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汤生在洋人里的口碑是以善辩出名的,他推崇西学,可却顽固的坚持诸多儒家糟粕,他虽然是生在海外,学在英国,可他却不是基督徒,反而对华人的多妾制度是情有独钟,皇甫淳说他“婚在东洋”其实就是指他收了一个东洋女子作为自己的小妾,对外称是自己的“安眠药”。对此,辜汤生也是丝毫不忌讳的。
“我怎么发现许多在别人那里都可以横晃的话头,到了你这里都走不通啊?”
“不通则是通,通则非真通也,此中玄妙,你还得参悟啊!”皇甫淳笑道。
辜汤生呆呆的定在那里,他是真的搞不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妖孽,自己碰上他往往是“请教多,受益多,感悟多”的三多人了。
来的人多,除了辜汤生和皇甫淳两人写了东西外,还有其他人也凑趣,在旁边写着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撕扯下来的宣纸的边角料就多了起来,好在,这里有下人,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扫帚和畚箕过来手检,就在他往畚箕里哗啦的时候,皇甫淳走过去叫停了,他蹲下身来,从畚箕里找出一个脏兮兮的小石块。
“麻烦去弄一盆清水来,这个东西怕是有些名堂的。”皇甫淳对那下人说道。
“如此腌臜的东西……你竟然亲手去扒拉?我真是怀疑你是否读书人了!”
辜汤生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皇甫淳的事情了,“难道说你就不能叫下人帮你弄吗?就算是你礼贤下士,可是,那是不是也要选择好对象啊?”
“呵呵,老辜啊,你这心眼可是太小了,说你睚眦必报也不为过。”皇甫淳笑着把那个小石块放在旁边的茶几上,找了快碎宣纸慢慢的在那里擦拭,“如果我告诉你,这块小东西能值一千两银子,你……还嫌它腌臜吗?”
“什么?一千两?怎么可能呢!”辜汤生不屑的说道,“就算是上好的古玉,哦,要是上好的古玉,这的确是价值不菲,可,可,你这是从垃圾里找出来的!”
“辜先生此言差矣,此地,可是有着三百年的老宅根基,前些年,这里闹洪匪,闹小刀会,这里也是指挥部的设立,这说明什么?”钱慧安说到这里眼珠放出光来,“那些洪匪四处抢掠,抢回来的东西能放在哪里?而这里最后是被洋人用西洋炮火攻陷的,所以,这里应该是有一些遗存的。”
“不可能!你这个院子难道不是新修的吗?在修建的时候难道就不挖地基?”辜汤生眼皮翻愣着说道,“如果有遗存,怕也早被人清理干净了。”
“这个东西怕没那么好清理吧?”皇甫淳举起手上的小石块,“你仔细看看,这个东西有多大?高不过寸许,宽、厚只有三分,而且,你看清楚了,这里面还是镂空的。看上去想不想一个缩小的玉琮?玉琮尔,通天地敬鬼神,你明白?”
辜汤生没想到,自己想报复一下皇甫淳,却是反被皇甫淳给将军了,他也爱玩古董,也玩古玉,可是他还真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小东西是个啥。他自以为已经学了不少东方文明,也极力推崇东方文化,可现在看来,自己还差得远呢!
吴俊卿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寿山石的图章,看到皇甫对辜汤生讲解,顿时也傻眼了,他都不用等到下人端来清水擦洗,就已经看出来这是个啥东西了,不由得感叹起来。
“我等在此多次盘桓,谁都没有发现这个宝贝,皇甫先生仅来一次就有斩获,真乃时也运也!不服不行啊!”
