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众人有许多精通推演之术者,在巨响金光发出后就开始掐指推算,却毫无头绪,连如来佛祖、玉帝、镇元子等人也是如此。再用神念扫视下界,仍然不见丝毫端倪。看来下界发生之事情,或许被人遮掩了天机,或许被天道所保护。
惊愕之际,玉帝吩咐道:“千里眼、顺风耳速速前去南天门,查看下界发生何事?”这二位神将就是封神大劫中应劫上榜的高明高觉兄弟。二将领命,到得南天门外,施展神通,片刻便将情形探明。回奏玉帝道:“这是东胜神洲花果山附近的一块神石崩裂,化着一只石猴,在那里向四方敬拜。神石崩裂发出震天巨响,石猴眼中发出金光直冲云霄。如今,异象消失,石猴已经开始在山中行走嬉戏,眼中的金光也渐渐隐退了。”玉帝闻言笑道:“下方的石猴乃是天地精华所生,有此神异,不足为奇。像此石猴,生来便具有神通,如有奇遇则修为直线上升。然而,如果不经历三灾九难,如何验证其品性,如何能保证他不走上邪路,如何能得正果?”
木易在一旁看着玉帝借着石猴出世的事情,又把三灾九难的重要性、必要性说了一遍,想到后世传说中大闹天宫一事,不由得暗自好笑。再看如来佛祖,却见他神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正常,于是心中若有所思。至此,本次蟠桃盛会的目的均已达成,玉帝和王母作为组织者自然心中满意,最后更是频频向众人敬酒。盛会接近尾声,众神仙、修士开始陆续散去。
离开天庭后,木易和镇元子道别,随后云霄也离开独自去见通天圣人,木易则带着萧升、曹宝、阴九幽和白露返回悟岛。没过几日,云霄便又来到岛上,神色忧虑地告诉木易,圣人并不知道三灾九难之事。这让木易感到三界中的形势,又变得微妙起来了,不知是否又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接下来,云霄索性不再返回三仙岛,就在悟岛上长住了下来。木易自然高兴万分,天天都和云霄腻在一起,或论道、或静修、或一起在东海四处游玩。
这一日,木易和云霄返回悟岛时,萧升带着白露上前拜见。萧升说道:“白露道友有事向师父禀明。”只见白露神情犹豫不决,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木易笑道:“白露道友为我等近邻,有事但说无妨。”白露看了一眼萧升,在其鼓励的目光之下终于轻启檀口:“小女子尚未化形之时,便得前辈相助,并予以栖身之所,经过千余年修行终于化形成功。然而,我却一直独身修行,无名师指点,修行艰难。后来与萧、曹等几位道友相识,方才得知木易前辈修为高深,对弟子极好,因此小女子想拜前辈为师,还请前辈收容。”说完便缓缓拜了下去。
木易很是为难,加上地球上彭铿,他如今已经收了五名弟子,但自己的本性还是喜欢自由自在,因此并无再收门人的打算。收萧升、曹宝是因为夺了他们的“落宝金钱”,同时不愿他们再牵扯到封神大劫之中。收阴九幽和小七是因为他们与自己相处日久,彼此感情深厚。收彭铿则是因一时兴起,想要在地球传下道统。
木易有些为难地看向云霄,意思是让云霄帮他解围。白露见木易有询问云霄的意思,不由心中微颤,因云霄对她素来态度冷淡,以致于白露以为云霄不喜欢她,不会帮她说话。却听云霄微笑道:“白姑娘出身高贵,为先天灵物化形而成,天资聪颖,修道之心甚坚,你就收她为弟子吧,免得白姑娘在地仙界孤苦无依。”说完狠狠地白了木易一眼。
原本木易是想让云霄帮自己打个圆场,让这个事情不了了之,没想到云霄竟然建议收下白露。仙子都帮白露说话,木易怎能辜负云霄的意思,只得无奈同意。当即萧升曹宝负责张罗,阴九幽和小七协助,在岛上举行了拜师仪式,自此白露正式成为木易的亲传弟子。
自从石猴出世后,木易便时常关注着花果山,更是派了小七,隐于花果山附近,将石猴的行踪随时禀报。
那猴子出生以后,异象尽去,也未见他有什么神通。猴性顽劣,只见他日日在山中行走跳跃、嬉戏打闹。饿了就吃草木花果,渴了就饮山涧溪水,闲时采摘山花、寻觅树果,好不快活。似乎他天生就能与其他动物交流,因此时常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晚便住宿于山崖之下,白日就在山峰、洞穴之中游玩戏耍。花果山上猴子极多,没过几日,石猴便与猴群打成一片,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山中四处闲逛。
