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国粹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风雨...

第一百三十九章 风雨...(1 / 1)

金氏被夫家给扫地出门,这要是在满清,金氏肯定能闹得天翻地覆,可现如今,满清没了,整个地方上也没有人做主,手上就那俩钱,在安庆那里租赁了一间木屋,给老家的亲人写信,结果回信更是叫金氏无法活下去,家里已经没人了,老父母都在去年满清倒台的时候作古了。作孽啊,满清垮台,底层满人倒霉。

金氏根本就不适合在南方,话语都不通,想不开就准备投江,结果,被路过的皇甫涯给救了,当时,皇甫涯是送小儿子去上海读留学前的预科,要到安庆这里坐船,送完儿子一时半会也回不去,就在江边闲逛,没想到碰上了金氏的投江。

金氏被救上来后还想寻短见,皇甫涯感觉蹊跷了,找来了地保一问,才知道金氏是处境非常的悲凉。也是皇甫涯心善,信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干脆就问金氏,愿意不愿意做填房,直接表明自己是个鳏夫,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做官,一个去上海读书,如果金氏愿意,他可以娶金氏为续弦。

金氏当然乐意了,虽然皇甫涯年纪是大了点,可人好啊,家境也好,于是就点头答应了。可是皇甫涯是个讲究的人,不想弄的不清不楚的,先是去安庆府里做了登记,将关家出具的“放书”在府衙里做了备案。然后在安庆城里给金氏弄了个宅子,反正皇甫涯现在不差钱,那年月,买个宅子最多200块大洋。

然后给金氏请了保姆丫鬟,还找媒婆上门提亲,一切都搞的像模像样。金氏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向长江里一跳,就换来了逆天改命啊。

让皇甫涯高兴的是,金氏不仅是天足,还略通文墨,一般的书信不在话下,原来,金氏的母亲是大户人家的丫鬟,打小就是陪着小姐读书识字的,小姐出嫁,那边的夫家就把这丫鬟卖给了金老爹,这在满人里也是常有的事情,满人说的奴才那是真的奴才,不是说着玩的。所以,金氏打小就跟着母亲学会识字。

让皇甫涯获得意外收获的是,原来的关家是中医,家里开着药铺子,金氏这几年在关家也是无聊,跟着坐堂郎中也学了点三脚猫的医术,还没嫁过来的时候就写了个方子,让皇甫涯慢慢的调理,别说,挺有效的。

老爹和继母去上海“旅行结婚”去了。皇甫涯在家里就张罗着过年的事情。翠儿还想买地,被皇甫涯给拦住了,“世道不稳,到时候,地可是背不走的。”

“难道这世道还要乱?鞑子皇帝不是退位了吗?”翠儿小声问道。

“就是皇帝位置空了,想上去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咱们还是小心为妙,我有手艺,有本事挣钱,不需要在家里搞那么多地,那些地没用。”皇甫淳说。

“那好吧,可是家里的银子多了,放哪儿啊?”翠儿又出现了新问题。

是啊,那个年代,家里有钱放哪儿啊?翠儿是想不出办法来的。皇甫淳也是头疼。说,不能存进外国银行吗?可以,问题是好一点的外国银行在安庆这边没有门面,更别提在桐城了,可要是把银子存到钱庄里行不行?皇甫淳也是担心。

“如果不多的话,先存进钱庄里,换出银票来,我找时间去上海兑换出来后把钱存进外国银行,现在,怕也只有外国银行牢靠点,可也不是所有的外国洋行都行,有不少外国银行骗了钱后倒闭了。”皇甫淳最后说道。

“家里的进项不算很多,一年下来也就是二千块所有,倒是你上海的朋友送来的支票,足足有七八万块了,都放在匣子里呢,那东西有没有期限啊?”

“你收好就行,那些都是见票即兑的本票,没有期限的,我走的时候你给我带走就行了,家里留着……等等,过完年,你跟我一起走吧,家里有老爹和继母,再花钱请个管家,能维持就行了。”说到一半,皇甫淳才想起,自己这次回来是要接家小跟自己走的。成家已经好几年了,不能老是自己在外面单着啊。

翠儿脸一红,“我走了,我娘就太孤单了,咋办啊?”

