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眷诚是刚刚从宜昌工地视察返回汉口,实话说,他在汉口的时间也待不长,他已经接到了部里的电报,让他尽快赶回京城,有要务要办。
此时的华夏,新学已经成了气候,出洋留学已经很普及。这可不像是詹眷诚当年去美国留学,就那么一百多人,回来后,没得选,都要被录用。现如今,大批的学子留洋回来,也形成了一部分人的滥竽充数,朝廷可不傻,要“遴选”。
早在年初,詹眷诚就被任命为学部一等咨议官和回国留学生的主试官,注意哟,这可不是在邮传部里的差事,是学部的差事,可见詹眷诚此时有多忙了。
还有一件事也是被那昏聩的朝廷任命了,那就是代表满清出席在瑞士举行的第八次万国铁路会议,按照外务部的规划,詹眷诚和同为留美学童的邝孙谋两人将赴欧洲出席会议,此时已经紧锣密鼓的在安排了。
“好啊!为师的还真的要在汉口这里有个住的地方才合适,总是住在旅社里也不是个办法,好,明天咱们就去看看。”詹眷诚很是高兴。
作为一个单纯的搞科学的人,詹眷诚是越忙就越是开心,这样可以让他不去想那些政治上的事情,也不用去参合官场里的勾心斗角。正因为詹眷诚这个秉性,他在官场里没有几个朋友,同样,也没有敌人,他的官没人眼红,眼红也没用,那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干的。
“师父,那我就去安排了,明天一早咱们就去看看。”皇甫淳连忙应道。
当年,在汉口的外国租界其实并不多,只有五块,分别是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和日租界。原来比利时也曾经以购买占有一块,后来被张之洞以82万两白银赎回来了。在这些租界里,德租界和日租界的面积最大,有600多亩,相比较英租界和法租界都不大,可是,英法租界却是最繁华的地方。
这些租界并不是同时租借的,只有英租界是鸦片战争后携取的,1861年就存在了,法租界是跟随英国人一起进来,先是有个领事馆,到了庚子事变后,才扩建为法租界。而俄租界是甲午战争后,靠调停有功携取的。跟着就是日本人也来抢,德国也一样,挟庚子事变影响,1902年逼迫满清在汉口也给了一块租界,只不过,德租界是最短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为战败,被民国政府收回。
俄租界占了415亩左右,这么大的一片地,一年缴地丁漕米银只有83两4分2厘,简直就是白给,日俄战争后,沙俄国力衰退,国内矛盾激烈,加上沙俄不善于做生意,这租界里几乎是荒草丛生,一句话没钱。
皇甫淳就是利用这个契机,在俄租界里购买了一块地,一年多后,詹眷诚再次来到汉口,亲自设计和找人修建了一幢二层楼的西式洋房。那个时候正是民国初年,后面我们还要继续讲述这里面的故事。
皇甫淳这次帮师父找的是一块占地一亩半的空地,距离江边不远,詹眷诚在第二天看了后很满意,于是,这个事情就定了下来。
由于这块地是处在沙俄租界区里,所以,当时这里的地名都叫的很古怪。
俄租界在是1900年开始构筑各条马路的,那个时候起的名字都是用俄国名字,比如,后来的黎黄陂路在1925年以前叫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沿江大道原来叫河街,而著名的中山大道原来叫亚历山大街,洞庭街原来叫鄂哈街,鄱阳街原来叫开泰街,而胜利街原来的名字是玛琳街。
皇甫淳帮师父找的那块地就在鄂哈街,后来给的门牌号码是9号,现在是武汉市洞庭街51号。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师的旧居,仍然被后人保留着。
