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英子忙做了一桌子海鲜大餐,吃的几个小的直打饱嗝。
“姐,明天我要吃蟹黄粥。”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李氏无情的吐槽自家儿子,农村娃子很少有胖的,林木以前也瘦,只是这一年来不停的吃,脸都吃圆了。
“娘,我现在还小呢,我姐说了,等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自然会只长个子不长胖了。”
“你姐说的你就信?万一你是既长个子又长胖的呢?”
“那我就减肥呗!”总之让他少吃是不行的。
“你就别拿我糊弄娘了,我是说过十四五岁长个子,我也说了你要适当运动。”
“姐姐,我每天练武还不够吗?”
“嗯,坚持住,争取长成一个又高又瘦的大帅哥。”
“肯定会的。”
姐俩的对话听的几个大人闷笑不已。李氏不管姐弟俩耍宝,她更关心院子里的那些螃蟹和珍珠怎么处理。
“既然弟弟要吃蟹黄粥,螃蟹明天就做粥了,珍珠还需要分类,我打算送到银楼去打孔。”
“成,那明天我和你一块儿做,娃子就让你郑婆婆和伯娘看着。”
“谢谢娘。”
吃过晚饭,英子借着送赵家人出门的时候把赵川拉到一边。
“川子哥,这是今天买布匹的银子,我是要做生意的,这笔银子我自己出。”几百两毕竟不是小数目。
“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以后也会挣更多的银子给你花。”
这几百两银子是赵川自己的银子,并不是从父母那里要的,本来他就打算给英子花的。
“可是我还…”
“那你就当是我存在你那里的。”川子仿佛不想听到英子下边要说的话。
“那这样吧,银子你出,挣了钱我们对半分。”说是存,其实就是给她的,英子哪会不懂。
“你做主吧,以后也存在你那里。”
一夜好眠,英子既然答应了弟弟做蟹黄粥,自是要早早的起来进厨房忙活。
郑婆婆在一边给她打下手,“我们英子不光脑子好使,做出的吃食也是新鲜不常见的,婆婆活了几十年都没见过,来林家算是开了眼。”
“开眼是小事,好吃才是真的。”
“可不,苦了一辈子,临老了倒享福了。”
祖孙两个笑着说着话,半个时辰后,蟹黄粥也熬好了。
“姐,你这段时间没去,老师总念叨你呢。”
“是念叨我的吃食吧!”
“还是你了解老师。”
严老这人刚接触时会让人感觉很疏离,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骨子里还有些小调皮,只是掩藏在不苟言笑的表情下而已。
“你今天去和严老说,我明天给他包五彩饺子。”
“老师知道必定高兴。”
“你顺便和严老说一声,我这几天可能都不能去了。”
“好的,姐姐。”
郑舟的话依然不多,每天和林木周转在村里和老师家,学习态度比林木还要认真,只是他更喜欢在家里呆着,每天回来之后帮着爷爷奶奶做做活计,帮着李氏看着弟弟妹妹,而林木则是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这就导致阳阳和茵茵跟郑舟更亲。
送走林木和郑舟,李氏带着英子在后院挑选珍珠。
一篓珍珠有几十斤,英子和李氏把圆形珍珠和异形珠分开,再根据颜色分类。
“你买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珍珠做什么?”
“当然有用啊,您看这两个心形的珍珠,做成耳坠好不好看?”英子拿着两颗异形珠,在耳边比量着。
“是不错。”
“天然珍珠最美之处就在于大自然赋予它的独特,尤其是这些未经过打磨的纯朴之美。”
“说的一套一套的,这么多,你戴的完?”
“不是我自己带啦!我打算在金玉楼推出珍珠饰品。”
李氏知道闺女成了金玉楼的半个东家,她给不了什么有用的建议,还是好好的帮闺女把这些珍珠分好类吧。
“哇,竟还有几个海螺珠。”橘红色的海螺珠在现代也是很少见的,英子手里的几颗不算小。
“喜欢就自己留着。”
不用李氏说,英子也不打算把这几个海螺珠送到银楼的。她又挑了好多珍珠,打算给家里的女人们先做一些珍珠首饰。
“娘,我一会儿和川子哥去镇上的银楼,中午不在家里吃了。”
李氏看着风风火火的闺女无奈的直叹气,这风一阵雨一阵的,英子的性子也就川子受的住。
英子跟在背着珍珠的川子后边进了金玉楼大堂,里边只有零星几个客人由小伙计接待,陈掌柜估计在二楼。
英子跟小伙计摆了摆手,直接上了二楼。
“陈叔叔。”
“呦,林东家来了。”
“您还是叫我英子吧,林东家我听着拗口。”
“是,英子姑娘今日来可是有事?”
“是,您看看这些珍珠,我打算请老师傅打磨制作。”英子把背篓里的珍珠一包一包地打开。
“这…这样的珍珠要做什么?”
“能做很多,可以做手串,耳坠,项链,还有胸针,设计图我都给您带过来了,剩下的这一包您帮我磨成粉。”厚厚的一沓图纸,都是英子昨晚点灯熬油画出来的。
陈掌柜看到图样后很惊喜,竟还有心形的,星星状的,水滴状的,“只是打磨有些费时间。”
“没关系,慢慢来,力求做到精致。还有这几条是我送给家里人的,请师傅先帮我做出来。”马上就到了李氏的生日,姥娘和伯娘那里也不能落下。
“没问题,我让师傅加急做出来。”这几条都是正圆的,做出来也快。
“陈叔叔,这个珍珠系列是新品,按照以往的规则,不讲价不二价,尤其是这些异形珠的饰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的卖点。还有,把二楼所有的金饰玉饰都移到一楼,二楼专门摆放定制的饰品。”
“小的明白,姑娘放心。”这样的英子让陈掌柜不自觉的臣服。
“川子哥,我们去吃面。”交代完陈掌柜,英子和赵川去了一个老面馆。
“老爷爷,来两碗羊肉面,再来一盘护心肉一碟咸菜。”
“马上就来。”
过了午饭的时辰,店里人不多,英子和赵川坐在面馆坐在角落里并不显眼。
“哎,你听说了吗?县里方地主家的儿子正召集人呢,说要收拾个毛头小子。你去不去?”
“毛头小子?我可是听说他一人打了十多个人,你那两把刷子就别去凑热闹了。”
“还不是为了银子。”
“那也得看有没有命花。我听说那方地主和他儿子都是不仁不义的,县太爷早就盯上他家了。”
“哦?你怎会知道?”
“我嫂子娘家侄子发小就是衙门的,这事传出来有段时间了。你还是老实点吧,再把你牵连进去。”
“我怎么听说方家在府城有亲戚是做官的?”
“那不知道,不过你看着吧,方家早晚出事。”
英子和赵川对视了一眼,这剧情非常眼熟啊,方大户不会就是昨天那个浪荡公子家吧?难道是要找人收拾川子哥?
“不用担心,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那你一定要小心。”过段日子川子哥还要去县里取珍珠。
赵川点点头,接过老爷爷手里的托盘,把面放到英子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