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发完了,聚着的人群却没有散。他们按照领东西的站位排在年慕薇面前。
刚刚那位老婆婆出声:“我们这些老家伙没啥用了,也就眼睛还能看,也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
后面排队的人附和。
年慕薇几人看到这一幕,心绪有些复杂。
“多谢各位了。大家也别站着,你们坐下来歇着,我们来就是了。”
这些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慕薇担心一直站着老人的身体受不住,索性东西已经发完了,树下的石板都空着。
虽说坐不下所有人,但让最为年长的几位坐下也可以。
因为村民的高度配合,几人的速度很快,只是还没有人提供有效信息。
年慕薇有点怀疑自己拿到的资料会不会哪里出了问题,不然怎么会一个也不知道。
就在她自我怀疑的时候,老人这边有情况了。
一位老人表示照片上的人长得有点像村里一家人,那家以前是有个女儿,有一天突然不见了。
那家人说是被人贩子拐走了,要去报警。
只是那时候到处都在闹饥荒,警察也不作为。村民也认为他们家应该是把女儿卖了换吃食,毕竟那时候卖孩子是常态。
没过多久他们家就搬走了。
“我觉得他们家的孩子应该是被人拐走的。”老人说。
年慕薇问:“老人家,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老人点点头,继续说起那家的事。
那家家住山脚底下,周围离得近的只几户人家,老人就是其中一户的。
他们家阳盛阴衰,除了老太太和两个儿媳妇,就只有一个女娃,可他家的男丁有十几个。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家的男娃子各个打得一手好猎。
三年饥荒不仅让村民挨饿,山上的禽兽也纷纷下山来找吃食,一次野狼下山,刚到山脚下就被那家发现并合力打死,所以他家即便算不得衣食无忧也勉强能填饱肚子。
对比村里很多人家他们家的条件是极好的,根本不需要卖掉唯一的女娃。
老人还说,他不相信那家会卖女儿还有一个原因。
那家平日里对孩子极其宠爱,在那个女孩十个里六个叫招弟、三个叫翠花还有一个是虎妞的年代,他家的女儿叫得宝,小名宝宝,这足可见那家人对女娃的重视。
老人说到这,忍不住叹气。
“当初他家丢了孩子是真的着急啊,尤其是几个哥哥弟弟堂哥堂弟,没日没夜的找。
这姑娘长得和他家人七成像,唉......都是命啊。”
听老人家说完,即便是神经有点大条的年慕西也感觉心里酸酸涨涨的,不是滋味。
自家珍之重之的宝贝丢了,可以想到家人有多着急。
可恨那人贩子,简直百死不足以赎罪啊!
年慕薇平复下心绪,便问:“那老人家你知道那家现在搬到哪里去了吗?或者你们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老人摇头。
那家之所以举家离乡就是不想呆在这伤心地,哪会和这里再有什么联系。
听老人提起那家人,旁边也有人想起来了。
“我说这女娃娃咋长得有些眼熟,不就是长得像他们家的吗。”
听老人说他们家搬走几十年了,年慕薇几人才明白为什么少有人想起他家。
这么长的时间,当年还在的也没几人了。
“那您还记得他家人叫什么名字吗?”慕萧问。
如果知道对方的名字,找起来方便很多。
老人歪头思索,半晌开口:“我们管她爸叫香仔,他老婆叫秋丽。
几个娃娃的名字记不清了。”
“我有点印象......他家老大叫树根,还帮我背过柴火呢。”
另外一个老人补充。
香仔、树根
这一听就是小名。
“那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大名吗?”他继续问。
这下老人们都摇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此时村长出声:“我们农村一般都是叫的小名,你们要是想知道大名,我给你们拿族谱看看。
他家是后面搬走的,族谱上肯定有名字。”
村长上个月才过的六十大寿,所以对他们说的那家人完全没印象,毕竟那个时候他大概还没出生。
但他不知道不代表族谱上没有啊。
“那麻烦村长了。”
村长摆摆手,“小事情,没啥谢不谢的。
只是族谱在祠堂,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几位要不留下来吃个午饭?”
