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杜画眉返回河大的第三天,学校接到教育部通知:周五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将带领考查小组来河大考查申报博士点工作进展情况。通知一到,河大忙乱套,准备汇报材料,组织教学示范,开放实验室,调试大型设备,打扫卫生,迎接教育部考查,学校领导忙得两脚不着地,下边更是忙成一锅粥。周五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士成带领两名科员如期而至,但他们给出的考查程序竟然与学校准备的大相径庭:考查小组在校两天,考查18个小时,14个小时与学校教学督导组一起听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2个小时查看学校教学设备设施,一个半小时听取大学领导汇报,半小时反馈考查小组意见。不难看出考查小组的重点是看教学,听课。听课名单由考查小组根据课程表随机确定,其中也抽到了印明哲的《高等有机化学》课。印明哲的听课被安排到了最后,早八点只有十二名研究生的小教室里坐进了10位专家、领导。教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原先那种无拘无束随意笑闹的课前小插曲没有了,教室里异常安静,同学们似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印明哲走进教室,他先对后面的专家、领导及教学督导组成员微笑着点了点头, 然后对同学们说:“好静啊,静得让我心里发慌!”
他那夸张的表情让同学们笑出了声音。印明哲开始上课:“这堂课我们来研讨《手性化合物与不对称合成反应》根据上次课布置的预习内容,这次课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其中两个属于基础内容,两个属于探索内容:1、什么是手性化合物?,什么是光学活性物质?二者的区别在哪里?研究手性化合物的实际意义。2、手性化合物生成的条件?什么是不对称合成反应?光学活性物质的制备与生产。3、为什么生命物质如单糖,氨基酸,生物酶等多数是光学活性物质?也就是探讨光学活性物质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作用。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是怎么合成出来的?4、根据手性化合物的生成机理,探索这类物质在地球上的起源。以上是我提出来的问题,同学们在预习中还发现了那些问题,可以提出来一块讨论。还是老规矩谁先发言谁就有优先选择的权利,你可以讲以上四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讲完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接着上来讲,我和大家一样,有不同意见我也上来讲。开始!”
因为1、2两个问题是基础问题,同学们的理解、认识都比较一致,所以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仅用了20多分钟就结束了。平时同学们对探索性问题的讨论特别感兴趣,但今天由于有专家、领导在场,所以迟迟没有人上台发言。印明哲鼓励同学们:“既然是探索性问题,自然没有现成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查资料的情况,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随便谈,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探索问题更要有勇气。”
段彩云忍不住先走上讲台,她选择了第三题:“我先回答这个问题的后一部分‘光学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是怎么合成出来的?’前段时间我在印老师的指导下做了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光学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合成模式推演》发表在东京国际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上。由于时间有限,在这里我只能把我们研究的结论告诉大家:它也是通过类似人工合成中不对称合成的途径合成出来的,只不过产物的光学纯度比人工合成高得多,通过我们的研究证明,这种高选择性是通过单一反应的快速重复循环实现的,详细了解看我们发表的论文。”
段彩云稍微一停接着说:“下边我来谈谈我对第三题前一部分的看法,即光学活性物质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作用……”她用物理化学中的“熵变原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解释。段彩云刚下去,杜画眉上台了:“我谈谈对段彩云同学‘看法’的看法……”一阵笑声之后,杜画眉接着说:“我觉得段彩云的解释是独辟蹊径,称得上是创新性思维。虽然现在我们讨论的是“立体化学”,涉及到的是“生物化学”但由于我老是局限在“立体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范畴内思考问题,所以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有力的解释。而段彩云的思路使我很受启发。”
杜画眉刚下去,班里的“小钢炮”解乐典带着不同的见解跑上来了:“段彩云的思路虽然很好,但我觉得缺乏‘可行性’,物理化学中的‘熵变’是根据明确的已知条件计算出来的,对生物体内发生的变化,我们怎么去确定已知条件?这就像耗子给猫戴铃铛一样,虽然思路很好,但不可行。”
几个回合下来同学们争辩的热情回来了。没等解乐典下去班里的“小百灵”赵彩凤跑上来了:“我不同意解乐典的观点,物理化学中的熵变计算那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现实情况中几乎没有那样的理想状态,像段彩云同学说的那样,虽不能定量计算,但能定性地说明问题也很好,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定性解释。”
小百灵接着说:“下边我想谈谈对第四个问题的看法,即根据手性化合物的生成机理探索这类化合物在地球上的起源。段彩云同学前边讲了,要合成手性化合物必须有手性因素参与,所以最早的手性化合物应该是人工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出来的。”
小百灵的话音刚落,下边就有同学喊:“你说的是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不是手性化合物的起源,手性催化剂也是手性化合物,它又是怎么来的?”
