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国粹 > 第46章 款到人走(1)

第46章 款到人走(1)(1 / 1)

当天晚上,皇甫淳的电报就发回了京城,并且还说明了,他已经写出一张二万两的借据,用借据结清了上一批铁轨的货款,下一批铁轨将在三天后发出。

詹眷诚在家里正在琢磨第二天去部里怎么催的时候,电报局的衙役把电报送了过来,詹眷诚一看电文,马上额手称庆,这简直就是及时雨了。

那个时候的电报局就24小时值班吗?坦白说,没有,可也有。这是个啥意思呢?电报在当时其实就是在电线上敲击长短的莫尔斯电码,正确的名称是有线电报。在1907年的时候,国内只有通往天津、上海等地的官方电报,不对民间开放,一年后才在上海开通了商用电报局。当时的汉口是有通往京城的电报的,可那要经过武昌的总督府才可以办理。可是皇甫淳是什么衙门的官员呢?是邮传部京张铁路衙门的协理,拿着自己的名帖,到汉口火车站,请火车站的人帮忙发一封到丰台,再由丰台转到南口镇,这样的电报还是可以发的,铁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24小时值班了,晚上,值班的人闲得无聊还自己用电报聊天呢,何况皇甫淳拿出了10块大洋?而南口镇的车站本身就是铁路衙门的属下,一见是给总办大人的电报,那还不屁颠屁颠的赶紧送过去?

京汉铁路前前后后修了差不多小十年,耗费银两无数,仅仅是向外国借款,先后从比利时借了450万英镑和1200多万法郎,这还不包括张之洞每年为修建铁路拨款200万两,可以说,投资巨大,但,这又是一条贯穿南北的干线,从正式通车后,就成为当时国内最繁忙的铁路,也是最赚钱的铁路。

有了铁路,办事的效率就提高的很大,皇甫淳在汉口与李维格谈完后,第二天清晨就上了返回京城的火车。他与李维格的谈话,不单单是摆平了这边的供货麻烦,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李维格一种新式的运作方式。京张铁路衙门可以写借据,那我汉阳铁厂为什么不可以写?第二天,皇甫在火车上的时候,李维格就已经发电报给盛宣怀,把铁厂写借据的事情做了汇报,盛宣怀仅仅是考虑了一个上午就给李维格回了话,“然,不可多发,以供给用度为准。”

这是个啥意思?这就是老奸巨猾的盛宣怀的批示,“你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写几张借据,但是不能多写,只保持铁厂的最低运作。”

盛宣怀是洋务运动中实际的操盘手,接触洋行买办最多的人,债券里的弯弯绕绕他都懂,别看他就是个师爷出身,可却是深谙经济之道。如果铁厂要发行债券,那是要经过董事局讨论才能发行的,还会有诸多条件。可是写借据就不一样了,你要那人家的原料,又没钱结算,先写一个借据顶住,无可厚非。可这借据就是那么简单吗?如果拿着借据的人把这张借据再转借或者去抵押,这借据也就成了变相的债券了。债券在当年,有的是可流通的,有的不可流通的,这就要看发行方的约定了。而借据则不然,无需发行,却可流通。盛宣怀担心,铁厂的借据一旦失控,那就会使整个生意链上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债务关系变得混乱,甚至会流传到社会上去,到那时,麻烦就大了,铁厂的一些官员可以不经董事局同意就随意的写出借据,那铁厂今后还如何向社会上发债券呢?所以,盛宣怀一方面不许李维格滥写借据,一方面赶紧给朝廷上折子,陈述官办衙门不可轻易向社会上书写借据,一旦形成风潮,必将给现有的银钞体系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个道理其实说起来简单的很,只要脑子没毛病的马上就能明白。此时的折子如果不是十分保密的,发个官办电报,当天就能到京城里,如果写上“急件”的字样,那电报局的衙役会马不停蹄的送到军机处去。詹眷诚还没有到邮传部,这京张铁路衙门写借据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京城各大衙门了。

“眷诚啊!你来的正好,我有个事情正要问问你,你跟我来。”

