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小玉和夏天一起收拾碗筷。
高云起出去又买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顺便给顾晓军和孙一峰送了几车物品。
回到家里,高云起将三轮车和500元钱交给爸爸,让爸爸和炎元一起去收废品。
然后,带着妈妈、小玉和夏天一起去百货大楼买东西。
妈妈提议快过年了,要买一些布,给每人做一身新衣服。
结果,妈妈站在一台北京燕牌缝纫机前看了好久,看见上面的标价牌上的标价112元和括号里面的“凭票购买”字样,摇摇头,走了。
高云起问售货员:
“阿姨,没有票能买吗?”
“不能”售货员面无表情地回答。
那个年代家庭有缝纫机的太少了,而且缝纫机票也很难搞到,据说只有被评上劳模才会给一张。
“阿姨,我加钱买可以吗?”
售货员还没说话,一个伯伯对高云起说:
“小朋友,我有一张缝纫机票,你要吗?”
“真的,大伯,你真有?”
“这不,单位发了一张,可我一个孤老头子也用不上呀,有人跟我说,你可以把它卖给需要的人,说是能卖20元钱呢,我不要这么多,你要是需要,给我10元钱就行”
高云起愣住了,还有这么自贬身价卖东西的,许是看我是一个小孩子,怕我嫌贵不买他的,看来年龄小也有年龄小的好处。
“老伯伯,好的,那我谢谢您了”
高云起给了老伯伯10元钱,接过缝纫机票,又拿出112元和缝纫机票一起递给了售货员。
然后对售货员说:
“阿姨,帮我包装好,我去买东西,一会儿回来拉走”
售货员点了点头。
“高云起,你怎么还不走,还以为你丢了呢”夏天和小玉奉了妈妈的命令回来找高云起。
“看,我买了这个”
“缝纫机?”
“你哪来的票,听说那票很难搞到的?”
“112元,好贵呀!”
“一位老伯伯给了我一张票,只要了10块钱”
“你的意思是很便宜吗?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到不了10元,你真舍得?”夏天没好气地说。
“为了你们的新衣服,为了你们过年都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舍得了”虽然,花枝招展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那个年代,却不是对正经女孩的褒义词,多少带有一丝戏谑的意味。
“高云起,你怎么学得这么坏!”
“好啦,我们快走吧”高云起说着,一溜烟地跑走了。
“妈,我给你买了那个缝纫机”
“真的?”妈妈很开心,可一转念:
“儿子,你又乱花钱”
“没有,谁让我想穿新衣服了呢?”高云起撒娇道。
彭英看了看儿子穿在身上的蓝色粗布衣服,虽然也很干净,但都洗得有些发白了,袖子和领口的地方明显带着破损的痕迹。
鼻子一酸。
“好好好,回去就给你做新衣服”
彭英给所有人挑了做衣服的料子,有棉布的,有府绸的,最后还给夏天和小玉买了2块印花布料,高云起开了哈哈大笑:
“我就说一定会花枝招展的”
“又胡说!”小玉不好意思地笑。
“我就花枝招展了,怎么着?”夏天冲着高云起喋喋不休地说。
“我投降还不行吗?姑奶奶”
布有布票的0.6-0.8元一尺,没有布票的没尺加0.2元。
“好了,孩子们,我们去买鞋子”
虽然那个年代,人们都是穿自己家做的鞋,但彭英不会做鞋,于是就去买现成的。给每个人买了一双五眼棉鞋,崭新的。
然后,又买了剪刀,木头尺子,一些缝纫机线,做衣服的衬,里子,扣子松紧带等物品。然后彭英问两个女孩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夏天和小玉就买了一些扎头发的头绳和卡子。
高云起为自己买了一个军绿挎包,上面绣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的大字。
虽然这样的背包现在看起来有一些怪怪的,但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顶时髦的东西了。而高云起之所以买它,是想随身带一个挎包,从空间拿点东西出来易于遮人耳目又轻便,不像笨重的背包那么麻烦。只是那个时代挎包可选择的种类是在太少,就只好凑合了。
最后,在高云起的提议下,又给夏天的父亲夏中医买了一些换洗衣服,准备去农场时带给夏中医。
最后,提上缝纫机,一路欢笑着回家了。
回到家里,高云起帮妈妈将缝纫机抬到爸妈房间,因为以前在s市时,家里也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所以,彭英三下五除二就把缝纫机装好了,还给缝纫机搞了点油。试着踩了一下,还挺好用。
然后,彭英把布料摊了一床,开始琢磨衣服的式样。
看看自己没什么事,骑着三轮车去了一趟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里很清静,书架上除了毛泽东选集就是各个年级的教材。在那个全国只有一个作家的年代,基本没有什么小说等课外书籍。好在,高云起也不是冲着文艺类书籍去的,他要买的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个学科的书籍。
高云起挑好了书,结了账,又去文具店里买了很多本子和笔。
然后想了想,骑上车去了一趟废品收购站。
“伯伯,您能卖给我一些废旧的书吗?”
“什么书?”
“什么书都行,闲着没事想看看”
伯伯指了指旁边的一个仓库对高云起说:
“都在那屋里,你自己去挑吧”
好家伙,满满一仓库,有书,有课本,有练习册,还有很多已经禁止在市面上销售的小说。
高云起细细地挑选起来,一会儿就挑选了一大堆需要的课本、练习册和习题集。而且,最最令高云起吃惊的是他在一堆信封里发现了4枚后世最为珍贵的邮票。
一枚是毛泽东和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的邮票;一枚是毛泽东及其一行在井冈山会师的邮票;一枚是毛主席语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后一枚是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全套4枚,面值均为8分。
据说这套邮票是1968年8月印出的样票,虽然被叫停发行,但依然有一部分流落民间。
高云起记得,后世集邮爱好者们都在拼命寻找这几枚邮票,没想到却无意之中被自己发现,而且还是实寄封。
高云起想了想,将邮票实寄封夹在习题册中,将所有资料搬到外面:
“伯伯,我就要这些,您帮我看看多少钱?”
师傅从老花镜的下面看了一眼:
“你要这么多习题册干啥”
“准备高考”
“你吃错药了吧?”
高云起嘿嘿一笑:
“伯伯,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吗,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有你的,小子。10块钱”
“给,10块,谢谢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