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怒斩龙子龙孙 > 第60章 那就去汉中吧

第60章 那就去汉中吧(1 / 1)

小女孩虽然眼睛灵动,不施粉黛也胖嘟嘟的,让人不禁觉得长大了肯定是一个美人胚子。

不过看见何公子却也眼神躲闪,犹如乱撞的小鹿。

“莫怕。”

何公子温柔地笑道。

小女孩还是正襟危坐,腰杆挺得笔直,战战兢兢,肚子有些鼓起。

尽管何公子和颜悦色,小女孩还是没有说话。

何公子索性没有理她,让她坐下来,她也不敢坐,就在宽阔的马车内像个木头人直愣愣地站在那里。

女孩不过十岁的年纪,尽管眼神灵动,相貌不俗,但因为长期忍饥挨饿,瘦脱了相。

突然,前方一阵呵斥骚乱声,引起了何公子以及老管家黄雪风的注意。

只见大批的灾民把他们的人以及马车围堵得水泄不通,披甲持刀的亲兵以何公子的马车为中心点,围成一圈,举起亮晃晃的朴刀,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群灾民。

乱世中,被恶昏头的灾民抢劫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好在这些灾民气血虚浮,走路都在打恍,又手无利器。面对这种情况,二十几名披甲持刀亲兵根本不慌,不是他们吹牛,他们二十几个人不说杀光这里所有人,突围出去是毫无问题。

何公子眼瞅灾民越聚越多,也是丝毫不慌张。

还有很多小孩赤身裸体,但肚子却是很大。

这是因为长期饥饿发生的“腹水”反应,包括马车上的小女孩。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大部分都是水组成,这包括了血管内外的水,毕竟血液中也有水的组成部分。

血管之外的水,就是细胞跟组织之间的水,大多数部分的状态情况下是处于“胶冻”状态,只有一小部分是呈现液态。

这里涉及一个平衡关系。

长期严重的饥饿会打破这种平衡,最主要是缺乏蛋白质的摄入,长期以往下来,影响肝脏的解毒排毒能力。

平衡被打破后,血管内外的水就会流向空腔的腹部,造成“腹水”。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懂这些的,由于朱由郴划时代的出现,再过些年间,在他的推动下,便会发展出“近代医学”。

“你们干什么!快快离开!”

亲兵头领呼柏炎恶狠狠的呵斥道。

朱由郴规定,某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富商,也就是员外,是可以配备一定数量的亲兵家兵。

这些亲兵家兵可以购买到朱由郴打造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是要在会“汉中武器局”中备案的。

可见朱由郴对这武器也是管的蛮严格。

备案武器的使用人,相貌、体型、籍贯、家庭情况等,都记载的非常详细。

呼柏炎面对这些灾民自然美没有什么同情心,受人食禄,自然要为主子分忧。

“不是,我们没有恶意。”

其中有一个拄着拐杖,披肩散发的老者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嗯?”

呼柏炎牛眼睛一瞪,老者顿感后脊发凉。

能做汉中府富商的家兵,都是真正杀过人的,这在乱世灾年中很正常。

当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休论所谓的道德伦理。

有许多灾民小股为盗,你的片刻仁慈,说不定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诸君,敢问你们从何而来,为何能吃得饱饭。”

老者踉踉跄跄,问出了所有灾民心中疑惑。

从崇祯元年起,中国北方大地接连遭受大旱!不是一年二年,而是足足十几年啊!

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这种情景下,即使是富户,也只能维持不饿死的地步,还达不到何公子他们一行人的吃喝。

何公子他们吃些什么?那是带着荤的烤饼,一口下去,肉香四溢!

更别说这些家兵每个人身上还别着风干的腊肉,看那肉质,绝非人肉。

何公子掀开车帘,站在马车车头,俯瞰众人。

“想吃饱饭,那就是去汉中!”

“汉中!?”

众人惊疑不定。

“陕西汉中,明威帝!可食得饱饭。”

说罢,何公子便退回马车内部。

“当真!”

“真的吗?”

“这是真的吗?”

有人还在怀疑不定,但又有人却肯定道。

“是了,有亲戚书信我说汉中府可食得饱饭,每天皆是白米白面!”