詹眷诚刚进邮传部的大门就碰上了岑春煊,岑春煊此时本来是要出门的,见到了詹眷诚就收住脚,他拉着詹眷诚就进了自己的尚书间,好像生怕人跑了。

“我马上要去军机处,咱们长话短说,你告诉我,你们是不是向汉阳铁厂写了借据?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向我禀报啊?”岑春煊一脸的凝重,盯着詹眷诚问道。

“是的,岑大人,您看,我这不是赶紧过来禀报了嘛!这个事情是昨天晚上由我们衙门里的协理皇甫淳去汉口办的,不办,人家不发铁轨啊。我们现在已经把路基修到了隧道群附近了,如果能够早一点把铁轨铺到那里,我们打隧道的工人、工程师、工作人员还有各种物资等等,就都可以很方便的乘坐压道车和点辊子上去,否则,每天光上工就得走上一个时辰,还有下工呢?这太耽误工夫了。”詹眷诚说着话,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折子,“具体的我都写在上面了,现在,汉阳铁厂答应二天后就给我们发铁轨了,这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岑春煊看了看折子,又翻眼问道,“那路上用的枕木你是如何解决的?是不是还要去一趟吉林,给那边也写上借条啊?我可是知道你们的枕木也快没了。”

“这个好好办点,在我们施工的军都山上有不少木材,可以就近取材,虽然不能大批量的砍伐,可救急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我亲自去考察过。”詹眷诚说。

“嗯,你们写借据的事情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今儿一上班,就接到了军机首辅大臣庆亲王的条子,让我务必去一趟,你看,我见了他该如何说啊?”

“尚书大人这是抬举我,您心里怕是早就有了章程了,我们这也是没法子啊,一方面要赶进度,一方面又不敢超支,万一将来把钱花冒了,这个干系可是不小啊!现在好了,汉阳铁厂愿意收我们的借据,这样我们基本上可以维持到中秋节了,不过,大人啊,度支部那边您还是得去催要啊,现如今,咱们大清朝可是不缺银子的,这里的事情您比我看的清楚,我这也是没法子,您是不是可以借力打力,用我们这个小花招倒逼一下他们?我是这样想的,汉阳铁厂之所以要断我们的货,无非是他们也拮据的很,他们也是要向上游供货商付银子的,没有银子,他们就进不来矿石,进不来焦炭,可他们的那个炉子可不能熄火的,一旦熄火就损失巨大了,我们给了他们借据,我估摸着他们会把我们的借据转出去抵押,毕竟咱们铁路衙门的信誉是没话说的,将来也是肯定大把赚银子的,这不仅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又何尝不是解了汉阳铁厂的燃眉之急呢?”

“嗯?你是说你们写出去的借据很有可能会在市场上流通?那不是成了债券了吗?这个事情可是要小心谨慎啊!发行债券可是要经过度支部批的!”

“不不,尚书大人,这借据与债券可是不一样的,债券是无具体业务的融资,当然需要度支部那边去审批,谁买了债券,将来都是可以凭着债券分红的。而借据仅仅是我们办事的一个权宜之计,怎么借的,将来就怎么还,除非有约定,写明了要多给多少利息,否则,没有这个限制的。我们这次写的借据里就不包含利息,您看,这不是躲过了钱庄和票号的盘剥了吗?我这可是严格按照您的示下去干的,可一点都没有攥越啊。”詹眷诚小心的,恭顺的说着。

岑春煊虽然不懂得这些金融经济里的名堂,可他却是明白了詹眷诚说话的意思,作为一个衙门,没钱买东西,写个借条,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至于说人家拿着借条如何去流通,关写借条人啥事?只要人家在规定的期限内还了钱,那这个事情还有啥毛病?既然这边衙门没毛病,那上面问起来,他就有话答对了。至于有人说这是破坏什么钱币的正常流通……他不知道,也懒得知道,你们该拨款的不拨款,那就不是破坏钱币正常流通了?想明白这一层,岑春煊顿时胆气壮了。

“好!这个事情你们办的不错,你说的事情我也知道了,现在,你可以回去了,抓紧时间施工,万不可拖延了工期,度支部和军机处那边我去说。”

