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仁一直怀疑谢奇隐藏着超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齐仁这样怀疑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职业病”,而是他自认为具有别人所不具备的敏锐“触角“,能够探知到人体所散发出来的潜能的气场。那样的人和普通人不一样,齐仁一眼就能看出来。即使现在谢奇直接向齐仁质问,齐仁也不会隐晦,他会直接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他就是一个这样时而含蓄、时而直接的人。每个人的性格中都会有残缺的部分,那种残缺也可以称之为不完美、称之为特质,这种特质使每一个人的性格呈现一种特异性,很难去复制。60、70年代开始兴起的机器人等科幻热潮中,对于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特异性,一方面归结为记忆和经历,一方面归结为情感和性格。就算有一天发明了拷贝技术,即使可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人,其他的特征可能能够被复制,性格、经历和情感等也难以进行简单的拷贝。这些无法拷贝的“功能”,其复杂程度可不是通过单纯的元件、电路,或者方程式、计算方法能够直接实现的。或许,当人类的逻辑学、数学、工程学、电子学等学科已经足够成熟,那么可能未来的未来,总有一天,可以实现这项功能的拷贝。而这一天恐怕也是非常久远的一天,人类的科技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分解、分析那些记忆、经验、情感和性格,并将它们元素化、具象化,并变为能够用元件、电路、方程式和计算方法进行表述的物质,从而上下进行复制、调整、改变和删除人类的记忆、情感、经历等。这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常见的由于一夫一妻制所导致的恋爱对象不均衡性现象,许多人抢一个人,很多现代爱情剧也经常出现多角恋、复杂恋情线的情节,文学当然一定程度上反应生活了,所以这些事情现实中可能也要面对。在以上前提下,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变得很轻松,可以通过对记忆、情感进行调整,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复制记忆和情感到“机器人”身上,从而进行替代。未来的未来,可能人形机器人会普及,人类不仅爱人类,人类也可以爱上机器人,因为机器人可以设定为完美的“人”,按照某个特定的人心目中的理想型或者是爱人的类型,设计出来的完美机器人,不仅满足只爱这个特定的人的条件,同时也是毫无瑕疵的理想对象,这就解决了“爱上不该爱的人”的问题。除了他/她不是人,是机器人外,其他堪称尽善尽美。那么将来复制情感、记忆会成为重要的手段。即使是机器人,谁也不希望他们是没有情感的冷血机器。话说回来,齐仁对谢奇的能力不是不感兴趣,只不过还达不到必须要追问的必要。这么多年走南走北,齐仁对于有超级潜能、特殊能力的人也见得多了,如果每个人都要去探一个究竟,还有多少时间能够剩下来,用来寻找小沙呢。虽然现在小沙已经找到了,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是做的那么好,但是毕竟坚持下来了。人类最难克服的嗜好之一就是好奇心。如果把好奇心定性定量分析,人们一定会发现,那无异于冒险。求知欲是对知识、和自己有利因素的探求,那么好奇心其实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在一些具有冒险性、没有关联度和意义不明确的事情上,将自己的人生投注在不确定上。说到底,好处微乎其微。虽然齐仁曾经见过谢奇,但是现在总觉得哪里出现了披露和错误。齐仁有一种奇怪的猜测,他很少能够这样猜忌别人。但是面对谢奇,突然让齐仁大条的神经变得敏感起来,或许是谢奇表现的和他实际的性格,正好一对矛盾体。这种违和感的产生造成齐仁内心似乎举棋不定,不舒适感在逐渐增强。他控制不住的怀疑,谢奇早就已经知道自己要来,只不过是搪塞而已,他内心是不欢迎齐仁的,他是想躲过去而已。至于谢奇为什么不想见到自己,齐仁也说不清楚,他没有确定的理由怀疑谢奇。齐仁也承认了,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猜测,没有什么根据,对谢奇本身有一种怀有恶意的亵渎,如果二人之间真的曾经有过友谊,那也被污染了。很庆幸,他们彼此都认为二人之间毫无友谊可谈,与陌生人的唯一差别就是知道对方的名字而已。谢奇留下齐仁在家里吃晚饭,之后就出去了。怀着疑窦的齐仁,不得不对这个决定深表怀疑。但他又不能放弃和小沙交谈的机会,对于内心中赤裸裸的需求,齐仁没有办法拒绝。他如果今天不和小沙说清楚的话,那么他一定会寝食难安的,说不定那时候,他要盯梢这个家,看什么时候小沙落单。然后问个清楚。因为小沙,齐仁勉强留下来了,他内心上是有点拒绝的,其实他也不是讨厌应酬或者是讨厌谢奇,他只是不习惯和很多人在一起而已。谢奇妻子开始准备晚餐,这个时候齐仁第一次有机会和小沙说上话,他面对着谢沙,对她说“小沙,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在公园里我们见过呀?齐叔叔,见过小沙。”
“宝宝不记得,我们没有见过呀”谢沙斩钉截铁的说,睁大了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齐仁觉得自己的心,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