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桓温提刀上建康府,朝廷却只能以大司马和九锡安抚之,现在杜英也快提刀南下了,朝廷却只能尽可能的把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衔尽数交给杜英,甚至杜英还能自己挑挑拣拣的那种。 一个个位极人臣的官衔和荣誉,都快变成白菜价、自助餐了。 估计朝堂上群臣也很憋屈:莫非我们都是贱皮子? 但形势比人强,他们又能如何是好呢? 这一次选择谢石北上,而且还是来谈判,让杜英自己选择官衔,都不是朝廷直接决定好的,可以说朝廷的脸面早就被扔在地上了,杜英最后选择要哪个,又或者全要,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甚至说不定会稽王和谢安也在想办法试探杜英,若是杜英一口把四个官衔都吞下来,那么杜英自己也应该清楚,在其之上,和皇位之间,就只剩下封异姓王并加九锡这一步了。 那也就是说,杜英已经做好了在一到两轮攻势之内解决朝廷的准备了。 这样才能把封王、入朝和禅位,整套流程快速走完,以杜英的功业,此时的他也已经不需要在朝堂上盘桓、把持朝政当摄政王,慢慢的再积累一些功业了。 而且当朝晋帝年幼,正是主少国疑的时候,杜英接过来皇位也显得顺理成章,可若是等皇帝年长懂事,杜英再得其禅让,就少了“主少国疑”这一个最重要的点。 但若杜英“客客气气”的只要其中的两个,则说明杜英一时半刻应该没有直接取而代之的意思,等他下一次立功,朝廷就顺势把挑剩下的给他便是。 很明显,这也算是一次谢安和司马昱对杜英的试探,一次双方都已经能够确定,杜英会最终走“篡”这条路,而不是直接“反”的情况下,心照不宣的试探。 虽然这潜台词没有向谢石明言,否则很容易动摇人心,而且也不宜广为人知,但谢石作为受命之后亲自实施者,哪里还不清楚这两位的意思? 在谈判桌上,直接传达朝廷的试探,显然有些古怪,谢石都觉得有点儿说不出口,这样低声下气,到底是来赏赐的还是来求和的? 气势上注定要被人家碾压了。 所以还不如借着这几分酒意直接交代出来,也省的之后大家互相揣摩、词不达意。 说完之后,谢石虽然盯着杜英看,但明显稍稍松了一口气。 杜英沉默了良久,大概在心里揣摩清楚了司马昱和谢安的意图,缓缓说道: “封赏万户,这不用说了,里子余已经拿到了,朝廷愿不愿意给这个面子,都无所谓。 但持节和假节钺,这是余所应得的,丢掉的山河半壁,余已经尽数夺回,之后无论是讨伐胡人、清理君侧,也都是余分内之事······” 杜英放下酒杯,郑重的说道: “责无旁贷,不是么?”
谢石微微颔首。 “至于车骑将军。”
杜英的手轻轻敲着桌子,“祖车骑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最终平定胡尘,一直都是杜某心中楷模,亦是我所有北伐将士心中楷模。 所以这车骑将军之职,五叔以为,这天下英雄,有几人之当之?”
谢石已知杜英的意思,微微皱眉,杜英展现出的比想象之中更盛的贪婪,或者说毫不掩饰的野心,让他不得不把话往回兜一兜: “自祖车骑之后,无人能当之,他人不过是令此职蒙羞尔。”
“某呢?”
杜英伸手直接指向自己。 持节,假节钺和车骑将军······ 小孩子才做选择呢,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整个大堂上,已鸦雀无声。 一众都督府的掾史们正襟危坐,阎负、林丛、全旭、梁殊等等,虽然他们的脸上似乎还带着醉意,但他们的目光锋锐如箭,直勾勾盯着谢石。 此时此刻,无人开口。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谢石似乎好有所坚持,但对上这一道道目光,良久,他轻轻说道: “郡公之功,祖车骑后继有人,泉下若知,当欣慰矣。”
杜英笑了笑,起身: “祖车骑曾经做到的,我做到了。祖车骑曾经想做到但没有实现的,我会替他实现。 不,不只是祖车骑,数十年来,多少人想要改变和挽救的,我来替他们实现。”
谢石看着站起来的杜英。 杜英的身材并不算魁梧,但居高临下看着谢石,带着无可抗拒的权威和压迫。 谢石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但脸上仍挂着笑容,颔首: “愿将军如意。”
———————— 酒席上突然展开的谈判,直接就定下了整个封赏的基调。 至于之后还要封赏多少关中王师将领、朝廷的赏赐金银锦缎还有多少,那就是梁殊和谢石慢慢磨去了,不过这也不代表着杜英直接顶到了对面的底线,梁殊就会在这上面让步。 提拔将领、表彰功勋,这是杜英必须要做到的,朝廷也不会在这上面设卡,否则只会引起关中将领们的不满——他们不会怨恨杜英没有办法为他们带来这些,因为他们很清楚,都督早晚是要称帝的,所以今天没有得到的,明天照样能够拿到,所以他们只会怨恨朝廷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厚此薄彼、挑拨离间,当真是令人不齿。 至于钱财赏赐,杜英自然也知道朝廷一般都是玩虚的,所谓的万金,就是一万铜钱,绫罗绸缎的话,杜英这里也不缺少,因此朝廷愿意给就给,不给就算。 就像是那封赏万户一样,这都是边角料,杜英不在乎,朝廷也不缺这么一句话,一般顺水推舟就给了。 所以磨归磨,拉扯归拉扯,最终的结果杜英并不怀疑。 而在第二天下午,经过和梁殊半日恶战,谢石还算是给朝廷保住了一些颜面,否决了关中这边直接把王猛、苻黄眉升为都督,朱序、谢玄和毛穆之等方面重将升为重号将军和地方刺史的提议,只允诺了一些杂号将军的封赏。 之前,关中都督府一切治理地方州府的权柄都最终归在杜英手上,归在杜英的“都督各州军事”之上,但若现在都督、刺史一股脑的甩给了杜英的铁杆亲信们,这成了什么? 岂不是等于把整个国家都分给了这些人? 试问这北方各州的都督、刺史,都是杜英的人······到底谁才是北方这些州府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