吴俊卿如何识得此物?别忘了,他可是篆刻大家,玩的就是石头,而他最后一任东主吴大澄,除了是官场上的高官能吏之外,还是晚清最有名的玉石大家,曾经编撰《古玉图考》一书,成为后世学术界研究古玉的“圭臬”,而吴俊卿可是参加了这本书的编撰的。
“此乃汉代古玉,这一枚应该是刚卯。”吴俊卿也不管腌臜不腌臜,拿起来看了看后说道,“可惜,少了另一半严卯,没想到通达小友也精于此道啊。”
一听是汉代古玉,辜汤生简直就晕菜了,他可以不认识这个物件,却不可能不知道汉玉的价值啊,皇甫淳说的一千两怕是说低了,如果玉质上乘,哪怕是一半,这东西在京城里的价格怕也是要个大几千两啊。
“各位老爷让让,清水来了!”那个下人端着铜盆走进凉亭。
皇甫向吴俊卿做了个手势,吴俊卿想了想后将小石块放进铜盆里,而皇甫淳则是拿起一支没有用过的羊毫笔,慢慢的把笔头在水中泡开,然后在铜盆里慢慢的对那个小石块刷了起来,不一会,略带点黄绿色的刚卯就被清理出来。
“上等好玉啊!难得的上等好玉,并且被盘玩了数百年啊!”吴俊卿激动了。
“这个,这个你们都能看得出来?”辜汤生惊愕的看着吴俊卿。
“唉!你学贯中西,连这个古玉的盘玩都不明白吗?”皇甫淳说道。
“我知道盘玉啊,可是你们如何能够判定这个玉被盘玩了数百年?”
“刚卯严卯这种形制的玉器只有汉代才有,是给活人用而不是给死人用的,平日大家盘玩的玉蝉、玉握等其实都是冥器,是人死后带走的。”皇甫慢慢说道。
辜汤生听完,从自己的西裤口袋里摸出了一个玉蝉,眼神看上去好像不对了。
“呵呵,你这个玉蝉可不是真的,是后世仿制的,也许是明朝的吧!”皇甫淳笑着说道,“看这雕工该是苏州工,汉朝可是没有苏工的。”
皇甫淳的话让辜汤生感觉自己是个棒槌,脸上变得忽冷忽热的,顿时引得大家又笑起来了,不过皇甫淳说的都对,这里也有玩古玉的,皇甫的话他们明白。
“这个刚卯的来源也很有意思,叫刚卯是因为上面的铭文,开头都是‘正月刚卯’根据汉书记载,这东西的雕刻必须在正月卯日卯时完成,所以,当下发现的刚卯上的刻字几乎都很粗糙,出现毛道和漏锋,究其原因是时间太短,古人那时的确加工不易。”皇甫淳再次给辜汤生做了一次科普。
“通达啊,我可是见过文字端庄的刚卯的,整个形制和造型做功都对,想必这铭文一路还是有例外的。”看着洗干净的刚卯,吴俊卿说道。
老吴现在可是不敢小看皇甫淳了,从小友的称呼一路演变到现在直呼其字了。
“您老说的那个肯定不是汉玉,应该是明代的伪仿,上面用的字体怕也是古篆,这种汉玉早在北宋时期就被一些人收藏和推崇了,小巧玲珑,便于盘玩,还能戴在身上辟邪驱鬼,可遗留下来的玉刚卯是有限的,于是,到了明代就有人开始伪冒了,这个不稀奇。”皇甫淳淡淡的说道。
“那,那我这个是假的?”说着话,吴俊卿从腰上摘下一对玉佩,“帮我看看,哪里不对了?这可是我用五枚印章从东主吴大人那里换来的!”
皇甫拿过一对双卯,打眼一看就知道是明代苏工做的赝品,笑了笑说道,“明代的苏工,保存到现在也属难得了,也是上好的籽料呢!”
吴俊卿顿时就明白了一半,“是,汉代鲜有于阗籽料,可也不是完全没有啊!”
“最主要的还是这字体不对啊!您老可是金石大家,该知道秦末汉初流行的秦书八体吧?不同书体用于不同场合,这辟邪驱鬼的物件上要用殳书才对。”
吴俊卿傻了,彻底的傻了。他当然知道秦书八体,可是却没有仔细想过,这八体的具体用法。皇甫说的那可都是有据可查的。
秦书八体,保留下来的可是不少,首先,大小篆是金石家常用的字体,一些书法家也喜欢写,其次,隶书,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而虫书是什么?是在旗帜上书写的字体,后世拍古代电视剧,大纛上的字体五花八门,这是不对的,大纛上要用虫体书写。刻符和属书基本已经失传,而殳书则是刻在兵器上的。
“惭愧惭愧!老夫徒有虚名,与通达比起来,实是孤陋寡闻啊!”吴俊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