“谨遵大人安排,下官这就赶回南口镇,度支部的拨款如果再不到,卑职就要给工人们写借条了,到时候,几千张借条满天飞,丢的可是朝廷的脸面。”

说完了,詹眷诚躬身行礼,然后退了两步,转身大步走出了尚书间。他最后那一句,完全是给岑春煊送炮弹啊,岑春煊一听就有一股寒气冲向了脖颈子。

“这留洋回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乖乖!几千张借条,那还不把京城给……”岑春煊不敢想了,赶紧拾捣一下,对着外面喊着“备轿,军机处!”

如果不是皇甫淳给詹眷诚点这个醒,詹眷诚压根就把在美国看到的热闹忘光了。詹眷诚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正处于美国经历南北战争后的恢复时期,当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就发行了大批的债券,战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个企业要发展,于是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债券,其中借据更多,当形成了大面积的三角债和多角债以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詹眷诚的运气不错,他留学的时间恰好在1873年和1884年两次经济危机之间,可他毕竟也看到过扔的满地的债券、借据和股票。就在当下,美国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的经济危机,只不过他没有注意到,而皇甫淳这小子总是有空去浏览詹眷诚的美国朋友寄过来的杂志和报纸,说是练习英文,实际上也看懂了不少东西。

岑春煊一到军机处,就看到庆亲王奕劻站在那排小房子门口。

军机处从雍正年间建立,却是清朝的一个特殊的怪胎,一直以来,军机处没有品阶,没有定员,没有预算。办公的地方就是养心殿南隆宗门内的一溜平房。说起来,这军机处里有军机大臣、章京等官职,可却都是兼职。到了乾隆年间,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即便是在去年,新政实施,将六部改变成了后来的九部后,这军机处仍然是管总的龙头衙门。

“岑大人!老夫在此等候许久,还好,没有让老夫白等。”庆亲王奕劻说道。

奕劻,平时待人是很和善的,要不然,以他的那个庸才的本事,根本混不到现在的位置,可不要看他表面很和蔼,可心里头想的却是如何捞钱和拿孝敬。

“给庆亲王请安,卑职刚刚去了解了一些紧要的事情,怕来了后让您问起来我不知道,现在前来,大人要是问起来,卑职自有答对,大人不问,卑职还要禀报,这个事情可谓很急啊,万一行差踏错,你我均吃罪不起!”

岑春煊可以说是不卑不亢的回答了奕劻的质问,同时,也暗示奕劻,他可是了解实情的。说着话,岑春煊给奕劻行礼,然后装出客气的样子,转身请庆亲王到屋里说话。奕劻眨巴眨巴眼睛,掏出了鼻烟壶,站在那里向鼻子里抹了一点,随着一声响亮的“喷嚏”,奕劻显得舒坦了许多。

两人进屋坐在了炕沿上,中间的炕桌上立即有下人送上来的茶水,奕劻端起一杯,拿着杯盖轻轻的在茶杯里拂动着……“说说你们写借据的事情吧,连老佛爷都给惊动了,一大早就叫我过去问话,我也不是很清楚,没敢多话,待会儿老佛爷午睡起来,我还得过去回话呢。”

说起这故宫来,还真是冰火两重天,豪华气派的大殿,那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豪华的古代宫廷园林了,可要说起这下面办事的衙门,军机处算是最高的了,可却是窝在这一排小平房里快一百八十年了。这满人办公也是奇葩,不在桌子上,却是在炕上,盘着腿,在炕桌上批改折子。皇帝是那样,这下面的军机处也是如此,一溜平房里都有炕,都有炕桌,写写算算的都是在炕上,来人,待见的一起坐炕沿,不待见的,你在下面站着吧。

“事情是这样的……”岑春煊把铁路衙门给汉阳铁厂写借据的事情说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最强兵王:无敌从亮剑开始 大国军舰免费阅览 最强特种兵:我无敌实力藏不住了 重生之大明战神 三国之问鼎天下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全文 一品王爷 大国军舰全文免费阅读 大国军舰免费阅读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