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兄!”这时,一直没有吱声的白羽泽突然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深吸一口气对苏心言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原本我也打算接下来几天进京,既然如今形势紧张我明天便立即起程,当然,说服家父的事情便交在我的身上!”
看到对方一脸坚定的样子,原本为了对方的安全打算拒绝的苏心言还小是点了点头,毕竟白老将军那一方面的势力对于殿下来说很是重要,她确实很想替他争取过来。
两人将之后的计划,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又详细的规划了一阵,才双双告辞出门准备。
苏心言出了茶楼,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手底下的资本。
若是在之前,这些事情肯定轮不到她来操心,但是自从出了一系列无法预估的事情之后,如今殿下的确实有些棘手。
虽然他此时手上还有一些军权,但却在这段日子早被老皇帝剥夺了不少,早已不是往日振臂一挥的架势。
苏心言想到这儿脚步突然顿了顿。
难不成老皇帝早有削弱太子势力的打算?
这个想法并不是凭空而来。
本来萧国国力强盛,周边的国家虽觊觎这里日久,却不敢轻易妄动。前些日子却派兵进犯,并且夺了几座城市,而老皇帝的态度更是十分奇怪,都到了这种地步竟然还没有派出战神太子殿下收复城池,这显然已经很不寻常了。
看来,在他们没有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众皇子间应该已经波涛暗涌了,毕竟在这个时候谁能拿到兵权,在边境上再立下大功,则会对夺位一事产生极大的助力。
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太子殿下主动请缨,朝堂那边却迟迟不让殿下发兵出征的原因了。
不知不觉又走到了之前被破坏的酒楼,苏心言看着那一片废墟有些茫然。
由于官府的介入,这里正在进行着井然有序的救援,不过,不论救援的多么及时,也不能掩盖这座楼里吞掉了不少人命的事实。
也不知殿下如今在皇宫内过的如何?那人原本就细心谨慎,有难以轻易信任他人。即使是现在,也应该是独自坐在屋里思索解决办法吧?
想到这苏心言心急又心疼,终究忍不住下定了决心。不管用什么方法她一定会助那人登基为王的!
接下来几天,已经休整完毕的国师也与苏心言在城中会合。
众人都没有急着进入京都,而是积极的联络驻扎在周边的守军。
既然三皇子是以援军之势来封堵太子殿下,那他们大可找到更加有力的后援。
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别说他们找的那些人根本无法与三皇子的军队相抗衡,就是那些人虚与委蛇两面三刀的态度就很让苏心言一行人闹心。
“看来当初是我想的过于简单了!”
此时国师坐在椅子上,原本精神奕奕的神色也有些疲惫。
他原本以为太子占据了天时地利,以嫡长子的身份在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出去之前登上帝位就能一切顺利,没想到京城的形式已经变得这样复杂。即使太子继位这样本就顺理成章的事情,都能演变成围剿皇宫的局势。
“师父你也不要过于自责,这件事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苏心言深吸一口气,有些疲惫的打了个哈欠。
怪只怪他们没有预估到三皇子的野心,竟然感冒大不韪的罪名都要夺了那个位置。
看到她的疲惫神色,国师也叹息一声,“先下去休息吧,这几日你同我一起去见那些人,东奔西走的也是操劳。”
苏心言睁开眼睛并不搭话。
其实她最该感谢的是眼前这个人,之前都是被人高高捧着,想见都无法见到一面的国师,竟然肯为了太子放下身段,跟她一起去寻找救兵。这份恩情太子和她怎么还得起。
不过如今多想无益,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之后的事情。
想到这儿她也不推辞,便走进了内室打算小憩一会儿。
突然,她仿佛听到窗户扣扣作响的声音,那声音极其细微但是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却让人听起来异常清晰,苏心言猛的睁开眼睛视线直直的望向窗边。
只见刚刚还空无一人的窗边此刻却是显露出一个人影,那人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正如之前与她每一次见面一样,用着调笑的口吻说道:“苏心言,做个交易如何?”
