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国粹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逼宫...

第一百五十七章 逼宫...(1 / 1)

段祺瑞用略带惊愕的目光看着皇甫淳,“仅仅是一场闹剧这么简单吗?”

“就登基这事,就是闹剧,而且玩不长。”皇甫淳笃定的说道,“不要说是南方的革命党不会同意,就是北洋军学过新学的将领们,有谁愿意走回头路的?时代已经不同的,如果真要学英国的君主立宪,当皇帝还不如当总统呢,袁项城会乐意吗?可如果他大权独揽,乾纲独断,试问,那还是君主立宪吗?”

“喔!这样说来,项城怕是要掉进进退维谷的境地了。”段祺瑞想了想后说。

“本来,搞共和好好的,为什么袁项城突然又登基了?其实,在晚辈看来,这并不是袁项城的本意,他是被几股势力推上去的,同时,也是被一些洋人忽悠了,实际上,那些表态的洋人根本代表不了任何国家,说好听点,是哄着他玩,说不好听点,那就是要乱我中华,其心可诛!”说到这里,皇甫淳一脸严肃。

“什么意思?乱我中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段祺瑞问道。

“以我泱泱中华的国力,实际上是很不简单的,实行洋务以来,短短的十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可怕的,现在,洋人在欧洲打仗,没有时间和能力来欺负我们,一旦我们养精蓄锐,韬光养晦,以我华人的智慧和能力,用不了多久,我们就站起来了。”皇甫淳掰着手指头说道,“短短几年,我们就有南北两条大动脉修通,南北物资流汇,新学以来,开启诸多民智,而稳定这个局面的,只有袁项城一人。”

段祺瑞此时才知道,黎元洪说的话是真的,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得了。

“袁项城在,没人敢扎刺,就连您,尽管不同意该共和,不也是只能辞官为民,不吭声吗?连您都不肯公开出面反对,还有谁出面?”皇甫淳看到段祺瑞面上有羞愧之色,连忙又找补,“所以说,只要袁项城不称帝,他的威望无人能及。”

段祺瑞苦涩的点点头,皇甫淳说的话的确在理。

“如果真的按照当时与孙文先生约好的,搞共和,搞三权分立,孙文去修百万里铁路,黄兴去搞农业,袁项城练出百万强兵,试问,谁还能来欺负我们?”

“是啊是啊!当初说的可真好,可惜,没有一项落实,第二年就打了一仗!”

“满清朝廷到后来都不敢轻易的独裁,可是袁项城不打招呼就解散国会,还向洋人借高利贷,这是独裁啊,你让那些革命党如何不反?”皇甫淳瞪眼问道。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的时候,段祺瑞也是支持的,当时,都认为没错,事情要办,可办的方法太不讲究,一上台就给人一种独裁的架势,当然有人要说话了。

“什么人最希望我们乱?是洋人,是日本人!要乱我中华,在下面搞事已经不成了,袁项城的威望摆在那里,这几年又休生养息,民众看到希望,那些革命党跑到日本,就算是日本人支持,又能搞出多大动静?”皇甫淳说。

“是啊!正是这两年的安稳,才使一些人胡思乱想了。”段祺瑞说。

“所以啊,洋人和日本人知道,只有搞掉袁项城才能叫我们乱,如何搞?还有比把他捧上帝位更容易的吗?西洋人和东洋人各出了一个名人前来忽悠,鼓动他那个不谙世事的儿子出来闹腾,加上前清的遗老遗少,这闹剧就开场了。”

“啪!”段祺瑞一击掌,“还真是如你所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么明显的圈套,为什么项城自己却没有看明白呢?这不应该啊!”