“去买俩丫鬟吧,你可是嫁出来的姑娘,你要是不跟我走……”

“我跟,我跟,没说不跟啊!”翠儿猛然想起了啥,赶紧的说道。

“我先把你安排到汉口吧,我估摸着师父很快就要到汉口来了,我在京城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了,最多就是两边跑,反正现在坐火车一天就到了。”

小两口到了一起,说起来就没完,丫头现在是吃饱了就睡,长的也是格外的乖巧。皇甫淳暗自叹息,要是太平年间该多好,自己现在是啥都不缺了。可是,他自己心里明白,这太平的日子怕是没几天了,现在的大总统与革命党是满拧。

年前,袁世凯在京城里找洋人六国财团,以善后名义找洋人借款,完全没有想着去找国会里的那些人“咨议”一下,在封建制度下打滚几十年的袁世凯,压根就没把那个国会当回事,指示陆征祥与外国银行洽谈借款事宜。

袁世凯当时是急需银子的,几个方面的开支让他这个大总统很是头疼,首先,他得加强军备,否则挡不住其他军阀的竞争。其次,结束南京那边的临时总统府,许多人要遣散,尤其是南方的军队,这些都要用银子去买。第三,满清借的许多外债到期了,当初上位时可是答应西洋各国都认的,旧账是要还地。最后,还得履行对逊清皇室的优待条件,当初可是答应每年给还住在故宫里的逊位小皇帝每年400万两白银,折合成银元可是有555多万个袁大头!这第一年就不给吗?

其实,袁世凯最着急的还是加强军备,他北洋军目前的兵力只有12个师16个混成旅,这点兵力自保无虞,可要想打出去还是不够的,所以,袁世凯最想干的就是扩军,按照他的计划,北洋军最后要扩编到30个师,60个混成旅。

民国成立刚刚一年,总理衙门那边的官像走马灯一样的换来换去,而在南方,新成立的国民党提出的政治理念完全不符合袁世凯的胃口,这边提出的三权分立的构想,就是要制约大总统的权力,这让袁世凯哪里忍得了?于是,诸多国民党人从权力中心辞职不干了,而在当下,又要搞国会议员的选举……

皇甫淳看着从上来邮来的报纸,越看心里越是不牢靠,他在年前,借给师父拜年的由头,给师父写了一封信,大体意思是让师父暂缓北上,因为这边的气氛不对劲,他可以在节后带着家小去汉口,先帮师父顶一阵。

按照詹眷诚原来的构想,开年后,他就要到汉口这边来主持湖广铁路的修建,往来两地,他太知道修通粤汉铁路的重要性了,没有这条铁路,广东那边就与内地完全隔绝,非常不利于两广与内地的交流,最主要的是,南方军往来不便。

当时的两广可谓是贫瘠之地,除了珠三角少量的膏腴之地外,大部分岭南地区的土地都无法生产粮食,根本无法与盛产稻米的湖广相比,只有铁路通了,湖广的稻米才可以大批的南下,才能调动两地的互通。

詹眷诚也不是不明白,可是他能怎么办?到了这个时候,也只能见步行步,他给徒弟皇甫淳回信,原计划不变,不管谁当政,最后总是要修铁路。

对师父的回话,皇甫淳也没有办法继续劝解了,也只能是见步行步。

年根上,皇甫涯带着金氏从上海返回了桐城,满满登登的带了一大车年货,皇甫淳在家恭迎父母,表现的十分孝顺,一派父慈子孝的气氛。

皇甫涯本来年纪就不是很大,还不到五十岁,现在有了续弦,像是迎来了第二春,带回来的年货一些是送给亲戚朋友,送给新来的县长,二是给自家的铺子里过年卖,反正,现在皇甫涯也看开了,没有什么文人不经商的顾及了。

大年过后,皇甫淳就向父亲秉明,要带着家小去上任了,对此,皇甫涯也是无话可说,儿子已经给家里请了管家、老妈子和丫鬟,还请了两个壮实的后生在家里看家护院,给的工钱都不低,对此,当老家的还是觉得满意。

“看来要出事了啊!”在到汉口的船上,皇甫淳看到了年前出的报纸。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最强兵王:无敌从亮剑开始 大国军舰免费阅览 最强特种兵:我无敌实力藏不住了 重生之大明战神 三国之问鼎天下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全文 一品王爷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