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辆牛车哒哒哒地跨过河上的木桥进入村子的时候。引起了在河边玩耍的小孩们的注意,看到车上运来了三头猪,另一辆车上是几个麻袋,虽然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小孩们都有好奇心,觉得肯定是好东西,全都一窝蜂的朝牛车跑去。
“大伯里面是什么好东西啊,是吃的吗?”
说话的是王志明弟弟的儿子。这几天父母爷爷都在忙,没人管他,他和小伙伴们都玩疯了。
“是好东西。”可不是好东西吗?粮食啊。
“我要看看。”
“我也要看。”
小孩跟风,见一个人说要看,其他的小孩自然不能落后。
有几个小孩甚至想爬上马车,被周海给呵斥了。
“干什么呢?”
他长相本就严厉,双目一瞪,有几个小孩都快要吓哭。
“好了,我们要赶车到村子大榕树那去,你们去喊人来帮忙下车好不好?等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就让你们上去坐一会。”
王志明看到几个小孩都要哭出来了,连忙安慰。
“好!”
被周海给吓到的几个孩子,这会都乖乖巧巧的一点都没有熊孩子的样。
“你这样子,还是那么不招孩子待见。”见孩子跑远了,王志明才开口嘲笑他。
周海没理会,驾车先一步走了。反正这么多年都这样,他又不在意,要笑就笑吧。
“都到村子了,你那么急干嘛啊。”
见两车的距离在拉远,王志明只能在后面赶。
看到一车的粮食,后勤处的王大嫂心里的担忧去了大半。她正担心,过两天没粮了可怎么办呢。
“事情还顺利吗?”
看着三头猪和一车的粮食,柳修言心里和王大嫂一样,都松一口气。他比王大嫂更加忧心。
忧心的是县城粮店的粮食卖光了或是限购。如果是限购还好,大不了多几个人去分开买。如果是没有粮食,他只能让他们去其他县城或是州府看看了。
“挺顺利,以后不用担心粮食,在县城的时候,粮店的掌柜看我们买的多,还特意说,他们东家是南方人,那边粮食充足。让我们不用担心断粮。”王志明说。
看出王志明的表情不对,买到粮食了应该高兴啊,他这是什么表情?
没等柳修言开口,王志明自己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
“你们是没看到当时掌柜的样子。我们说买一千斤。他就劝说我们,他们粮食充裕,店铺也会一直开着。让我们不用担心没有粮食。有好说歹说让我们买五百斤,过几天再去买。”
“我还以为这掌柜是个好人呢。哪知道无奸不商啊。我们买粮后,我就想去问问,这附近有没有卖菜的,我看咱们的菜不是没有多少了吗。结果刚好听见,掌柜的和伙计说,仓库的剩余的粮食不卖了,等两天南方的粮食运来后,那批是新粮,到时和新粮一起买能多几文钱。”
王志明说着又生气了,原本能少点钱的。“你说气不气人。”
“这样的事不是挺正常吗?你问问周海。”又不是霉米,也算不上以次充好。
王志明没有遇上过这样的事,可周海卖猪肉多年,这样的事自然是知道的。
看到周海的样子王志明就知道这是真的了。“那咱们下次就得买贵的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有猪了,明天咱们就杀猪吃肉。这三头猪可是够咱们吃一段时间。”
依照后勤的大婶们习性,不嘱咐她们多添些肉,他们能恨不得不放。
不再说这个,粮食也已经被人抬到后勤那边,没有猪圈,几个大男人临时在羊圈旁边搭了一个。八壹中文網
好事总是成堆的来,就在几人合伙把猪圈好后,上山的人也都回来。上山的冬笋已经被他们挖的差不多了。
今天他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到隔壁两个村的山头看看,离得远,他们不会知道。
这时,前面的男人就回来了,说前边树林有好几棵枣子树,已经成熟。
那是一片他们没去过的树林。当众人到的时候,看到眼前这红彤彤的果子,摘下一个,随意在衣服上擦了一下就放进嘴里咬,清脆香甜。
都不用交代,就开始动手摘枣子。
他们也就一人一个篮子或背篓而已,装不了多少。约定明天带上箩筐、麻袋再来摘。
回去的时候李虎居然发现了兔子窝,这可不能放过。
都说狡兔三窟,但几人都是老猎户了,几人在附近守住几个可能是兔子窝的出口,留下一处,其余的都在出口点火用烟熏。没过一会,就见一只只的兔子,从唯一的出口跑了出来。
等在洞口的几人哪能让它给跑了,一抓一个准。
大大小小的兔子,足足十只,还有两只肚子鼓鼓的,明显是有了。
没上山的人刚把三头猪关进行猪圈,后头就看见兴高采烈的众人。
“哟,这是捡到什么好东西了?”王大嫂看着众人打趣。
“志明嫂子,你看,”就把自己背篓给他看。
王大嫂伸脖子看里面,三只兔子怏怏的躺在里面“兔子!三只?收获不错。”
李虎呵呵直乐没说什么。
旁边的人也上前把背篓给王大嫂看。王婶眼睛都睁大了,“也是三只!”六只兔子,收获这么好?