由于詹眷诚要去京城里办差,而在汉口的事宜就只能让徒弟皇甫淳操心了,这里可不单单是买下那块地的事情,在铁路衙门里的许多公文,往来信函等等,都得经皇甫淳先浏览后,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了,不能处理的才会用电报告知师父。
驻留在汉口的皇甫淳也得到了家里的好消息,自己的媳妇巧儿有了,到中秋的时候他就可以当爹了。只要当了爹,皇甫淳就可以留须了。
尽管皇甫淳不是很喜欢交际,可是与黎元洪的友谊却是直线上升。两人办公的衙门都在江边,找个“划子”就过江了。
皇甫淳为了上班方便,干脆就在办公附近的宝顺巷租了一间民房,这一带可是有不少华人富商居住的,主要是黄陂人,后来,这一带也就改名叫黄陂街了。八壹中文網
黎元洪得知皇甫淳又来到了武汉,还在铁路衙门里上班,顿时高兴的很,时不时的坐着学校里的“气划子”过来找皇甫淳一起吃酒。啥是“气划子”?就是用小型蒸汽机推动的小汽艇,那个时候,汉口人叫那东西为“气划子”,因为那个东西冒白气,有时还冒黑烟,可那东西比划子快多了,也大多了。
轮到皇甫淳的回访,就只能去乘坐轮渡了。
说起汉口的轮渡,早在1900年,张之洞的爱将冯启钧就用两条小火轮开办了汉口到武昌的轮渡公司,后来曾经发展到7家商办的航运轮渡公司,在解放前最高峰时曾经有40多艘渡船,可惜,日军占领后,被炸的只剩下2艘。解放时,国民党封锁江面,渡轮再次受到破坏,直到解放后,轮渡大发展,过江的线路也增加了好几条,往上游可抵达金口,往下游可到阳逻,即便是当今已经有了过江大桥、江底隧道等,轮渡仍然是百姓游江的重要工具。
“通达小弟,哥哥我现在也是铁路协会里的军方成员了,最近,朝廷关于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是官办还是商办,争论不休,我们那个铁路协会的宗旨就是‘保路筹款’,你是铁路衙门里的高层,帮老哥哥参谋参谋,我们该如何搞?”
这天,恰好是礼拜天,正是满清朝廷刚刚实行的一周休息一天的日子。
说起这礼拜天休息来,也是从新学开始的。在这之前,不管是衙门还是作坊企业,除了年假外是没有休息日的。当然,年假放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上。
19世纪末,在广东率先兴办西学,由于是舶来品,模仿的模式就是洋教的制度,每周日休息,到了1902年,满清朝廷下发了《钦定中学堂章程》、《钦定高等学堂章程》,明确规定学校星期日休息。
这个制度没有被国人抵制,而且很快就向各界推广开了,到了1906年,教育部、农工商部、外交部、陆军部,甚至吏部、礼部也开始实行星期日放假。毕竟,这是大势所趋,谁和放假过意不去啊。
到了宣统年间的时候,全国都有意无意的按照这个制度办了,周日,黎元洪就乘坐他的气划子过来了,毕竟,他现在在督府衙门里还挂着副都统的职衔呢。
说起黎元洪来,他实际上在张之洞人督抚时期就已经是湖广新军的领军人物了,早在几年前,朝廷兵部曾经举行过三次秋操,分别是1905、1906、1908年,秋操地点分别在北洋的河涧、河南的彰德、江苏的太湖等地,参加演习的清军当时分为“北军”和“南军”。
北军由北洋军组成,号称“北洋三杰”的段祺瑞、张怀芝、曹琨指挥。
南军是从湖广的新军,由湖广提督张彪为总统官。但实际上,真正的指挥者是黎元洪。在这几次演习中,黎元洪指挥得体,调度有方,特别是第三次秋操,他指挥南军在三次大规模演习中均击败北军,因此声誉鹊起,成为全国名将。
可以说,从1907年张之洞奉调入京之后,黎元洪实际上是湖广新军里能够真正一呼百应的首领。可老黎这人懂得退让,对张之洞的提拔坚决不受,说自己不够资格,力推张彪担任湖广提督和都统,他宁可屈居副职。
“黎大哥,何出此言?你不过是一介武夫尔,万不可草率啊!”皇甫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