“你拉倒吧,咋可能天天吃白米白面,能有窝头吃就不错了。”

人群中有人反驳讥讽道。

何公子的一番话,燃起了灾民心中的希望。

陕西省汉中府!

再加上朱由郴可以宣传,很多活不下去的灾民都往汉中府跑。

一切的一切,都以人口为主。汉中府差人啊!人口多了,可撼动整个陕西省!

他要把陕西省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何公子走了,随后这里的饥民大批大批的向着陕西省汉中府的方向赶去。

没有谁想被活生生饿死,被人啃食尸骨,或者成为菜人,卖到菜店里去,成为食谱。

实际上,大旱是极为可怕的,它不仅会带来大饥荒,还会带来了严重的蝗灾!

而蝗灾又会加剧大旱导致的粮食短缺!

有人好奇,蝗虫不是可以吃吗?

不!

如果是零星的蝗虫,确实可以吃,但如果是爆发了蝗虫灾害的蝗虫,会在虫群之中分泌出一种“神经毒素”。

也就是“氢氰酸”。

可以理解为虫群陷入了“狂暴”。

此时的蝗虫,就连鸡鸭也不会食用,因为吃了必死。

单一只的蝗虫吃不死人,但是分泌氢氰酸的具体含量,至少能让鸟类轻度中毒。

人类大量食用,必死无疑。

即使要食用,也得食用还未变色的蝗虫。

蝗虫在散居的时候身体呈青绿色,而结群后,蝗虫体表的颜色将变为棕褐色,体内会产生氢氰酸来预防天敌。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下,崇祯二年五月,朝廷裁议,把陕北驿站全部关闭,闯王李自成失业,最后造反起义。

根据历史,对于十几年的灾害,有着明细的记载。

崇祯三年,陕西巡按馬懋才经过实地考察,写出了《备陈大饥疏》,描述了大旱之下,老百姓生活极端艰苦的局面:老百姓没有粮食可吃,就争着吃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就只能吃观音土,吃了观音土,无法消化,结局只有腹胀而死。

而且,馬懋才还亲眼看到了自己的老家(延安)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情形。

到了崇祯六年,倒霉的陕西仍然饱受旱灾和蝗灾的侵袭,许多县城人口死亡超过半数。

崇祯七年,家在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疏朝廷,指出了河南严重的旱灾蝗灾情形:“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輓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在如此严重的天灾之下,朝廷依然加征赋税!

人祸遍地!催证粮税的官员仍然上门征讨,不能纳粮者,还有承受鞭打之刑。老百姓在这种重压之下,纷纷做起了强盗,等到李自成部队过境,许多饥民都加入了闯王部队。

河南在崇祯十一年到十三年间,连年发生旱蝗灾害,也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

屋漏偏逢连夜雨,长年旱灾蝗灾水灾还带来了严重的瘟疫。崇祯十四年七月,瘟疫从河北地区传染到了北京,到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超过四成,说十室九空也不为过。

马车内。

何公子一言不发,心事重重。他本生于富裕之家,父亲也是八面玲珑,消息灵通,早不早的时候,全家就搬迁到了汉中府南郑城。

所以一开始何公子也没有受到什么苦难,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出行,真正的了解人间疾苦。

父亲有意培养何公子,让他独当一面,此次是去河南省谈论粮食之事。

“公子何故发愁?”

黄管家问道。

“哎,陛下已经往外面贩卖大量粮食,可还是依然人相饥。真不知道那些粮食去了哪里!”

何公子叹气道。

“嗯,还是天底下受灾的人太多了,那些粮食只能说杯水车薪。”

黄管家宽慰道。

他知道自家公子少年热血,自是有一番宏图大志。

自古官商有别,官员虽然吃穿不愁,可面对官员,即使是官职在小,也有天然的自卑感。

朱由郴的到来,靠着系统,源源不断的向着外界输送粮食,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灾情况。

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吃不饱饭。

原因很简单,本就一无所有的农民,那里买得起粮食呢?

一百文钱一碗的米饭跟一千文钱一碗的米饭本质上又有啥区别?

只能说治标不治本,饿殍还是不少。

“愿陛下能早日收复天下,还朗朗乾坤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戏精公主的盛宠之路 朱寿徐妙锦 打搅南宋 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隐为者 热门小说推荐大唐我爸是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热门小说推荐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朱高远李自成 大唐我爸是李二抖音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