“嘿嘿!这还不简单吗?”皇甫淳笑道,“他那个儿子弄了许多假的报纸每天给他老子看,戊戌变法时的杨度,留洋回来的大学问家严复等等,不都能影响他吗?他以为那就是民意了,再说了,他毕竟还是人,称帝的心思以前没有,可现在却是被逗起来了,他也知道这是开历史倒车,所以,大典的时候不穿龙袍,难道那些拍马屁的人不会提醒他?那是做给你们这些将军看的!”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我已经表态了,不去争,不公开反对。”段祺瑞十分后悔的说道,“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死谏,现在,大帅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段祺瑞说这个话是有道理的,袁世凯自从接了李鸿章的班后,还真是为国家做出了诸多贡献,他不比黎元洪那样没有大志的人,虽然从小科举不成,可是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登上政治舞台后,倡导新学,强力推进铁路建设,可以说,袁世凯是从满清转型到共和的关键人物。否则,南北议和的时候,南方也不会答应让袁世凯当大总统,可见,袁世凯当时的威望非常高,革命党动摇不了。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历史,在慈禧的晚年不听信后来的摄政王载沣的鬼话,放手让袁世凯去干,没准许多事情就不会发生。严格说起来,晚清朝廷上的那些旗人一个个没脑子,更是没有社稷之心,有的只有他们自己。

袁世凯被罢官回乡后,那时他还不到五十岁,曾经写了一首诗,“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民族主义者。后世有评论说,如果袁世凯不在晚年搞了那场登基的闹剧,沿着共和的路子走下去,他可以说还真能算是一个华盛顿。

民国初年,袁世凯在全国的休生养息,开立新学,禁赌禁烟,维护国家领土权益等等举措,都可以说是为后来的民族变革留下了伏笔。也许这就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交学费的时候。

“前辈是军中魁首,是众多将领的表率,您的辞职为民已经表态了,还有黎黄陂的态度,大家又不是傻瓜,我听说过几天冯国璋冯大帅要回京述职了,也许,那个时候就是结束闹剧的开始,当一个人逆潮流而行,开历史的倒车,他原来拥有的一切都会飞灰湮灭,这个账,袁项城自己算不清,那就找人帮他算!”

“真知灼见啊!来,通达小友!我敬你一杯!”

段祺瑞顿时明白了皇甫淳的暗示,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帝制在我华夏已经二千多年了,现在,我们要搞共和,可共和真的是灵丹妙药吗?在这点上,我得想法子说服一些军人,他们也是从满清走出来的,许多想法难免也有过去的沉淀,通达,你给我破解破解。”段祺瑞又提出一个问题。

“完全的破解是没有的,帝制在这片土地上实行了二千年,经历过许多朝代,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那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君主立宪?从北宋开始,就提出与天下士人共天下,那其实就是君主立宪的尝试,明代,更是典型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不是内阁说了算吗?结果,国家还是没了,所以,那样的制度不行了。”

皇甫淳那边说,这边段祺瑞就一直点头,他是真没想到,眼前的皇甫淳能够如此精辟的解读华夏历史,还说的都在理。

“共和的模式行不行?我不知道,但是,我们不去尝试如何知道行不行?去尝试了,至少还有一半的可能会行,不去尝试,继续走老路,那肯定是不行,这样的道理还用多解释吗?”皇甫淳说到这里摊开双手。

“可是,我们这一代人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一旦与老长官翻脸,许多人是不会答应的,况且,项城一登基就给许多人封赏,除了我以外,北洋各将都有封爵,如果不是我辞去一切职务,怕也是少不了的。”段祺瑞说道。

“这个我明白,就连当年在天津的一个小卒子都得到了要封爵的消息了,袁项城玩的这是刘备摔阿斗,叼买人心罢了。大多数人都是明白的。实际上,那些将军们等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很快就会有了。”皇甫淳说。

“很快?你指的是什么呢?我看这周围的人,似乎都在感叹自己的封爵呢!”

“松坡先生是不是离开京城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您不琢磨琢磨?”

“松坡?哪个松坡?你该不是指的是那个成天泡在八大胡同里的蔡锷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最强兵王:无敌从亮剑开始 大国军舰免费阅览 最强特种兵:我无敌实力藏不住了 重生之大明战神 三国之问鼎天下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全文 一品王爷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