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修铁路,皇甫淳也是往来于京汉之间,黎元洪的家眷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那个小妾陪着他在瀛台居住,反正黎元洪也就是每天出去打哈哈的应酬,绝对不轻易做政治表态。而发妻带着四个孩子住在天津。
黎元洪如此弄,难道袁世凯就能答应?不答应也不行啊,除了最小的才三岁外,三个大点的都得上学啊,黎元洪两夫妻都是人到中年后才有孩子,最大的女儿当下也不过13岁,长子才11岁,此女也不过才刚刚上小学。
当时在京城里的洋学堂可是不多,原来的满人离开了不少,剩下的也不少,而许多汉人不愿意在京城里教书,要不然,为什么后来要建立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呢?其实,就是为了冲破原来的禁锢。
清华大学在历史上说是1911年满清朝廷用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兴办的,实际上,那时办的也就是一个新学的中级偏下的学堂,在1916年提出要办成大学的规划,真正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是1925年以后的事情。另外一所著名大学燕京大学,那也是在1919年由美国人司徒雷登创办的教会大学。
除了上面这两所学校外,在当时的京城里,还真没啥学校,那个时候,许多满人也是文盲,别看他们平日里遛鸟逗狗的,其实就是一群不学无术的纨绔,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垮台后,许多满人生活的很惨很惨的原因。
袁世凯把子女安置在天津,理由就是要让孩子们上学。临来之前,黎元洪将天津的老宅赎回,并且进行了翻修,对于天津,黎元洪可是熟悉的很。
黎元洪说起来也是军人子弟,他的父亲黎朝阳在家乡混不下去,在黎元洪还不到十岁的时候就投军了,后来调防到了天津,黎元洪从十四岁开始就在天津生活。十九岁考进了北洋水师学堂管轮科,学习五年毕业,在来远号快船见习海军技艺。二年后被丁汝昌亲自安排到广甲舰担任二管轮。
人们都以为黎元洪是个老粗,他长的也显得“粗”,实际上,黎元洪在当时可是一个多才多学的人,在水师学堂里,他可是以优异成绩毕业的。
北洋水师学堂是李鸿章大搞洋务的产物,施行英式海军教育,开设英语、地舆图说、算学、几何、代数、三角、驾驶、测量、推算、重学、化学格致等诸多课程,光学这些西洋的东西还算,还得学习经史文义,训演枪炮、鱼雷、机器等。
学生毕业后,或任职北洋海军或选送外国留学,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
黎元洪在学习中擅长轮机驾驶技术,对引擎修造学尤其感兴趣,学习刻苦成绩斐然,在教练舰上实习时表现突出,深得师长和同学推崇,被学校特予嘉奖。光绪十四年毕业时,李鸿章赏给他六品顶戴,给予把总的职位待遇。
正是这个待遇,他终于脱贫,也有钱结婚了。在这之前,其父已经因病去世了,无力送回家乡安葬,只能在天津选一块野地草草安葬,等到黎元洪发迹了,想回去找都找不到了,只能大概齐的估摸了一个地方,给父母修了一个衣冠冢。
有人说,黎元洪开口闭口肯定是黄陂话,说这个的也对,也不对,说对,黎元洪与湖北老乡在一起的时候肯定是说黄陂话,他十四岁才离开老家,家乡话实际上是母语,何况父母都是黄陂人,在家里是通行黄陂话的。说不对,黎元洪在官场上,在场面上是说官话的,他毕竟在天津生活了许多年,虽然其间也奉派去了广甲舰到了海南,可实际上那才三年不到。
后来广甲舰也奉调北上,一个木壳子的军舰如何能与铁甲舰对抗?还没到地方就触礁搁浅了,黎元洪是跳海逃生的。命是有了,可是前程没了,后来要不是碰上张之洞招兵买马,黎元洪这一生怕是另一个样子。
