰不久之前被人认领了,说是他的远房亲戚,要带着他的骨灰回乡入土为安。
不过幸运的是,那人留下了电话号码,我掏出手机看着大壮三人道:“最后一次,再找不到我们就不管了。”
电话很快就通了,令我意外的是,那一头是一个很清冷的女声:“喂?”
我说我是胡大爷生前的朋友,过来找胡大爷骨灰的:“请问您是?”
“哦……”那边的声音顿了顿,“我是他女儿。”
我皱了皱眉:“据我所知,胡大爷应该没有直系亲属。”
谁料听了这话,那一头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寒起来:“你不是他朋友,他没你这么年轻的朋友,怎么?人都死了,你们还不肯放过他吗?”
我连忙解释道:“是我有一位长辈和胡大爷有故交,听说他去世了,让我来找他的骨灰安葬。”
听我这么说,她的声音也缓和了下来:“这样,抱歉,是我反应过度了。”
然后我们又聊了一阵,我才得知当年正是因为胡大爷的这个女儿出生,他才决定和他的情人私奔的,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在当时事情过去后,胡大爷的师父偷偷收养了女孩,离开了京都,去了苏州定居,不久之前听说了父亲的死讯,才过来将骨灰带走。
我遗憾的让她节哀,正准备挂电话的时候她却说道:“我爹生前给他的朋友留了一封信,我念给你听。”八壹中文網
辛巳秋将行绝笔致诸故友
红花紫骝长街游,少年心气不加收。
百年沧海亦瞬息,谁与羲和共千秋?
潦倒春风尚能饮,明日黄花不可留。
此间人生不快意,诸君莫为故事愁。
红尘恩义无所报,榻卧临终起宏愿。
他年三山复相会,再满琼杯再酢酬。
…………
“好诗啊好诗,”一直到第二天再次启程的路上,大壮仍然在止不住的感叹,“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我都能从里面体会到作者临终前复杂的心路历程了。”
我一开始也听完也挺惆怅,但大壮唠叨了一天多了,听的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现在让龙哥给你一刀,你更能体会到临死的感觉。”
坐在副驾的龙在泉还真回头看了一眼大壮,目露杀气,看起来他也被念叨的很烦,吓得大壮连声保证不再说话了才作罢。
这首诗确实是好诗,那时候年轻,虽然有所感触,但并不大,直到多年过去再看这首绝笔诗,才又新增不少叹息,本来是不打算将进藏前这一枝节写出来的,但一部分是因为这诗,一部分也是为了补充一下江北八家的说明,再有一部分则是胡大爷的女儿后文中可能还会出现,于是将这个小故事修改修改,简略的分享出来,又耽搁了一些篇幅,实在抱歉。
言归正传,两天的行程之后我们顺利的来到了藏区,下车的第一感觉就是冷,赶紧把大衣拿出来穿上,才好过了一些。
老杜为我们找了一处小旅馆,据说在这里已经算是条件非常好的了,但仍然只供应十二小时的热水,不过我们倒也并不在意这些,就要了他们最大的一个房间,四个人住一块,这是龙在泉坚持的,他说如果我和大壮出了意外,要破门的话可能会耽搁个十几秒钟,睡在一起他就可以立刻做出反应。
第一天晚上,我们吃了一些方便面,两兄弟还想守夜,但是被我劝阻了:“要是有危险我肯定第一个醒,第一天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开始肯定有很多要耗费精力的地方。”
龙在泉思考了一会就同意了,龙且则完全听他哥的,只不过他们就算睡觉,那个放着龙在泉刀剑的大包也时刻不离左右。
第二天早上,我又起的很早,但是脑袋昏昏沉沉的,好像发烧了一样,我感觉体温也有些不正常,略微一想,知道这应该是高原反应。
我起床想去拿氧气罐,脚下却一个岔咧,险些摔倒,龙在泉被响动惊醒,坐起来问我在干嘛。
“没事,”我扶着墙喘息,“好像是高原反应。”
龙在泉闻言让我躺下,他去给我拿来了氧气罐。
吸了氧之后情况仍然没有很好的改善,我苦笑着说道:“本来打算去大壮说的地方探查一下,看来今天是不行了。”
龙在泉点点头:“没关系,你先适应两天再说。”
等到天亮大壮也醒了,生龙活虎的,看我脸色不好,床头又放着氧气罐,顿时开始嘲讽我:“嘿嘿,让你平时不锻炼,这才第一天就有高原反应了,不像我,两回都没什么事。”
我有气无力的反驳道:“人体百分之二三十的氧气都要供给大脑,你平时脑子也不用,当然没什么反应。”
大壮:“……”
高原反应不是病,而是人体没能适应环境的结果,我明显感觉到这两天脑子转不太动了,感知能力也下降了一大截,一直到两天之后才慢慢开始恢复。
而龙在泉和龙且则看上去完全没有什么反应,我很疑惑的问他们道:“你们练武的耗氧明显更快吧?为什么你们一点事都没有?”
没想到龙在泉的回答是:“其实是有影响的,但是我们身体素质太强了,稍微弱了一点你也看不出来。”
龙且点点头,接话道:“这两天已经基本适应了,打架完全没问题。”
而我这个弱鸡只能虚弱的躺在床上羡慕他们非人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本章末尾顺便一说,藏餐一点都不好吃,这并非是我的偏见,改革开放以后,那里也大多数都是川菜馆和新疆的牛羊肉,有一天晚上大壮兴冲冲的整了一个特色石锅鸡,不知道是不是他没买到正宗的,我吃的味道实在是一言难尽,最后由龙且全部干掉了。
藏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许多水生的蛊种大多都出自于此,有人和我说藏区人不吃鱼肉,我要纠正一下,还是有人吃的,虽然很少,藏区有崇拜山和湖的习俗,尤其是“圣湖”,所以捞鱼为生的也就少,且多是捕江鱼的,湖泊尤其是圣湖的鱼类也就无限繁殖,为诞生异变的蛊种创造了条件,就是想要捕获比较困难,先不说这些水怪老奸巨猾,光是亵渎圣湖一条,你最好别被人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