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的太医,的确是些好太医,奈何扎了针下去,对娘娘一点都不管用。
“姑娘,你不是针法了得吗?为何还要请我们?”白胡子出来,力不从心,话语里带着无奈和奇怪。
“眼下说不了那么多了,我没有替身怀六甲的妇人施过针,实在是不懂,所以才请了二位过来。”叶予心里忐忑,若是这两个太医都没有办法,那可怎么是好!
“公主小姐,就是施针也得快一点了,不然等羊水都浑浊了,只怕孩子会待不了多久!”嬷嬷又掀开布帘出来吩咐。
“孩子一直都是胎位不正吗?”叶予拧眉。
“是的,眼下娘娘喝了参汤,又吃了其他的补品,还有太医施了针,已经有力气了,但是孩子找不到方向,在里面胡乱使力,抓住了脐带不愿意出来!拖累了娘娘,也挣扎得没了力气!”
叶予长叹了一口气,看向两位太医,“前辈可还有其他的方法,替娘娘将胎位正过来吗?这样耗下去,大人孩子都没了力气,拖下去更危险。”
两个白胡子都为难的摇了摇头,他们要是有办法,还至于在这里与叶予相商吗?
“那怎么办?”顾优站在布帘口,干着急,帮不上忙,只来回走着。
“哦!老臣想起来了,我听闻,医术高明的人,在遇到妇人生产,胎位不正时,若是在母体施针没有用,还有一种办法,只是这种办法险中走险,太难,很少有人会用上。”白胡子突然想起来了。
“前辈但说无妨,皇后娘娘危在旦夕,印象是没有办法了,不妨说一说您想到的这个法子。”叶予定定道,有办法总比这样干等着好。
“若是母体施针无用,可以找到孩子手上的虎口处,隔着母体,扎到孩子的虎口处,孩子吃痛,必然就会放开脐带!生产就会顺利许多。”白胡子试着说。
这话确实有道理。
“方才,我看到姑娘给皇帝施针时,落针毫不犹豫,而且深浅恰到好处,准确无误,想必凭着姑娘的本事,寻到孩子的虎口,不是难事!姑娘不妨一试!”白胡子看着叶予迟疑却又坚韧的眼神,鼓励她道。
她闭了闭眼,里面的嬷嬷又来催了,“公主小姐,孩子自己兜兜转转,胎位已经正了,但是可能是小皇子子之前被冲撞到了,受了惊吓,手上抓着了脐带,不愿意出来!”
“姑娘不如进去施针,若是再这样拖下去,只怕会情况越来越坏,现在好不容易胎位正了,姑娘进去,可是好时机!”白胡子也催促着。
“若是有办法,那就快进来!再耗下去,娘娘出血过多,只怕更危险了!”嬷嬷一双手都是鲜血。
叶予心一横,“我进去试试!”
“诶!这就对了嘛!”白胡子吁了一口气,他们就是觉得叶予能行。
她抓了皇后娘娘的手,半跪下在床前,“娘娘莫急,我向外面的前辈寻了法子,替娘娘施针,娘娘先放松!”
皇后娘娘的额头上,汗珠密布,已经润湿了头发,连枕头都濡湿了一大片。
叶予看着床榻上的血迹,心里忐忑的心,反而被她强忍着,冷静了些许。
她手里但食指和拇指,紧紧旋握着比以往要长的银针,寻到胎儿的手上的虎口处,缓缓刺入。
“娘娘,娘娘您使些力气!小皇子正往外出来!”叶予的针一落,嬷嬷就激动地喊出来。
外面的人,都嘘了一口气,有希望就好!
“优儿,你母后如何了?”
“父皇?”顾优听到熟悉的声音,眉眼闪了闪,“您不是身体还没好吗?怎么……”
“你们离开时,我就已经醒了,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你母后的情况可还好?”皇帝由御前侍卫搀扶而来,看得出来应当是直接从寝殿出来的。
顾优也来不及问太多,抹了抹眼泪,道,“嬷嬷说是胎位不正,眼下小予正在里面替母后施针!”
“小予?就是那个侯府里的叶小姐?”皇帝说话的声音不大,听起来大不如前。“哦!如今该称一声郡主了!”
“是的。就是去齐梁和亲的!”叶予出来,朝皇帝行礼,“臣女请皇上安!”
皇帝点头,也知道方才就是叶予替自己施的针。
紧接着,布帘里面就传来阵阵婴孩的哭声,嬷嬷抱着的黄色绸布里,一个被擦拭干净的孩子,抱出来就停了哭声。
“恭喜皇帝,贺喜皇帝,皇后娘娘生了一位皇子!”嬷嬷脸上笑的灿烂,将孩子抱过去给皇帝看。
众人脸上都舒展了眉头,吁了一口气。
“好!平安就好!叶家侯女,果然是叶崇远的嫡女啊!果然不错!”皇帝是真心实意夸,却因身体不适,最后只道了句,“你们好生照看皇后娘娘!皇子赐字琮!叶家姑娘,就留在宫里多住几日,待到归家之时,多赏赐些金银珠宝。”
娘娘产后气血不足,又是冬日里,必然要静养。
叶予只嘱咐了两件就要离开,顾优拉了她,“你去哪儿?”
“去看看炉火!”叶予起身就走,头也不回,“你好生陪着皇后娘娘,还有先前屋里的那几盆炭火,都着嬷嬷亲自去换了。”
顾优追出门口,“为什么要换了?是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吗?”
叶予已经跑出了一丈远,“别问那么多,你只管让嬷嬷换了就是。”
哪怕是冬雪里,叶予也迈着矫健的步伐,一袭鲜红的衣服在雪地里穿梭。
苏落蹲在雪地上,细细撵着里面的灰尘,太子在一旁蹙眉,“火灰里可有异样?”
被苏落捻在手里的灰尘渣子,碾碎掉落在雪地里,“有异样!但是暂且察觉不出里面掺杂了何物,需得先看看!”
叶予就在他们不远处,也是一块炉火旁,她提着裙摆,靠近炉火盆,想从中看出什么端倪。
为着喜宴的方便和暖和,皇后娘娘命了宫人,将各处的都放上了密闭的炉火盆。
所以叶予即便靠近了炉火,却也见不着里面放的是什么,只在炉火盆的最底部,才有些微的透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