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壮和穆大智在京都处理好与周明月的事情后,期间写了封家书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让镖行的人带回安吴县交给穆小婉,而两人则是留在京都打算过完十五再回去。
穆小婉收到两人来信的时候,正忙着准备过十五,知道他们与明月顺利碰到面,也把银票和话都递给了明月,便安了心没再理会这件事。
等吴大壮带着穆大智从京都回到安吴县的时候,已经是正月20了,天气逐渐回暖,沿路也有冰雪开化的意思。
两人一人赶着一辆马车,买了一堆东西带回来,立马转移了院子里所有人的注意力,连秋菊和刘轩都暂时忘记了被坏人抓走带来的恐惧感,一直围着那一大堆东西跟前转悠。
穆小婉在徐嬷嬷的搀扶下来到前院正厅,看到桌子上摆了满满一桌子的东西,有些哭笑不得的询问:
“吴大哥,这些东西都是从京都买回来的?”
“不全是,有一半是在京都买的,剩下的就是在路过的县城、郡里买的,我瞧着都新奇的很。”
吴大壮拿起一个拨浪鼓,在穆小婉跟前开始显摆起来:
“穆小姐,你瞧着拨浪鼓和一般的无二,可卖家说了,这可是用上好的黑牛皮制成的,鼓把和鼓槌是用紫檀木制成,就这样的东西可都是高门贵府里才能买来给孩子玩的,我一听,那咱哪能没有啊,直接就买下来等以后给两个小少爷玩。”
穆小婉听到吴大壮的介绍,疑惑的看向徐嬷嬷,用眼神询问:是这样的吗?
徐嬷嬷笑着没有出声,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穆小婉了然,这吴大壮怕不是被人忽悠了,买了一堆不值钱的玩意儿,交了智商税吧~~~
“你在看看这个,可是个好玩意,说是叫西洋镜,从中间这个小眼里往外看能看出去好远嘞,穆小姐你快瞧瞧。”
穆小婉接过吴大壮递过来的圆筒,这不就是现代社会里的望远镜嘛~~~在这里倒成了个新鲜玩意儿,想当年~额~算了,不提也罢。
穆小婉拿着望远镜瞧了瞧,虽比不上现代望远镜的距离,但也能看出个3、40米远,“不错,是个新鲜的好玩意儿。这东西,你们是从哪里淘换来的?我瞧着不像是咱们这里的东西。”
“穆小姐好眼光,这东西听说是西域那边的游商贩卖过来的,紧俏的很,我这次在京都认识了一些人,从他们那里看到便买了回来。”
“哦,还有这个,是个万花筒,从里面看能看到很多好看的花,这两个是裹孩子用的狐裘,等今年冬天就能给两个孩子使了,这个是......”
吴大壮一连拿出了十几样小东西,瞅着都是给穆小婉肚子里的双生子准备的,瞧着他这么上心,穆小婉都有些诧异,要是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他是孩子的爹呢。
白起、刘轩是男孩子,对于吴大壮拿出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上前一样样的查看,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吴大壮心很细,不仅给穆小婉肚子里的双生子准备了一堆礼物,还给家里读书的孩子准备了书籍和狼毫笔,都是在京都最有名的墨文斋里选购的,一看就是好东西。
穆小婉上前拿起本书翻看了一下,有《大明历记》,主要讲开国皇帝打天下的丰功伟绩,无非就是前朝国君昏庸无度,天降大任于斯,又逢天下大旱,有人发现异象,开国皇帝有天命不可违,只得带人起兵之类的描述。
还有一本名《枭雄转》,讲述历代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穆小婉简略翻看了一下,居然在最后篇章看到了关于当朝安平王墨尘轩的事迹。
前面写的是:墨尘轩,崇元23年出生,现在是天武17年,那他今年是20岁,还真是年轻啊~~~
3岁熟读四书五经、5岁排兵布阵、7岁便领兵征战沙场等事迹,后面便简单写了一下他的家世。
墨尘轩,祖父——墨承忠——与开国皇帝同打天下,有一子:墨季安。
要说这样的家世出了墨尘轩这样的天才少年也无可厚非,可里面着重提了一句,墨季安,娶妻张太尉嫡女张嘉卉,生一子墨尘轩,封安平王;一女墨宛如,当今皇上贵妃,生七皇子楚恒。
看到这里,穆小婉心知不免感叹,果真是世家大族,单单瞧着这人脉关系,就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随手把书放在了一旁,看着时辰也不早,便让人准备午饭,想趁机再问问关于周明月的近况。
“穆小姐,明月小姐看着着实可怜了一些,周家除了老太太和外嫁回周家的四姑奶奶,其他人对她都是冷漠的很,我和大智看到她的时候,差点没有认出来,你是不知道,她现在瘦的都有些脱相了。”
听到吴大壮有些没遮拦的话,徐嬷嬷轻咳了一声,示意他说话还是注意点,毕竟现在小姐月份大了,不宜再过多操心其他的事情。
吴大壮接到了徐嬷嬷的暗示,也知自己说话有些不注意了,赶忙又说道:
“不过我瞧着明月小姐的精神头还不错,特别见到我们之后,知道您忧心着她,她心里着实安稳了不少,临走前还让我们传话给你,说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等过段日子就来安吴县看你和小外甥,到时候还要给小外甥准备礼物。”
听完吴大壮的描述,穆小婉并未再说什么,主意给她出了,银子也给了,如果她再立不起来,那谁也帮不了她,是生是死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许是觉得刚才自己说的话让屋子里的气氛有尴尬,吴大壮想起正事来,看着穆小婉神色认真的说道:
“这次去京都,才见识到什么叫繁华,什么叫富贵。穆小姐,我今日来除了和你说一下一路的情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想让你给拿个主意。”
“哦?吴大哥但说无妨,咱们之间不用那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