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份工地上出了事故,木生变得格外地小心谨慎,他每天都在几个工段来回跑,他确实是不放心啊!这些人都是父老乡亲,非亲即故,可不能再出半点差池。
尽管木生妈心疼儿子,刻意给他改善伙食,可是木生还是日渐消瘦,他原来圆润的脸,已经出现了尖下巴,脸被风吹得有些粗糙,皮肤被晒得有些发黑,但是两只眼睛却很有神,每天都充满着激情。
老蔫听媳妇说儿子瘦了,也暗自心疼,可是嘴上还是不说,他一直在生儿子的气,他不认可木生张罗修路这件事。
在与王大军的关系上,木生也变得圆滑起来,他也想明白了“毕竟人家王大军是村长,咱再能干,也顶替不了村长,水再大也漫不过桥呀!”。
所以,木生展示了他的胸怀,前几天王大军把他和方桂兰锁在屋里的事,也就逐渐淡忘了。
王大军提出要把方桂兰重新派到工地上去弄砂子,木生没有同意,理由是方桂兰有点文化,管库房很适合她,后来王大军也就没有再说啥。
至于木生和方桂兰被锁在一个屋子里的事,父老乡亲们都有个大概评判,王大军是个什么货色,大家伙心里也都清楚,虽然这事还可以成为大家继续八卦的话题,但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谁给咱老百姓办实事,咱老百姓就拥护谁。说不上,哪一天,王大军的时代就会终结呢!
最近以来,村里的娱乐场人烟渐少,一个是春耕大忙季节,再加上修路施工,大家都很劳累,吃过晚饭,就都老早睡觉了。
只有“二先生”是娱乐场上的常客,他几乎每日必到,最近又编了一些新段子,有了唱修路的词句。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夸赞赵木生的内容,群众的眼睛历来是雪亮的。
饭得一口一口吃,日子得一天一天过,路也得一点一点修,但北塘村的新路终归是有了模样,特别是武支书时常拄着拐杖,看着宽阔的路基,心中充满对木生的感激,要不是这小子出钱出力,这么大的工程,真不敢想象!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次村里的修路工程,赵木生赢得了人心。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花事轮番展开,熬过苦寒冬天的北塘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今年的燕子也偏爱北塘村,在村里,在工地上,飞来飞去,营造它们的新家园。
1992年,中国大地上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浪潮。
偏僻闭塞的北塘村,同样沐浴在这场改革发展的春风之中,人们自然把修通致富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卯足了劲,撒欢地干。
为了推进北塘村路工程,南场乡特别派出了3人项目包扶工作组,由乡武装部长王占平带队,直接住在了北塘村里。
当然,这些工作组成员,绝不是简单的背背手,走一走,他们都落实了具体的帮扶点位,与修路人员,共议事同作息,有时也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经过南场乡的请示和报告,县领导也被北塘村人敢为人先,主动谋发展的举动所感动,所以县里给北塘村村路工程拨付特别工程款五万元。
华北四、五月份的天气,阳光明媚,不冷不热,田地里的庄稼出苗、离地,经过追肥后,正在疯长,原野上的蜜蜂忙碌,蝴蝶飞舞,小南河两岸的杨、柳树放齐叶,嫩绿可爱,这注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一切理想都可以实现的好季节。
有了县政府的财政支持,人们的干劲更足了,雨季还没有正式来临,工地上的人们加班加点地干,给生养自己的家乡修路,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卖些力气呢!
王大军被任命为指挥长,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对木生的态度有所转变,更何况他自己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懂工程上的事,有许多事,他得依靠赵木生。
下工的时候,王大军也主动找木生,说:“老弟,累一天了,我让你嫂子弄几个好菜,晚上咱俩一块喝几杯。”。
木生打心眼里,不想去赴这个宴,可是碍于一起共事的面子,就答应说:“王村,好吧,不过一定要喝我的酒。”。
此刻,木生的想法比较简单,那就是抓紧施工,完工之后,赶快返回北京去,他自己的建筑公司需要他回去打理,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人啊!就是这样的矛盾和复杂,前些天,两个人还有摩擦争斗,现如今,二人又握手言和,坐在一个桌子前,推杯换盏,谈亲论故了。
好在,二人谈论的都是一个话题,那就是“怎样尽快把北塘村的村路修完,而且要携手努力,修建成优质工程!”。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有过许许多多的争斗和妥协!这就是江湖,这也是社会。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五月底,村路的主路面硬化完成,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山洞拓宽工程进入最后阶段,正在进行山洞洞顶和洞壁加固的扫尾,只是小南河上的桥施工稍慢,确实,架桥的工程有些复杂,也需要一些时日。
有人提出在新路两边栽种一些树木,可这个节令已不是栽树的季节,杨十分热心公益,除了每天研究阴阳八卦外,他还研究过侍弄花草。
杨带着一群妇女,在新路的两边种下了扫帚梅种子,用的话说,这花耐寒、爱活,粉色的花朵漂亮。
这花的种子曾经被清朝张荫棠传播到西藏,西藏人叫它“格桑花”,格桑是美好、幸福的意思呢!
这群妇女边干活,边听杨白唬,还真有个别人一脸崇拜,佩服博学呢!
也有的妇女拿杨打哈哈,大家都称呼他为“妇女主任”,老杨有了这个新称呼,也乐得合不拢嘴。哼!妇女工作,杨爱做!打了包票“这些花的管护,俺来负责了。”。
不管怎么说,可以想象,等这些花长出来,盛开的时候,两旁的粉色会让北塘这条村路更美丽,给这条致富路添上新色彩。
到了六月末,小南河上的桥彻底完工,北塘村的人们再也不用走那个晃悠悠的吊桥,从此后,车被陷在河中间淤泥里,进退两难的事,已彻底成为了历史。
北塘村村路竣工仪式,定在了党的生日,七月一日这天。地点定在了小南河桥头。
这对于闭塞的北塘村,可是一个重要的仪式,甚至比过春节还要隆重。
几乎所有的人家,能出门的人,都倾巢而出,许多人家都关门闭户,铁将军把门,连狗儿都被领到现场,来凑这个热闹,人们都穿上最好的衣服,盛装出席。
村里的几位干部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突击准备了两天,摆了一个临时主席台,还用树枝搭建了一个拱形门,上面鲜红的大红纸上,有王校长亲笔书写的“北塘村村路竣工通行仪式”。
锣鼓家什再次敲起来,小南河桥头竣工仪式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再看出席仪式的领导,有县里交通部门的领导,也有乡里的李乡长,包村工作组的成员等,赵木生作为特约嘉宾,也被邀请到主席台就坐。
上午九点整,竣工仪式正式开始,王大军用他那大手,敲了敲麦克风,说:“大家都肃静了,现在开始开会,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领导……。”
各级领导轮番讲话,乡政府给赵木生颁发了“致富好青年”荣誉证书,村里的小学生给赵木生献上了一束野花。
最后,李乡长隆重地宣布:“现在,我宣布北塘村村路正式开通!”。
接下来,便是一阵鞭炮齐放,锣鼓家什再次敲起来,人们跟随领导们走上了新修的村路,赵福贵用小推车,推着出院不久的儿子赵艳国,一起走了这条他流过汗、受过伤的路。
穷苦的北塘村人创造了奇迹,也书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
大家都会说:“修这条路的时候,我曾经在工地上流过汗”
“修这条路的时候,我在山洞里受过累!这一段路是我修过的!”
当然,人们也同样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赵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