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几个劳力,之前买的菜也可以拿出来,该洗的洗该晒的晒。叶子菜洗好直接晒到竹竿上,而萝卜、茄子和南瓜之类的就要切好再晒。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提前放在地窖中的,张桃看到这些菜也只是惊讶他们怎么买这么多,姜晴随便两句就搪塞过去,她也没再问。
柳修文休养了一个月,看起来好了不少。但是大家也不肯让他动手,就安排他和姜晴在一边看着,其他人动手。当然,三岁的小朋友纯属玩闹。
就在全家忙碌的时候,王老的大孙子登门。说是王老请柳修言去商量事情。
柳修言虽然不知道王老找他什么事,但还是跟去。在王老家里,柳修言看到了几个坐在里面的族老,心里顿时明白几分。应该是因为之前和王老说的旱情的事。这都大半个月过去了,看来是他们已经商量出结果。
王老看到柳修言到了,让他坐下后就直奔主题。
“柳先生,请你来呢主要还是因为干旱的事情,上次你提到的组织村民一同抗旱的主意,我和几个族老商量了下觉得可行。但村里这次是想请你来负责这事。”
柳修言一听王老居然找他谈这事,连忙拒绝。“王老,这不成的,我毕竟刚来村子,而且村民也不听我的啊。”
“柳先生,我们几个老家伙有心无力,年轻一辈的也没您的见识。至于村民你放心,他们那边,我们这几个老家伙还能管得住。”
几个族老早就商量过了才决定让柳修言来主持,自然不会给他拖后腿。
从上半年开始,雨水就很少,到现在已经两个月没下雨。刚种下的玉米小麦看样子也活不成了。
他们能想到的主意也就是不卖粮,少吃点。其他的也想不出什么,而且村里的个别人家的粮食都已经卖掉了。真的旱情来了,可怎么过啊。
听说柳家这几次进城都带回不少东西,估计人家早开始准备起来了。
柳修言沉默片刻才道:“既然几位族老这么说了,小子恭敬不如从命。”
其实柳修言还真没想过王老会听他的建议还让他来办这事,只以为王老是让他来说说看法而已。
这事还真不好办,容易得罪人。不过王老他们让他来管这事,他想了想就答应下来。一来,自己家可以更好的融入这村里,二来,能帮就帮吧。
“不过事先说好,既然让我负责,那么就得听我的安排,”
几个人都点头表示这是应该的。
“那明天王老就把村民们叫到村中的榕树那,我给大家做个安排吧。”他也得先做个计划。
几个族老听到柳修言愿意负责此事,都放下心来。
回到家的柳修言就直奔书桌,开始写写画画,把自己之前和王老说的几点重新归纳。既然接下了就得做好。
姜晴进房看到的就是柳修言一会写一会皱眉思考。
“王老叫你去干嘛?一回来就奋笔疾书。”
柳修言看到姜晴进来才放下手中的笔。这笔还是从图书馆里拿的,图书馆里只要关于这方面的工具都有。
“我之前不是和王老提议由村里同意组织存粮的事嘛。今天他找我过去就为这事。“
“他让你负责了。”姜晴肯定的道。
“嗯,想着我们今后都要在这生活,能帮些就帮些吧。”
姜晴点点头不置可否,拿起桌上的纸张,看到写着还要上山打猎,姜晴有些担心。“打猎会不会有危险啊,如果是出了事,这的责任就大了。”
“嗯,我知道,可这也是现在最快的方法,青岭山后山是深山老林,平时猎户都不敢进,大家伙肯定有,我们人多,再准备充足自保没问题。”柳修言也有考虑过其他的来源,可是想来想去只有这个是村民能做到。把桌上另外几张递给姜晴看“你看看这个。”
姜晴接过一看,惊讶的看向柳修言“你还会这个?”
这么多年,姜晴是真不知道柳修言还会自制武器。几张纸上画的是改良版的弓弩。
“图书馆有现成图纸,原身又是工部的,见过不少,我稍微改动了下。”
“难怪,那我和大嫂今天做几张网出来吧,到时候可以几个人用网控制住,其余的人一人一棍子都能打晕了。我现在就去!”说着也不管柳修言同意没同意,就往外面走去。
柳修言在房里都还能听到她和大嫂说着怎么做网的事。柳修言摇摇头,也开始忙自己的事,拿起图纸就出门朝木匠家去。他家有工具,先做出一把出来看看。
果然,李木匠看了半天,又听柳修言的讲解,点点头表示没问题。他虽然是木匠,从没做过兵器,但是柳修言解释的很清楚,这图纸也是改良后,是最简单的弓弩。触类旁通之下李木匠真的做出了。
姜晴这边也没闲着,抱着一堆粗绳找到张桃。张桃看到姜晴挺着大肚子还拿又粗又重的绳子,赶忙放下手中的活,接过姜晴的绳子。
“弟妹啊,你这是要干嘛啊?”
“大嫂,我们得先织网出来,这些活先不忙。”
张桃纳闷,问道:“好好的织网干嘛?”
“这不是王老来找言哥吗,他们过两天可能要上山打猎,他们人多用网网住猎物,也能安全些吧。”也许可能没用,那猎物又不会傻傻的停在那等着他们去网。但是不做点什么姜晴又不安心。
听到是二弟他们要上山,张也有些担心,但还是安慰姜晴,“你别太担心,二弟的功夫不错的,自保没问题。”
“嗯,但愿吧”
两人也不再谈论这事,只默契的开始动手织网。等织出一张网后,姜晴突然灵光一闪。暗骂自己真笨。
迷药啊!出门上山必备。
不过这会也来不及了,晚上先去图书馆看看,还得找找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