小百灵:“手性催化剂可以从动植物体内分离得到。”
下边又有人喊:“那动植物体内的手性化合物又从哪里来的?”
小百灵:“动植物体内的手性化合物应该是从自然界中吸收的吧?”
下边又有人喊:“如果自然界中没有手性因素存在的话,哪来的手性化合物?”
小百灵笑着说:“你们怎么问起来没完没了,我是巧嘴说不过潼关去。”
说完跑下台去。这时候“憨豆”唐铁柱不慌不忙地走上台来。大家有点诧异,唐铁柱木讷得很,平时很少说话。唐铁柱好像悟出了什么深奥的道理:“我想说说对地球上手性化合物起源的看法,除动植物外,自然界中可被利用的手性资源只有偏振光。由此推想在地球上可能存在过偏振光时代,即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不是自然光而是偏振光,而且这个时代还不会很短,如果很短不可能形成大量的手性化合物。这个时代应该出现在地球上有生命之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手性化合物的诞生是地球上生命形成的前提。”
“憨豆”的这段发言让大伙感到吃惊,虽然现在还没法证明他说的完全正确,起码有他自己的独到见解,争论不休的教室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看来平时说话很少的“憨豆”,思维也非常活跃,善于探索,所以他有独到的见解。“憨豆”的发言刚结束,同学们热情地为他鼓掌,考察组组长张士成和印老师也为“憨豆”的发言热烈鼓掌。离下课还有一刻钟的时候,印老师把手举起来了,同学们知道这表示印老师要发言,大家静静地听着。印老师对今天讨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重点是谈了自己对后两个问题的见解。谈完以后印老师特别说明我和大家一样,我谈的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而且是今天的看法。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看看我的教案,我今天的看法和我昨天写在教案里的看法大有不同,也许明天我的看法还在变。……听课结束了,下面的查看仪器设备和听取学校领导汇报进行的很快,很顺利。然而听取考查小组的反馈意见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学校领导明白这才是了解上头意图,把握努力方向的关键。最关键的时刻到了,学校领导汇报完工作后,都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倾听考查小组的反馈意见。张司长代表考查小组反馈的意见很简短:“……决定博士点是否能通过,既看硬件,又看软件,但重点是软件,因为软件才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因;既看教师,又看学生,但重点在学生,因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既看科研,又看教学,科研重点看你们的标志性成果;对教学工作我们非常注重教学改革情况的考查,因为正常教学工作各个大学基本相同,教学教改的成败决定大学的发展潜力。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改革一直收效甚微?教学改革的发力点在哪里?今天我们观摩了印明哲老师的《高等有机化学》课,很受启发,找到了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国教改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发力点在转变课堂教学的主体,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
讲完以上反馈内容后,张司长用比较轻松随便的语气问:“听说印明哲老师这种教学法有个专业名字叫——?”
邢若水马上说:“春秋教学法,是我们学校优先立项,重点支持的教改项目。”
张士成笑着说:“你们学校领导就是有眼光!”
在河大谁都知道“拿下博士点”是黄河大学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它像一幅沉重的担子压在学校领导和每位教职工的肩上,当然首当其冲的是分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邢若水,他丝毫不敢大意。通过张司长的这次考查,他似乎明白了好多。为防止意外发生他专门嘱咐校办公室主任,补充一下前面公布的有关“推报省科技进步奖和职称评定”的文件。校办公室主任完全理解了邢副校长的意图之后,通过相关程序在原来两个文件的基础上都加了一条“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优先”,这条后面还专门加了一句解释:“怎样才算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呢?1、理论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包括国际奖励 2、应用研究:为学校科技创收100万元以上。”
结果不难想象,无论是推报省科技进步奖还是一个月后的职称评定,印明哲都全票通过。事后印明哲在研究室对段彩云说:“张老师在信中说下月来河大考查,怎么提前半月来了?”
段彩云不以为然地说:“算你命好,这可能就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