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1621:重启大明 > 第293章 休沐日

第293章 休沐日(1 / 1)

二月二十八日,旅顺城的午后。

温莹轻抚着自己的小腹站在自家的庭院中,微抬的目光看向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楹树发呆。

自从被诊断出了喜脉,她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

繁盛的枝丫上,一窝刚出生的小雁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正大张着嘴巴昂着着头,温莹似乎也被这窝雁子所影响,嘴角不知不觉地微微张开。

钟林的脑袋上裹着骑兵的红色头巾,双手拿着扫帚在把一堆落叶扫到了角落里,完成了洗碗以及整个庭院的大扫除。

即便是上午参加了最高级别的军议,然而钟林依旧在休沐状态,并且在钟林的强烈要求下,袁可立不得不将上午临时召开的军议所占用的时间又补了半天休沐给众人。

钟林放下扫帚后没有停下,转身继续坐到了房门前的台阶上,从口袋里拿出几根弓弦,牛皮,几枚铜钉放到了身侧,随后开始用小刀仔细地削起了一根木棒。

此时此刻,大明旅顺口满编骑营参将,随军赞化,城防都统钟林,正在为他还没有出世的儿子或者女儿做一把小弹弓。

但是从他紧皱的额头可以看出,钟林认为这项工作比在旅顺城内找出奸细还要困难许多。

通过海贸逐渐复苏的旅顺城,在弹弓的问题上,街边的小摊能够拿出不下二十余种的选择,但是钟林还是觉得自己亲手制作的比较有纪念价值。

况且作为从小生活在塔哈卫鹰狮部的汉人,弹弓这种玩具他从小玩到大,早就对其中的部件和结构了然于胸。

但是‘了然于胸’和‘会做’这两者之间,似乎是两码事,至少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鸿沟。

温莹从一开始含情脉脉地看着钟林做弹弓,到如今无聊地学习楹树上的幼鸟,期间经过了一次午饭和一次名为‘或许灵感’的大扫除。

“马上就成了。”钟林紧张地说道,他正在用小刀削着弧度,此时已然到了最为关键的一刀。

“奥。”温莹随意附和了一声,目光始终盯着雁子窝。

这窝雁子是钟林从新军驻地狗啃坡上捡来的两只掉队的大雁,收养了它们后便在院子里筑了巢。

只听‘啪’的一声,木棍又断了。钟林丧气地抱住了头抓了抓,随后再次拿起了一根新的木棒。

“相公啊,记得把断木头收集起来,咱们那个煮粥小炉子正好能用。”

温莹说着,走到了钟林身边的一张躺椅上悠闲地坐了上去,拿起一本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翻看了起来。

书的侧面印着四个小字:

【新华书店】

从半年前开始,带着这四个小字的书在旅顺出现,因为便宜的价格,很快就在各个书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中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大明读书人最看重的四书五经等典籍被统一打包成了四本合集,名为:《五年科举,三年温习》。

大量贫穷的读书人平时本就买不起多少书,如今这本《五年科举,三年温习》价格仅仅是寻常《三字经》的一半价格,却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儒家经典。

于是在旅顺的穷书生们疯狂了,他们或是咬牙买一本,或是几人合买一本,几乎当天上午到货后,午饭还没到就被一扫而空。

至于为何要起这个书名,有传言说是‘新华书店’幕后老板的恶趣味,但这对于读书人而言又不是一种激励呢?

五年就能考中科举,从古至今都少有人能做到。以至于后来有人编了一段打油诗:

“五年考科举,三年来温习。还剩一整年,骑马到东京。”

但这科举用书却并不是销量的主体,占据着商人们销售大头的是大量的话本,小说,以及杂学农书。

庞大的市场甚至催生了一个新职业——讲书人。

与靠着口条吃饭的说书人不同,讲书人的工作,便是将杂学农书中的知识消化后,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说于百姓听,他们中很多人上午受书行老板雇佣,下午去茶楼讲书,比起从前,收入翻了一倍。

很多匠人,农户都靠着书里介绍的方法让自家生产获了益,很快便有许多人不满足于简单地听讲书人介绍,咬牙攒钱从书行里买一本回家去仔细研读。八壹中文網

再加上1621年的大明,大部分成年人的小时候赶上了国家最后几年的稳定时期,大多都上过一点社学,认得几个字,所以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困难。

和原本后世的奴清不同,大明的社学制度即便是摇摇欲坠,也始终顽强地教着百姓认字。

而如温莹这样的城中眷属太太,富家小姐们,则更喜欢新华书店里卖的各种话本小说,久而久之在城里市场举办一些书会,诗会,等文化活动。

袁可立本来想着重新把旅顺的青楼开起来,在参加了几次书会后,便把原本用来新建青楼与教坊司的拨款扣了下来,与‘新华书店’合股盖了一座书局。

作为‘飞天春卷教’教主的温莹更是让钟林用人脉关系打通了港口,只要最新的话本小说到港,都会送一本到他们在旅顺的府邸‘临江居’。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抚在院子里,温莹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在躺椅上侧过身躲避着刺眼的阳关继续看着话本。

“这书好是好,就是排版太奇怪了,哪有人这么看书的。”温莹嘴里抿着一颗蜜饯抱怨道。

尽管已经看了很多本,但温莹还是有些不习惯手里的横排书。

虽然字还是从右往左读,但是看惯了竖排书的温莹有时候还是会看岔行。

“啊?”钟林如梦初醒般转头看向了自己娘子,“哪有人这么看。。。你都看了十多本了还哪有人这么看。。不就是你自己。。。”

温莹没有说话,把脸从面前的书侧了一半出来白了钟林一眼。

“你给咱孩儿买点正儿八经地启蒙书不就行了,要什么弹弓呀,将来难道要学他老子一样打打杀杀不成。男的还好,要是女儿怎么办?还怎么嫁人了?”

“咋了,咱就是玩着弹弓长大的,我还想着让他和我一样,在马上玩弹弓呢。”

“你敢!”

温莹拿起手边一颗蜜饯扔向了钟林,却被他顺手接到后扔进了嘴里。

“看看,这就是玩弹弓的好处。”

钟林得意地看向温莹,然而脸上的笑意还没有持续几秒,五官就不由自主地扭曲了起来。

“酸死我了,是不是放坏了呀!”

“怎么了嘛?这可是我早上新买的。”温莹一脸无所谓地态度,又往嘴里塞了两颗“蜜饯”。

“这是那些泰西人写的食谱,好像叫什么‘普洛斯糖’还是‘威尼斯糖’,反正就在你手头包零件的糖纸上写着,或者你去问问徐光启大人,他肯定知道的。”

“别,我才不问呢,我可吃不惯。”

钟林说着扭曲着把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

“那些红毛也真是的,非要挂一个大明的蜜饯牌子去卖他们的酸东西。。。。”

“我觉得听好吃的,是吧钟和?”

“钟和?”

“是你崽子的名!”温莹指了指自己微微隆起,不知是不是吃多了的小腹。

“哦。。。不对,你怎么知道是男的?”

“直觉。”

“行!”

在一唱一和中,角落里的滴漏敲响了未时的梆子声。

就在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女权世界之不做膝下君 三国风云异录 神话红楼之贾家赘婿 大汉王朝第三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