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想到了一个被遗漏的事情,连忙问李父:“他爹,咱们这要是做生意,影不影响以后小四前途?”
“今天我已经打听过了,像我们这种小打小闹完全没有问题,要是像那种出了名的商户,定是不行的。
你要实在是怕的话,这个院子就落在你的名下,或者落在老大媳妇名下也行,当做你们的妇人的嫁妆,这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你看那些当官的,不能做生意,可是哪家媳妇手里面不是握着许多铺面?”
“那就放在我名下吧,也不是我不放心老大媳妇,主要是这院子以后还是老四住的多,得让他安心,等这边稳定下来,以后再给老大他们单独买一处。”
李母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是靠着向晚发家,但是也得先让家里人心定下来,以后再给她们买也是一样的。
“阿爹,今天早上朱掌柜说,昨天牙行里有人找你,让你尽快去一趟。”
李父在家里等了六天,这才等来镇上牙人的消息。
“漫娘,牙行里来信了,现在正好没事,要不你陪着我一起去吧!”
“成!”
“老大媳妇,语心,你俩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不等她俩回答,李云时委屈的开口:“阿娘偏心,都不叫我去看。”
李母说:“那就都去。”
“我去套车!”说完李云时就跑开了。
几人换身衣服,简单收拾了下,就坐牛车往镇上去了。
“老哥,让你久等了,那我们现在去看看吧!”李父对牙人说道。
“看来你们家是真想买呀,来这么好些人!”
“让你见笑了,我们庄户人家,挣钱不容易,好不容易置办个院子,都想来看看。”
“那是应当的。”
牙人带着你李家人,来到了镇上西边,这边离着全福书院不远,镇上大多的读书人都住这个方向。
这处院子离着街铺不远,是住房的第二家,拆了临街的那面墙还有门房,改成了一个铺面,挨着的几家也是这样改的,算是街铺的尾巴,住房的开头。
“你看看,就是这处,这个地方你家小子住进来,保准能学的进去,边上可都是读书人。就只一点,做生意的话,这地方可能差了些。”
确实如牙人所说的,这个附近环境清幽,很适合读书人住。
院子里除了有井,一小丛斑竹,还用葡萄藤搭了一个秋千架子,如果是夏日,也许还能看到它的硕果累累。
墙角的地面,还有一些未长成的青菜,看得出来前任主人,很是勤俭持家。
一进的四合院,里面房屋大约有八间,住上他们一大家人,也绰绰有余。
就是这个地方确实偏了些,不利于家里的糕点生意。
牙人介绍了一番过后,就往门口站去,这样也方便李家人商量商量。
“他爹,你怎么看?”
“除了不利于做生意,其他都还不错,而且纪先生也住这边,估计他办的学堂离这应该也不远。”
向晚倒是有不同看法,这可是妥妥的学区房加旺铺,连忙开口:“阿爹,这里以后生意应该能好做,咱们只要在这院里置办两个烤炉,香味一传出去,肯定有人上门。
再说了,以后咱们糕点就一块一块摆出来,都是进学的学子,哪个不是家里最得人疼的,几文钱肯定都能掏出来的。”
家里人都对向晚的话比较信服,听她这么一说,看着这个铺面,仿佛能看见客似云来的画面一般。
“你们还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几人都是摇头。
“你们都同意,那我就去定下了啊!”说完李父朝门口牙人那里走去。
“老哥,不知这个院子,价格几何啊?”
“看中了?”
“还行,先问问。”
“这个院子卖的急,要一百五十两。”
“怎么还是那么贵?”
“这你可别嫌贵,比带你看的头一处院子可大多了啊。
要不是他家里大儿子乡试的时候生病,到现在都还没好,家里又没有多的银钱,根本都不会卖。”
“那你稍等一下,我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李父和李家其他人说了一下,这个院子的价钱,把大家都惊了一跳,150两可是很大一笔银钱了。
“家里银子够吗?”李父有些担心,问了出来。
“不够,大概差二十两银子。”如果没有地窖的支出,那么差不多是够的。
“我有,我添上吧,本来我的银子也是阿娘给的。”向晚说道。
“不行,算家里借的,挣了钱先留出来还上。”李母不同意,本来家里就沾了向晚的光,给出去的名字寄回来,已经不好意思了,哪好意思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