此时在场的姜晴看到上山的男人都背着背篓。猜测道:“你们背篓里不会都是兔子吧?”
上山的人都是一副神秘的笑,什么都没说。
没上山的人好奇了,直接动手去翻看。
好家伙,除了刚才的六只兔子,还有四只。其他的全是枣子。
一个大娘直接尝了一个。
“很甜,小孩肯定喜欢吃。”说完转头看向王大嫂和姜晴。“那个,能每家分一些不,家里小孩很少吃到。”
越说声音越弱。这毕竟算是村里的东西吧,要不明天她也上山摘一些。
王大嫂开口。“吃饭的时候每人份上一份。”
听到每人都有一份,在场的人高兴了。
姜晴看了下,每人一背篓,一篮子的。估计也得有一百斤了。
“上山还有吗?”姜晴问王婶子,这次采野菜王婶婆媳都在。
“有的,好几棵树呢,我们只摘了一小半。”
王婶子道“那今天摘回来的,晚上都分了,明天上山的人就只摘枣子,全部摘了,拿去卖掉。”
众人想到山上剩下的那些枣子,心里火热,应该能卖出不少吧。
看着地上的几只兔子。姜晴暗想,这兔子的繁殖期多长来着?得去查查。
“王大嫂,我记得咱们村不少的小孩也进了后勤组吧。”当时登记的时候,她有看到不少小孩。
“对,上了十五岁的基本都进了后勤。我安排去采野菜了。”十多岁的能干嘛啊,也就采野菜。
“不到十二岁的有吗?”她记得好像看到王婶子的孙子也在。那孩子和嘉棋差不多大。
王大嫂想了想,才说道。“好像也就五个吧。也都是家里比较困难的,不然还是孩子,也不忍心让他们来做事。”就像他二弟的大儿子,今年也是十岁,现在还在外面玩得欢呢。
“这样,那明天让这五个孩子别上山了。”
他们太小了,上山大人们还得分神注意。
“留下干嘛?有其他的事做?”她也知道山上没多少野菜了,这个天气天天去,再多的也都被采光了,现在每天带回来的野菜越来越少就是在证明。但是不让他们去吧,留在这能干嘛?
“咱们村不是有八只羊吗?总关着,也不太好。这会田地里边也长出了一些青草,不如让这几个孩子养羊去。这总比他们整天跟着大人上山。也不用担心人家白拿银钱。放羊的时候,让去外边跑的人注意下哪里有鸡苗鸭苗的,这些以后都可以让孩子养。”
采野菜不累,但是每天两趟上下山的累啊。
“你说得有道理,行,我明天就安排。”村里原先的田离这不远,这几天也确实长出草,让几个孩子养羊,其实真的就是让他们去玩而已,只要放羊吃草,他们在一边看着,每天还能得八文钱。
至于以后养鸡鸭,对于农家班的小子来说,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