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闽浙总督梁鼐,密折奏报:“贼党窜聚情形”。
说是,为首者是一念和尚等,以朱三太子的名义,安营于大岚山~
同时,李煦也密奏浙江“贼情”说嵊县人张念一、张念二为首。
以施尔远为军师,“煽惑民心”,纠众百余在慈溪县羊角殿。
这事儿简直插到了康熙肺管子里,他立马着手派人了结此事儿了。
这件事儿一直到六月,将近七月的时候才完结,朱三太子案结了。
假的朱三太子反而害了真的朱三太子,导致那朱三太子,即王士元,和其子朱壬等解至京城,问明了正法。
那朱三太子已经七十五岁了,正是明朝崇祯帝第四子。
书瑶并没有救此人,她虽然身为满人,心为汉人,可是华夏的汉人,却不是明汉人。
此事了了以后,很快就到了翊坤宫,如今唯一的成年公主,十一公主和亲的时候了。
她被封为了和硕敦恪公主,刚刚十八岁,十二月嫁给了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
十一公主的远嫁,让宜妃很是唏嘘,她身边最后一个孩子也离开了。
书瑶知晓这个公主的情况,于是多多给备了医女嬷嬷等,倒是让那孩子心里安定了一点儿。
在她跪谢完,要离开的时候,书瑶往她手里放了一个令牌,捏紧了她的手:
“敦恪,你那里有一处是皇额娘的驿站。
你若是需要什么,只管去要,紧急的事儿也可通知那里,知晓吗?”
十一公主控制着泪水不要掉下来,“皇额娘,十一知晓了!”
书瑶怕她不知晓轻重,又连忙道:
“敦恪,你是和亲公主,你是为大清做了贡献的。
不要觉得麻烦皇额娘,你好,我们这些才能放心!”
十一公主瞧着书瑶这个关切的表情,又想到了之前皇额娘说的话。
她嘱咐自己长两岁再孕育子嗣。
想到包裹中配好的香料,十一缓缓的点头:
“皇额娘,您放心,十一知晓轻重的!”
能在知晓胞姐平安后出嫁,十一也是很开心,冲散了一些感伤,坚定的踏着自己的路远去。
看着人离去,康熙回了乾清宫,书瑶则和宜妃慢慢的到了坤宁宫。
宜妃进来后,捂着胸口道:“唉,她年纪小,又是个面团一样的性子,真让人担心。
她嫁了,我又有一百个不放心了,心里如今都空落落的。”
书瑶安慰的话立刻出来了:“之前我不是派了得力的嬷嬷了吗?想来没问题的。”
宜妃闻言眉头也松散了些,“多亏你想的周到,如若不是你备的药,怕是温恪就真的难产了。”
“孩子倒是养的不太大,她身边的嬷嬷是瞧着的,就是不知怎么难产了,她信上也没说清楚。”
宜妃闻言笑着对书瑶打趣道:
“她到底不能什么都告诉你的,你倒是越活越回去了。”
书瑶闻言失笑,“也是!”
宜妃叹了口气,看着书瑶又道:
“她都能生一个双胞胎女儿,你说说咱们的女儿,儿媳,怎么就没有人继承你的优点呢?”
听到这话,书瑶才知晓姐姐她还耿耿于怀此事儿,只是自己大约是没有生多胎的基因的。
“姐姐还和你那五福晋较劲儿呢?”
宜妃闻言脸都拉了下来,一脸无奈,“你都不知晓,她有多气人!”
两人说着说着,又说到了这里,不过和宜妃聊的多是儿女情长了。
这个最小的成年公主的嫁出,宫里的便剩下书瑶这两个小公主了。
一年过的太快了,尤其是到了如今的年岁,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一转眼便从大年初一又到了下一年的大年初一。
康熙四十八年,因着废太子之事儿早就掀过去了,朝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
于是,一开年,平定倭国又成为了朝廷讨论的主题。
相比于其他有爵位的阿哥,康熙对于这些小的阿哥还没有基础的册封过。
孩子大了,已经是有孩子的阿玛了,不能还是一个白身。
所以,康熙下令,将从九阿哥胤禟,十一阿哥胤禌,十二阿哥胤祹,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䄔,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禶,
十七阿哥胤禄,十八阿哥胤禵都封为了贝子。
而十阿哥,到底母家不同,封为了贝勒。
除此之外,康熙倒是没有再像历史上一样封王,而是打算选出自己心中想要的人后再由这人施恩分封。
不过呢,鉴于胤禛办事深得康熙的心,京西畅春园之北建的圆明园,赐予四贝勒胤禛居住。
书瑶这几年也是瞧得出来,康熙逐渐偏向了四阿哥和八阿哥中的四阿哥。
倒不是别的,他更卷,凡是康熙布置的任务,他都能努力的完成,康熙也能渐渐的看见他的进步,瞧见他的心志。
书瑶却觉得,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位四贝勒,对于女色很不上心这一点取悦了康熙,让康熙更放心。
尤其是子嗣,自己这个儿子大有发展空间,这还是他如今一心扑在事业上的潜力。
毕竟那隆科多可是给康熙上了一课的。
说到隆科多,书瑶又想到了那边人上报的消息。
这隆科多是个狠的,竟然逼迫自己的女人李四儿以色侍他人,以换取自己的所需。
可那李四儿又岂是一个善茬,借机攀上了其中一个小管事后,调转墙头,直接将那隆科多给收拾了。
昔日的隆科多又岂会想到自己居然命丧妇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