这一天,猴群来到山中那处气势恢弘的瀑布前,也不知是谁提议说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瀑布寻出它的源头,出来还不伤身体者,我等就拜他为王如何?”众猴齐声叫好,然而再三呼唤却无一只猴子敢站出来去寻那瀑布的源头。半晌后,石猴终于按捺不住,自猴群中跳了出来,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只见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就径直跳入瀑布之中,片刻后又从其中穿梭出来。众猴将他团团围住,纷纷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哈哈笑道:“没水,没水!里面原来是一处洞府,有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幅天造地设的家当。”接着又将瀑布之后的洞府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听得众猴个个欢喜。
于是,在石猴的带领下,猴群陆续穿过瀑布进入洞府之中,果然见此地是一个极好的去处。玩耍了半天后,石猴端坐在洞府大厅之上,大声说道:“各位!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刚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而且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福地与各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闻石猴之言,个个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按照年龄顺序排列,对着石猴拜了下去,口中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石猴便成了花果山猴群的大王,并自称为“美猴王”。
时间匆匆过去,转眼便是二十年。自从定下了三灾九难,修士的修行就不再像以前一般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特别是玄仙期以下的修士。许多境界久久不能突破的修士,都遭遇了三灾九难的突然降临。虽然这些灾劫是由天庭降下,但天道也的确按照木易提议的三条原则将灾劫的强度予以控制。如此一来,修行界的氛围还真的为之一变,行善积德之人增多,争斗相对变少。但是仍然有许多修士没有渡过这些劫难,好一点的转世重来,差一点的身死道消。
然而,三灾九难对于妖族却比较严厉。不管何种妖怪只要在一个修为境界百年内不突破,便有灾劫降下,而且相对于其他修士的灾劫,妖族的劫难威力更加强大。猴群中也有修为达到元婴期的存在,按照以往的天道规则至少可享有五百年以上的寿命。但是这一日,一只元婴期的通背猿猴却因为灾劫降临而突然身损。
美猴王心中悲戚,同时也对自己的将来产生了极大的隐忧。他对众猴说道:“我等日日在花果山水帘洞欢会,在这仙山福地、古洞神州自由自在生活。然而,将来我等年老血衰时,也会身死,终究注定无法久存于天地间。”众猴闻言默然,其中一只年纪较长的猿猴上前说道:“大王何不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学一个不老长生之法,躲开天地劫难。”猴王听闻此言茅塞顿开,第二日便辞别众猴,登上自制木筏,横跨海域向着南赡部洲而去。
猴王四处走访、寻仙仿道,然而都无缘得遇,日日在南部儋州四处游荡,不觉就过去了八九年。这一天,他来到西海,心想海外必然有神仙,于是再次自制木筏飘过西海,来到了西牛贺洲地界。
在西牛贺洲走访多日,这天忽然见到一座高山,风景秀丽,林麓幽深。木易一直关注着猴王的行踪,然而到这里后就不敢再继续跟随下去了,知道此地便是西方圣人准提道人在地仙界的道场所在,斜月三星洞。暗中感叹,西方教圣人将猴王收归门下,无非是要完成后世传说的西游取经之举,将佛教的思想传遍宇宙各处。如此一来,佛教便能占据天道大势,气运必然更加深厚。
这些年木易除了关注美猴王的情况,就是教导萧升、曹宝等五位弟子,同时和云霄论道修行。他的修为已经是准圣巅峰,虽然对天道规则领悟日深,但境界却不见松动,无一丝突破之迹象。
这日闲暇,木易与云霄讨论起修士成圣之可能。云霄说道:“昔日曾听老师言道,天道之下圣人是有定数的。道祖曾言圣人共有七位,以鸿蒙紫气为成道之机。然而最后一道鸿蒙紫气,道祖赐给了红云道友。”说着看了木易一眼,意思是他应当知道这最后一道鸿蒙紫气在哪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