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1621:重启大明 > 第412章 死战(二)

第412章 死战(二)(1 / 1)

赵福的神情也变得愤怒起来,或者说,他从头到尾,内心都充满着狂怒。算上这一次,他已经经历了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两场背叛。

一次是蓟镇,出征朝鲜的南兵被北军总兵王斗设计屠戮,断绝了最后一支有传承的戚家军。

这次是清河口,在建奴面前并肩作战的官军,却在胜利将临之时媾和。

“但只要我们守住脚下的土地,并不断地战斗下去,最后的胜利就一定会到来!”赵福指了指眼前矮墙阵地。八壹中文網

这里是通往盖州城的一条沿海官道,是努尔哈赤能够成建制撤回的必经之路。

而此刻,这条官道已经被来自复州,盖州两处的新编民团所占据。

他们由八成的复州卫农会民兵和两成的盖州卫支援民团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二百多人的前黑旗军教导营,现为黑旗军乡村特派员组成。

这二百多人,正是把农会带到乡间的一线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乡绅盘踞的农村进行物力和精神的双重‘改造’。

对配合的地主,采用‘精神’改造,对土地和财产再次平均,地主们也会和一般农民一样分到属于自己几亩田。

至于那些胆敢抗拒的乡绅,则会被毫不留情地绑在虎蹲炮上炮决,并且连带整个家族都会进入长生岛的矿场里打灰。

如今作为清河之战的一部分,他们的番号也变成了辽东民团总队,任务也随着战局的发展而愈发重要。

从一开始的袭扰后金补给线,再到隔绝盖州城中的女真援军,到一天前,他们的任务便是配合赶来支援的福建水师一起,扼守通往盖州卫的管道。

但仅仅半夜功夫都不到的时间,海面上的友军便又一次变成了中立。

在前几次的战斗中,凭借着舰炮支援,民团总队用巨大的伤亡挡住了正黄旗的铁骑冲锋,赢得了在官道上临时搭建矮墙工事的时间。

然而现在,后金的海螺号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赵福的千里镜中明晰地看到,女真人已经集结了一支庞大的攻击阵列。从左往右,将战线的宽度运用到了极致。

重步兵,弓箭手,盾车为中军,两翼布置的铁骑,就是传言中‘满万不可敌’称号的真正拥有者——正黄旗八牙喇骑兵。

作为后金天命可汗的近卫骑兵,他们有着最好的装备和最好的训练,每个人都是军中的巴图鲁。

努尔哈赤头上天命汗的大部分‘天命’,或许就是这支三千多人的重骑兵吧。

“这可不是陷马坑能够阻挡的啊。。。”

赵福嘀咕了一句,放下了千里镜,转头问向赵小林:

“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

赵小林摇了摇头,“他们还能有什么新法子,这事出的突然,想必陈楚现在比我们更加焦头烂额吧。”

“要是南面的几个千户所能够策应一下。。。”

赵福继续嘀咕道,却被赵小林再次否决了可能性。

“南面偷渡的正兵营并没有携带重装备,他们人数太少,只是作为疑兵逼迫鞑靼人走北面的官道回到城里去。按照原定的计划,我们这些敌后的力量也不是杀伤他们的主力。”

说罢赵小林指了指背后的船队。

“他们才是,但是他们和他们的火炮比起辽东的百姓,似乎更加忠于他们的皇帝。”

“那严格也是我们的皇帝。。。”赵福抿了抿嘴,低声嘀咕了几句。

“不不不。。我说了多少遍了。。”

赵小林刚想着说教几句,便被赵福笑着打断了。

“大明人人皆尧舜嘛,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只是觉得,这回咱们可能都要打包去见尧舜了。”

说罢,民团总长用力拍了拍赵小林的肩膀。

“我虽然悲观了一些,但我们这里起码还有三千多人。”赵福说道。

赵小林嘴角微微上扬,而后他拿起了一杆属于自己的短火铳和一把崭新的军刀,开始认真擦拭起来。

后金的号角在他们耳边响个不停,但基本都是调兵布阵的号令,距离正式发起进攻前,大约还有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之后天光破晓,就是他们发起新一轮攻势的时候。

而这一个时辰里,这片战场上并不对停止厮杀。被困在左岸的后金残部还在困兽之斗,在其他各条战线上,并不是每一处明朝官军都会停止进攻。

赵福站了起来,在泥泞的阵地上巡视着。

民团的士兵们点起了篝火,煮起了琉璃罐头。夜幕下,官道两侧的火苗组成了点点的星火。

没一点篝火都代表着一堵防御胸墙,代表着几户邻居,或者半个村庄。

在贴近海岸线的后方,许多人都是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大海,而所有人更是从没见过海面上那么多的水师舰船。

长生用力地掰开一块干饼,从热气腾腾的粗碗里夹了一块肥肉。他的对面是自己的兄长长福,此刻已经吃的满嘴流油。

周围都是几个村子整编的青壮民兵,有些人在擦拭着手里的兵器,也有些人围坐在篝火前,讨论着辽东愈发寒冷的天气和秋天应该播种的庄稼。

“你们村儿那里,还在种小米吗?“

“嗨,今年都换新种了,说是叫什么土豆,说是产量会比小米高。”

“切,我才不信呢,这土里拿还能长豆出来,莫不是他们拿山药蛋来忽悠你们呢!”

“去去去,咱种的田不比你少,山药蛋子哪还能分不清,我估摸着这仗打完,家里的娘们儿就已经先收了一批土豆了。”

“那么快?才几个月啊,那你们甚至还能再种一轮呢。”

“你这熊人,这不是乱耗地力么!俺今年计划着,这波土里的地种完,再种一轮土上的青豆,等到冬天时候,那豆叶子正好拿来喂猪。”

“嘿嘿,你还别说,咱们辽东的耕地——一眼望不到头,黑乎乎地,跟张飞的脸蛋子一样,酥酥软软,和胸脯似的,我以前咋就没发觉呢。”

“呵呵,以前给老财主耕田,命都要没了,哪里还能看到这些。”

“长生,长生在吗?张家沟的长生!”一个沙哑的声音由远及近来到了这处靠后的阵地。

在一处靠近河滩的角落,一个青年站起了身,向着沙哑声音传来的方向大声回应:

“我在这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女权世界之不做膝下君 三国风云异录 神话红楼之贾家赘婿 大汉王朝第三帝国 大唐:开局成为长乐军师 大明:写青词,皇子身份曝光了 登基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