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二牛马上要回军营,所以赵川叮嘱了他们很多。
临走的时候赵川才问大胜,“我听说你家里娶了妾?”
“是,年前刚进府的。”
“老大,大胜也是没办法才娶了妾,他家里那个母老虎…”
“二牛,我自己说。老大,我年前本来想写信让父母过来住段日子的,可家里的那个女人与我作对不说,也不将我的爹娘当成长辈敬着,我要说我后悔当初不该做这门亲事已经是自打嘴巴,可如今的状况我就是打自己的嘴巴也改变不了了。”
大胜曾想着找个高门的媳妇改换门庭的,人啊,果真应该脚踏实地地活着,就不该有那样的心思。
“老大,我知道你不太赞同我纳妾这件事…”
“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无关,我是不希望你被内宅的事情所困扰,而且你那个岳父颇有心计。”
作为一个同知,就因为比林成业早来了一年,同样的没有靠山,他却能混的风生水起,甚至比林成业这个知府的人缘还要好。
“不过是些表面功夫罢了。”
“你还是小心点吧,那人要是想阴你,你可能会吃亏。”
“老大,我就怕他不动手呢,那样我便有理由休妻了。”
他成亲多年,到现在还没有一儿半女,就是因为家里的那个女人。
她不喜自己碰他,又不让他去找别人,弄的好多军营里的同僚以为没有娃子是他的身体出了问题。
“做事要有理有据才好,千万别冲动。对了,我听说你纳的那个妾是军眷?”
“老大,是我手下一个总旗的妹妹,去年十月份在玉门谷作战的时候中了箭,没几天人就没了。临终前只交代我照顾他的妹妹,他家里也只剩下这一个人了。”
“她哥作为没有愧对于李家军和北地的百姓,你也不要让人小姑娘吃亏。”
赵川听说小姑娘只有十五岁。
“老大,你放心,我现在也没有那些心思了,如果于翠能给我生个娃子,以后我就守着她们过日子了。”
赵川还是不太放心。
“你将人带进府里,面对你那个原配夫人,必然会吃亏。”
“老大,我已经安排好了,等我去北地的时候,我就将她送到文安姑娘那里去,正好给文安姑娘做个伴。”
“你那夫人能同意?”
“不同意又能拿我怎么样?她还不同意我纳妾呢,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连她爹都被抬出来了,到底也阻止不了我想做的事。”
赵川听到这里便也没再往下问,毕竟是人家的家事。
“二牛,没事让你媳妇多来我家里坐坐,英子前几日还念叨来着。”
“哎,我回去就与若乔说一声。”
二牛知道媳妇为什么不来赵家,不是她不想来,而是不好意思来,她和林大人家里的夫人和小姐都走联系,也是怕让赵川和林家人不舒服。
赵川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大胜回家与原配夫人说起回军营后打算把于翠送到文安姑娘那里住,这件事彻底激怒了她。
“老爷,您是怎么想的,没听说要把妾室送到别人家里去的,家里的地方住不下她吗?”
“你想哪里去了,文安红娘在这边孤身一人,又有齐将军的交代,我想来想去,这个办法可行。”
“齐将军怎么会求到你这?给那个文安姑娘买几个下人也就解决了。”
“下人和于翠怎么能一样?”
“怎么不一样,妾室不过也就是个玩物,之后她的孩子都由不得她做主呢,老爷这么做不会是有别的打算吧。”
“果真是我高看了你,我今日把话放这儿,于翠的娃以后都归她自己管。”
“老爷!你…她生下来的孩子不过是个庶子罢了,以后出去也会被人看不起的。老爷赌气不想将她的孩子放到我名下,到时候吃亏的可不是我。”
“那你就自己生啊,我想要嫡子,你倒是给我生一个啊。”
“…”
几乎每次谈话最后都是不欢而散的结果。
大胜这天晚上又去了于翠的房间。
“收拾一下,明日我带你去文姑娘家。”
“是,老爷。”
于翠惯来听话,大胜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老爷,我有一件事想要告诉您…只是…”
“可有难处?你说只管就是了。”
于翠索性趴在大胜的肩头将她这两日听到的事情与大胜说了。
大胜越听脸就越黑,他没想到这里边竟有这么多的恶心事。
等到于翠睡着,他才悄悄地起身。
咚咚咚,大胜敲开了搭二牛家的大门。
二牛看了看夜色,“你这是和家里那位生气了?”
不然也不会大半夜的来他家。
“进屋再说。”
大胜不等二牛说话,直接就进了屋。
“说吧,大半夜的扰人清梦,总要有个理由吧。”
大胜是想让二牛帮自己的,这事必须得和他说清楚。
“你说什么?这李氏…她…”
二牛看大胜的脸色实在不好,便没有再往下说。
“我想请你帮忙…”
“这…你想让我怎么帮?”
大胜想了想便跟二牛说了自己的计划。
“我觉得这事还是得和老大说一声,光靠咱俩我怕是兜不住。”
“又不是多光彩的事,老大知道后我哪里还有颜面?”
“跟老大你还顾什么颜面,有他在我们两个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件事。”
“等弄清楚再说吧。”
毕竟只是于翠的一面之词。
“也好。”
第二日,大胜先将于翠送去了文安家里,才回家与李氏说要回军营。
“怎么如此突然?以前还说是两天后的。”
“军营有事,我们必须随叫随到。”
“用不用给老爷准备一些东西?”
“不用了,那边并不缺什么。对了,我前天从赵家拿了两坛葡萄酒回来,你有空给我岳父拿回去。”
“是。”
李氏的表面功夫一向做的不错,这方面大胜与她也是一样的。
看着大胜的马匹逐渐消失在家门口,李氏给自己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丫鬟回来在李氏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李氏心情不错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