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手下一共三十多人。
吕布收下了王离和张三作为第一批下属,两人对此心服口服。
尤其是王离,觉得自己这次行为完全就是因祸得福,找到了大靠山。
张三则是被吕布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死心塌地的跟随在吕布身后。
一转眼,小半月过去了。
期间吕布一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在家把吴月娘的藏书都看了一遍。
第二,让王离好好整治了一下手底里的成员,把参差不齐的家伙剔除了出去。
也没有让王离继续做不合法的买卖,而是给了王离一个建议。
让他把北街真正的清理干净,禁止任何小偷小摸进来,然后每月向商户要一些治安费作为经费。
这样一来就变得两全其美,商户们花钱买平安,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以前他们即使有交份子钱,也难免被打秋风。
再让王离打点了一些官差,让他们行些方便,经过半月发展,王离的势力已经完全掌握北街。
至于陈石那伙人?不用吕布提醒,王离私底下找张三询问了一番事宜后就帮忙处理了一下,根本不需要吕布亲自过问。
第三,就是经营自己的名声。
吕布的策略已经初露锋芒,现在阳谷县民间都有关于吕布的名声在传播。
就连周围的县城也有这种说法。
“你们听说了吗?阳谷县出了一个西门大官人,义薄云天呐!”
“此话怎讲?”
“只要是义士遇到苦难,或者寻求盘缠,西门大官人帮忙那是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真的吗?我不信!”
“呵!你这斯……劳资管你信不信,你自己去阳谷县打听一下,老子懒得理你。”
这种传言最近很火。
包括阳谷县的知县最近也听说了这件事。
某日。
他让手下打听了一下关于西门家的事情。
一名小吏把知道的情报都说了一遍,这里面有个细节,小吏没少收北街的好处费,每个月都能有进项三五两银子。
因此在说事的时候都是往好的方向去说。
就吕布仗义疏财这件事他硬是给解释成,因为吕布听说知县大人为人处事特别讲义气,这才慕学成风。
知县一听心中十分满意。
“此子是块好苗子,听说他最近在家也在努力读书想要考取功名?”
“是的大人!那西门官人还让人给知县大人送了一份好礼,之前也写在名单上了。”
小吏趁机讨好道。
北街拿下后,王离那边让人以吕布的名字给县衙包了好大一份红包。
本来知县收礼太多,这种‘小事’不会刻意记住,经过手下这么一提醒后,印象反而加深了。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甚好,甚好,那西门也是一表人才,如果不是在读书本官也想招他做个都头了。”
——
阳谷县发生的事情都在吕布的计划之内。
家中后堂。
吕布放下手中的书籍,看着吴月娘那娇俏的身影略显无奈地说道:“你这一会都送了三次水果了,把某当成猪猡了是吗?”
吴月娘俏脸粉红,眼含媚意。
最近她每日被喂的饱饱的,走路都会下意识地扭着水蛇腰。
俏脸面带笑意地说道:“妾身怕相公读书辛劳嘛~”
语气里带着娇俏的意味,最近她也养成了这种撒娇的习惯。
吴月娘最近的生活可谓是十分美满。
夫妻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家相公猛得像头牛一般,每日睡觉时刻自己都会兴奋的半昏死过去。
后院生活也美满了许多。
家中的大女在相公的教育下与自己颇为亲近,小妾也尊敬她。
这种日子她以前想都不敢想。
而且,相公戒酒小半余月,滴酒未沾!
精神状态也是越来越好,有时候吴月娘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在丈夫面前做些不知秀的样子。
“某看书能有多累,月娘不必如此操劳。”
吕布很无奈地说道。
他发现自己慢慢开始治家后也有一点弊端,家里的女人过于亲近自己了,总是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神。
每次深夜想多多看一会书的,结果吴月娘来身前一晃。
看到那摇曳的身姿在面前游荡,吕布便没了看书的心情。
不过,比起刚来的时候身体被酒色给掏空,吕布已经彻底把酒给戒了。
也在江湖上小有名气。
“相公吃了便是,多吃些才能涨气力嘛。”
吴月娘现在心中已经不畏惧吕布了,只剩下爱意。
说完弯腰把之前的盘子收起来。
吴月娘这么一弯腰,那裟罗裙被翘臀顶的极为饱满,曲线毕露。
吕布没好气的在那饱满上拍了一下。
熟透了的妇人和青涩的少女就是这点不同,翘臀被拍吴月娘下意识的挺了挺身子。
然后才意识到现在并不是在床炕上,顿时秀的面颊羞红,眉眼嗔了自家相公一眼后,快挪莲步离开了书房。
她虽喜欢与相公多加亲近,可这是还是白天,要是相公兴致来了可顾不得这里是书房。
自从上次西门大女偷偷问她是不是被爹爹打之后,每日夜里吴月娘都是咬牙切齿,不敢多出声的。
她要维持自己作为大母的尊严。
吕布放下手中的书籍,走出书房。
吕布也改变了前身爱穿锦衣的习惯。
日常只穿一身朴素的青衫,长发用青巾挽住,常见的读书人打扮风格。
就是和普通读书人面色清白,身子虚浮的样子有所不同。
吕布身姿挺拔,天庭饱满面色红润。
简单的青衫被撑的鼓鼓的,隔着衣服都看到肌肉的轮廓。
也不是不能说是读书人,只是比一般的读书人要……阳刚一些。
如今药堂的生意也越来越正轨了。
白老头那天忙完之后,第二天就来坐堂了。
他是真的有医术傍身。
以前的那个老郎中也终于可以回家养老了。
而且做生意的时候,吕布一直强调要讲诚信,必须给客人留下好印象。
通过史书的观察,他深知一个好名声的重要性。
想当年,那刘大耳朵,本是一卖草鞋的,硬是凭借一个刘皇叔的名号,三分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