苏心言坐起身子,看着对面人的目光也缓缓的勾起了唇角。
她倒是忘了这个人的存在。
不过若能各取所需,她倒是不介意与虎谋皮。
此时,只有一条护城河之隔的京都。
对峙多日的皇宫大门终于缓缓开启,静静站在门外的三皇子也终于失去了往日的悠然自得,连藏在袖子下的手指都有些颤抖,他有些狂热的看着宫内的景象,仿佛看到了自己意气风发的那一刻。他吞咽了下口水,这才举手又沉下,打了进攻的手势。
这一场兵变极为惨烈。
即使已经过了两个时辰的,蜷缩在家里的平民百姓还能听到冲天而来的马嘶人声。
皇宫内外瞬时间便变成了厮杀的争斗场,偌大的皇宫此时也变成了人员厮杀的战场。
如今这形势,那人如困兽一般被围在了皇宫内,围剿那人如瓮中捉鳖一般的容易。
三皇子被死士保护在中间,极目远眺,只见目光稍远之处全是火光透亮,即使是在茫茫的黑夜中战火映照的天空都亮如白昼,兵将在宫中中娑影犹如鬼魅。
一将兵成万骨枯,他并不在意此次会死多少人,他只在意那个结果。
穿梭,看不清战况,但那此时,随着他的走动,不断迫近的厮杀之声,仿佛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他还没多说,就听得有将军惊喜的叫道:“我军已快杀到内殿了。”
过不了多久,这场结果便知晓了。
视线可及,众人看去,果见自己的的兵士已将太子军逼杀到了近殿。
也是,就凭殿下那些人马,怎么可能抵挡得了三皇子的援军。
突然,内殿的大门被人打开,有一身穿白衣的男子从里面缓缓的走了出来。
太子殿下的身影此时看起来有些单薄,但是走过来的步子却异常坚定。
这不是送死吗?!
所有的人心里都是这般想。
但太子殿下以及身后的众人却都是满脸无畏的走了过来。
晨曦伊始,这一场厮杀已是接近尾声。
这里的最后,三皇子领兵竟将太子的禁军和暗卫杀了个七八。
看到顾风瑾的身影,三皇子勾唇笑了笑,“大哥,你终于出来了!”
太子就在不远处,被军士护围着,也轻轻的勾起了一抹笑容,“三弟,别来无恙。”
仿佛再正常不过的寒暄。
此时,小裴将军一身是血的正在抵御着数十个兵士。
看到自家的主子,他的眼中透着一抹悲伤。
为这即将罹难的人,又似乎因为接下来无法避免的场景。
看到对方的神色三皇子眼眸一暗,抓起身边上的弓箭,缓缓将弓拉满,嗖的一声,划破夜色直冲向那个身穿白衣的人。
其他人各在打斗,却在这时一同看向了那支飞逝而去的箭。
众人俱惊,却谁都无法相救。
突然,远方一声厉啸传来,一个身穿黑衣的男子跃到半空,横刀一斩,便将那箭砍成了两截。
一队黑衣人呼啸而出,为首的那个,赫然高举着一面黑旗,上面的鎏金大字,赫然是暗夜阁。
紧接着另一方,一队军马奔腾而出,为首的兵卒却高举这太子的军旗。
火光照耀下,三皇子的脸色终于凝滞了下来。
……
萧国荣昌四十八年秋,皇帝微服路上驾崩,国内爆发建国百年以来最厉害的内战,其后又经历了数十场战争才确定新帝,这场无比惨烈的战役也被史记统称夺嫡之战。
其中,宫闱之战在萧国史上更是留下了最重要的一笔,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战况战果实在出人意料。
太子将败之时,数万兵士如天兵般从天而降,扭转了战局。
而让这场夺嫡之战更添一抹色彩的是——另外两股势力的介入。
其间,江湖势力暗夜阁,正派之首轩朗派竟然也凭空出现,在正邪两派的鼎力相助之下,三皇子的原军节节败退。虽然最终没能将三皇子擒于京都,却为之后的擒获捉拿奠定了基础。
虽然后世普遍认为正邪两派的加入只是为这场战争锦上添花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此依然讨论得乐此不疲,以此,江湖的地位比之前在百姓心中更加深入一层。
研究多年之后,最让人意外的是有人竟然提出,最后到来的军马似乎并不是太子殿下的禁军,而更像是他国的人,但这一说法一出就被所有人抨击鄙视,甚至被指责为大逆之言,这个说法变烟消云散了,再也无人敢提起。
至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军人到底是不是太子的军马,又有几个人真正的在意,只要结果是萧国的嫡长子顺利登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