黎元洪把家室安排在天津,正是听了皇甫淳的话,让老婆在天津那边开始做买卖,大的玩不了,先了解情况总该可以吧,这就是黎元洪的小心眼。
可是,袁世凯不会如此轻易放过他,诓进京了还不放心,又让自己的说客找到了黎元洪,硬是要跟黎元洪做亲家,黎元洪也是人在屋檐下,没法子,思虑半天才答应把小女儿许配给袁世凯的第九子袁克玖,当时,袁克玖11岁,而黎元洪的小女儿只有七岁多,完全是娃娃亲,不如此,袁世凯不放心。
皇甫淳的担心很快就兑现了,这年的夏季,奥匈帝国国庆日那天,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毙命,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开始了向塞尔维亚宣战,紧跟着,欧洲的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没有征兆的突然在欧洲全面开火,到了年底,德国已经推进到了比利时境内。可是在亚洲,日本借口与英国同盟,向德国宣战,在亚洲哪里有德国?只有在华的租界,于是,日本军队从八月起逐步进入山东,年底强占了胶东德国势力范围。
面对列强之间的狗咬狗,袁世凯模仿美国,宣布中立。
这年夏季,粤东爆发大洪水,詹眷诚在汉口组织粤东水灾汉口救灾会,并担任会长,皇甫淳再次忙碌起来,一方面在湖广地区筹措捐款善款,一方面还要北上,协调张家口到大同段铁路修建的最后冲刺。
说起来,从张家口到大同的铁路在这年的3月就完工了,可是却不能正式通车,说起来原因来,还是差钱。在修建铁路的时候,有些款子是拖欠的,现在铁路修好了,人家要钱,不给钱就不能通车。而协调这样的事情,詹眷诚知道,只有徒弟皇甫淳去才行,自己去都不管用。
皇甫淳再次到了京城,自己在天桥的宅子还在,他长期请人帮着照看,平时出差到京城也是住在自己家里。
一到家,他就琢磨怎么去找那个抠门的叶恭绰说项,都民国三年了,袁世凯衙门里的高官是换了好几茬了,可这个叶恭绰却是稳坐钓鱼台,现在是交通部次长兼任邮政局局长,别看他是次长,在交通部是他说了算,因为,没有部长。
第二天,皇甫淳一身长衫,坐上洋车,直奔交通部衙门。到了那里,还是老规矩,两块银元开路,把自己的名帖送了进去,不一会,叶恭绰的秘书就出来迎接,皇甫淳跟着秘书就进了叶恭绰的办公室。
好嘛,这才一年多不见,办公室里的装潢可是大变,原来是学西洋的玩意,现如今这里变得古色古香了,一水的硬木家具。
“叶部长这里变的有味道了。不过,那边挂的那幅画是赝品,是从琉璃厂淘换出来的吧?”打量了办公室里的布置后,皇甫淳突发奇想的开口到,“署名石涛,画的却是寿星老,这就不对了。部长怕是打眼了。”
“哦?我可是请了几个高手长眼的,他们说,这风格是石涛的无疑,下面的那个签名是他们帮助加上去的。”叶恭绰赶紧的走到画前,“说说你的理由。”
“石涛是谁啊?叶公应该知道吧?”皇甫淳故作玄虚的看着叶恭绰。
“当然,明末有名的画家啊,他是靖江王朱亨嘉的儿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明末四僧……哎呀!对了,他是和尚,怎么可能画这道家的神像?”叶恭绰倒是不傻,看到皇甫淳面带微笑看着自己,顿时明白了,“糊涂,糊涂啊,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那几个高手肯定是卖画一起的!我要去找他们。”
“这些小把戏你就是找到了又能如何?人家肯定有话答对,算了,就当是交学费好了。”皇甫淳一笑带过,“我来找叶公,是想送一个好名声和政绩给您的,就是不知道叶公有没有兴趣。”说着话,端起秘书送来的茶杯吹起茶沫来。
“嘿嘿,你小子,在铁路局里是有名的鬼见愁,点子多,说,合适就干。”
“您别急了,那幅画你让给我吧,我去淘换一副真的跟您换。”皇甫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