他说这话的同时给不远处的媳妇使了个眼色。
到底是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村长媳妇立马会意,快速走出人群。
知道村里人都不富裕,年慕薇她们推辞道:“不用了村长,我们看看族谱就行。”
村长拉住年慕西的手,对着慕萧和年慕薇说:“这怎么行,你们给我们村送了这么多东西,怎么也给让我们表示表示吧。”
几个村民也附和,“对啊,就在这吃个午饭再走吧。”
村长和村民们这么热情的邀约,几人有些动摇了。
就在这时,村长老婆提着断了气的鸡过来了,“几位就赏脸留下来吃个饭吧。
你们看这鸡都杀了。”
几人面面相觑。
村长老婆又问:“不知道几位是想吃烤鸡、盐焗鸡还是黄焖鸡,
其他的做法也行,不是我吹啊,这鸡的做法我少说会十几种,
保证好吃。”
年慕薇几人:“......”
看来这顿饭是吃定了。
既然如此,几人不再推辞,答应去村长家做客。
......
村长家不远,几人先收拾了现场,才跟着村长朝他家走去。
村长家的房子还是比其他村民家的好不少,总共有五间大瓦房,围墙边是一棵枣树。
枣树生的高大,一半的枝丫伸到墙外去了。
上面结满了红红的枣子,像是要把树枝压弯。
五六个孩子围着院墙,大点的孩子拿着小木棍踮起脚把枣子敲下来,等枣子落了地,年纪小点的就一个个捡起来,放在自己用衣服叠出来的坑坑里。
看到他们来了,几个孩子礼貌的跟村长打招呼,“爷爷好!”
“嗯,好!”村长的脸上露出慈爱,捋了捋胡须,笑着道,“你们想吃枣子了呀,下面的都还没红呢,你们抬头看看上面的,是不是都红了?”
孩子们点点头。
村长笑意更甚,转头冲院子里叫道:“大毛,大毛。”
没叫两声,就有人回应“来了”,随即从里面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爷爷,怎么了?”
看到和村长一起的几人,愣了愣神。
村长挥挥手,“你去把家里赶鸭子的那根木棒拿过来,给他们打枣子。”
“好嘞,”少年答应一声,转身回去拿东西了。
没多久从里面跑出一个小豆丁,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棒,原先的少年跟在他的后面。
小豆丁拿着木棒,笑得很是开心,看到院门口的村长,高兴的朝他跑来。
“爷爷,爷爷”的叫着。
下一秒,因为木棒实在太长,小豆丁又是横着拿在手里,出院门的时候过不去被门弹得后退好几步。
他身后的少年眼疾手快把他抱住,小豆丁呆呆的,一时没反应过来。
随后
“哇......”的哭声响彻整个院子。
小豆丁趴在少年怀里哭得伤心,其他人却莫名想笑。
“咳”村长假意咳了两声,介绍道:“这是我家老大家的大娃,叫做铁柱,”又指了指他怀里的小豆丁,“这是老三家的铁牛。”
“铁柱、铁牛叫人。”
少年朝慕萧和年慕西叫了声“叔叔好”,然后看着年慕薇,犹豫着开口,“姐姐好!”
顿时三人各有心思。
年慕西:我才二十出头,怎么就被个少年叫叔叔了呢?
难道我很显老吗?
年慕薇: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被个小伙子叫姐姐,怎么莫名有点开心是怎么回事。
慕萧:他叫我叔叔叫她姐姐,不是差辈了。
我比她大四岁,她会不会嫌弃我老了?
小豆丁还小,讲话讲不清楚,跟着哥哥囫囵的说了声“好。”
村长乐呵呵的把孩子抱在怀里,指了指枣树下蹦跶的小孩,对少年说:“铁柱啊,你去帮他们打枣。”
“好的爷爷。”
名为铁柱的少年拿着木棒出去了。
三人这才注意到两个孩子的名字。
顿时沉默了。
村长,你给孩子起这名,真的不会心痛吗?
虽然农村里多的是铁柱,虎子,狗蛋等名字,但,看着眼前身形修长,温润如玉的少年,年慕薇怎么也无法把他跟铁柱联系在一起。
这妥妥就是个让人流口水的小帅哥呀。
再看看粉雕玉琢的小豆丁,她都想摇着村长的肩问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不自觉咽了下口水,年慕薇试探性的问:“这应该只是他们的小名吧。”
铁柱、铁牛什么的跟他们一点也不搭呀,对着这样一张脸,谁喊得出铁柱这样的名字。
事实证明,村长就可以。
“不是,这也是他们的大名。大的叫罗铁柱,小的叫罗铁牛。”
三人:“......”
村长你属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