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军第二天就下发了任命的公告,林木和魏停也被李老将军从玉门谷调回了擎山关,他们两个虽然不能独自驻守州府,但是两个人都被派去跟着小世子守白城,也算老将军对他们两个的照顾。
大胜二牛在出发去别的州府之前来了赵家。
自然是要带着夫人过来的,他们去其他州府,不能带着家人,这边便只能交给林赵两家的夫人帮忙照顾。
“老大,这韩城和亓城离白城和云城有些远啊,您能不能和老将军商量一下,将我们两个往近处调一调?”
“舍不得家里人?”
“怎么会?这不是你来管九州府嘛,太远的话,白城和云城出事,我们想要帮忙怕也是来不及。”
“这边有我在,你们无需多虑,倒是你们两个要注意,老将军将你们两个调过去自有他的用意,到了那边还是好好地查一查才是。”
“老大,您是说…不能吧,这两州府的驻军将领也是之前才换过去的。”
“老将军能信任的就那么几个,其他人不好说。”
“老大,我们知道了。”
英子和两个娘亲正在招待大胜二牛的媳妇于翠儿和程若乔。
“养的真好,已经看不出是早产的样子了。”程若乔抱着小淮笑着夸赞道。
“都是娘和周嬷嬷她们的功劳。”英子回道,自家娃子还真没让她操心过。
“于翠儿,你肚子里的这个肯定我看怕也是个小子。”
“小翠儿,也怀了?”蒋氏关心道。
“回夫人,怀了。”于翠本就是小门小户里出来的,来赵家后说话一直就有些拘谨。
“几个月了?”
“回夫人,三个月了。”
“你太瘦了些,要多吃些。”于氏最看不得瘦弱的小姑娘,自家外孙女生完娃子后反而长了一些肉,看着白里透红的,格外好看。川子那小子更是喜欢的不行,他很少避讳着别人,总是没事就捏一捏英子的小手。
“娘,这方面您可比不得周嬷嬷了,英子怀娃的时候,周嬷嬷就说了要少食多次,你看咱们英子现在的恢复的多好。”
“哼,我怀你的时候,没什么好吃的,不也平平安安给你生下来了?”
“娘,你又提以前的老黄历。”
“让老太太生气是奴婢的不是,夫人,老太太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都尉家夫人的身子确实是或许瘦弱了。”
“你看看,还是周嬷嬷明白。”于氏说完还白了自家闺女一眼。
“…”
“嬷嬷,你去将之前给我做的餐食搭配表拿过来,大胜家嫂子或许能用的着。”
“是,少夫人。”
“谢谢老太太,谢谢夫人和少夫人。”
“嫂子,不是和你说了叫我英子就好了吗?你该多学学二牛家嫂子。”
“是,我记下了。”
李氏看着于翠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小翠儿,婶子记得你们家离云城可不近的,那村子的人如今生活的如何?”
北地是强制兵役的,家里必须有一个男丁进军营。
“回婶子,日子还是那样,除了像我们这样没了依靠的人,对于其他村民是没有影响的。”
村民家里一个男孩的人家可不多。
“那就好。那你们村子或者附近的村子还有没有你这样身世的?”
“婶子怎么突然问到这个?”
“与你说实话也无妨,你英子妹妹不是开了荟英楼嘛,她那作坊的掌柜佟孟正是我们一个村子里出来的,我打算给他寻一门亲事。”
于翠儿听的心里直烦嘀咕,即是荟英楼的掌柜,应该是不差银子的,怎么会想要找她们这忙无依无靠的?
“婶子,他多大年纪?”
“整三十。”
“这…他是想取小吗?”
这岁数怕也只是想纳妾吧!
“是我没说明白,他是娶亲,不是纳妾。你也别有疑虑,他这么大岁数还要娶亲是因为与之前那个和离了,也没有生养,所以到如今还是单着的。”
“…”
“嫂子,你尽管放心,佟孟叔身体绝对康健,就是说话有些结巴,人很善良随和的。”
“英子说的不错。”
“这…我倒是认识一个同我一样遭遇的姐妹。”
“哦?你们村子的吗?”
“是隔壁村子的,叫李枣,今年十九岁。只是…她有个八岁的弟弟。”
十九岁未嫁就是想要护着弟弟,可谁家也不愿意要一个带着累赘的媳妇儿。
“她家里真的没有别人了吗?”
“有两个伯伯,不但不管她们,还占了她们的地。”
蒋氏看了李氏一眼,“小翠儿,这件事我们先放到心里,总要和佟孟商量一下再说。”
“婶子,我明白。”
晚上,英子跟赵川说了此事。
“不是让你们等等吗?我能弄来名单。”
”就算是弄来名单,你也不清楚她们的性子怎样,不如直接找于翠儿问。”
“娘你们都钟意了?”
“其他的都还好,那个姑娘带着一个弟弟,不知道佟爷爷佟婆婆会不会有想法?”
“先与他们说一说吧,还有佟孟那里。”
“恩。”
这次是蒋氏和李氏去的客栈,英子去了作坊。
英子本以为佟孟或许会有些排斥,没想到竟答应的如此痛快。
“东家,我以前不懂事,没有听爹娘的劝说,现在我就听他们的吧,如果能让他们开心一些,我也没有遗憾。”
“佟孟叔,你这种想法实在有些不负责任,我娘她们将那姑娘介绍给你,如果你不能真心对人家,便不要相见,要不然会辜负我们所有人的好心。”
“东家,你别担心,如果我们两个有缘分,我不会辜负她的。”
一个能为了幼弟付出全部的姑娘肯定不会差的。
“你心里有数便好。等哪日有空了我们去将人带过来。”
“听东家的。”
回到家后,李氏说佟家老两口不在乎那个姑娘的身世,只是想先看一看人。
“娘,佟孟叔也是这个意思。”
正当英子与两个娘亲商量什么时候去接人的时候,于济放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