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需要英子做的事情就是将赵川带回来的货全部卖掉。
都说奇货可居,赵川买进货物的时候也是下了血本的。
英子这次去北地不只想开一家店,银子更要备齐。这批货卖不出去,手里的银子可能就会周转不开。
“川子哥,可否与我说说你心中的想法?”
吃完晚饭,英子与赵川坐在自家后院的石桌子旁计划着如何将这批货抛售出去。
“我目前想到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将货放到荟英楼里去卖,这样虽然挣得多,但时间也更长一些。第二是将货出给贺叔叔,他在京城的人面广,好出货。”
“这样我们虽然挣得少但本钱回的快对不对?”
“确实如此。”
本来英子打算将这些西洋货都带到北地去的,等新店开起来可以拿这东西做噱头,吸引顾客。可她转念一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家商队带回来的货远比赵家多的多,而李家的销售目标和人群无非就是北地的权贵,她再带过去也没什么吸引力。
“给贺叔叔吧,明天我给他去封信。”
贺重年知道赵川跟着李云集去了崖州,也知道他们必然会带回来一些好东西,但他没想到两个孩子竟想把这批货都出给他。
三天后贺重年就到了林家。
“怎地不自己售卖?”
“贺叔叔,我们没时间,这次去北地开店,也需要银钱周转。”
“如果只是单纯的缺银子,我倒是可以借你们一些。”
“贺叔叔,这荟英楼是我们两个自己的,我连爹娘的银子都不想用,您的银子我们更不能收。我们就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到什么样。”
“那这货你们想要个什么价位?”
“贺叔,这是我们批货的清单,您先过目一下再谈价钱也不迟。”
贺重年看了清单一眼,“怎地,这宝石你们也不留?”
“金银宝石我们留下一半,剩下的货物我们以翻一倍的价钱给您,怎么样?”
“一倍吗?”
“您是嫌价位高…”
“你们误会了,番外舶来品被崖州和洪州府衙管控,他们是要抽解的。这比银子可不少啊!”抽解就是抽税,你买的东西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
“贺叔,我们也不瞒您,李三叔的外家如今在北地颇能说的上话,我们这批货到手后几乎是没掏税银。李三叔叔如此做是为偿还我赵家的人情,下次应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这批货您也看到了清单,拿到府城去,三倍五倍的价格您都能卖出去,这个您可能比我更清楚。”
赵川走南闯北的多了,经验也算起积累了一些,这些货物拿到京城去,能卖上多少他心里也是有数的。
“川子所言不错。我也是觉得拿了这批货有些占你们的便宜了。就算是抽解微乎其微,还有这一路的花费呢。”
贺重年知道那十几个跟着川子去崖州的小伙子,每次都能得些银子的。
“那些我心里都算好了,我们只要翻一倍,当然银子也请贺叔能一步到位。”
“这个好说,只是你们确实想好了?”
“是。”
“那好,我这就回镇上让人来拉货,明儿这个时候我让老任将货款给你们送过来。”
送走了贺重年,英子回头看了赵川一眼。
“川子哥,后悔吗?现在还来得及。”
“我都听你的,你说卖我们就卖。”
英子最擅长做生意,他之前看过她做的计划书,他也不想因为这批货影响了计划的进程。
“你怎么会这么好!”
英子知道没有赵川在北边支持她,她的许多计划根本就实现不了。
趁着屋里没人在,英子偷偷地在赵川脸上亲了一下。
林家的堂屋随时都有人进来,赵川无奈地道,“你等着晚上的。”
英子回了赵川一个鬼脸。
晚上,赵川又一次翻了窗。
“不是让你给我留门吗?”
“哼哼,我们还没成亲呢,我怎能给你留门。”
这话纯是为了逗他呢,要不然怎么还留了窗。
赵川拥着英子坐在床边,“我怎么感觉你这半年的计划有些急呢?”
“川子哥,你终于感觉出来了!”
“…我与你说正经的。”
“我也没说不正经的啊,我之前给你看了计划书,你没有任何表示我还以为你没往心里去呢!”
“那你仔细与我说说。”
“我把所有的计划都压缩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过完年我想歇一歇,这两年家里日子好了不少,事却是越来越多,我想带着长辈们多出去看看。他们的岁数越来越大,之后能去的地方就很少了。”
郑爷爷的逝去让英子缓了好长时间,她知道无论挣来多少银子都不如一家人的平安喜乐重要。
“你…的计划里有我吗?”
“你在想什么,怎么可能把你排除在外,没有你,去哪里我都没有安全感。”
“那好,等年前我们完成了计划,年后就带着长辈们出去游玩。反正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这么粘人啊!”
赵川只紧紧地抱着英子不说话。
英子是真的认为自己找了个小男朋友的感觉,都说人有千面,可赵川却只有两面,一面是对这她时的幼稚与霸道,一面是对其他人的冷漠,当然家人除外。
贺重年向来重诺,第二日,任掌柜就将一盒子银票交给了英子。
“这银票去我们北地的鸿运酒楼兑换也行,只要你别一次性全部兑出来。”
银票金额巨大,酒楼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银票,分次取还是可以的,要是去票号取,他们会收一定的银子。
“任伯伯,我知道了。对了,上次就想邀了魏伯娘来我们村子散散心,只不知我伯娘她近来可有心情?”魏伯娘家里丧事过去了一个多月,想必心情也是颇为低落的。
“我回去与她说一说,正好也让她过来看一看雨宸的情况。”
“任伯伯,您把雨晴妹妹带着吧,我过几天可能就要去北地了,一晃又要好几个月见不到。”
“哎,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