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大明1625 > 第九十七章 朕,给他们做!

第九十七章 朕,给他们做!(1 / 1)

锦衣卫千户这个东西的含金量,在大明早期,还是很重的。可是到了如今的天启朝,这二百年来靠着荫庇,变成锦衣卫千户的人,就数不枚举了。但是这毕竟是天子亲口敕封,张维贤还是毕恭毕敬的行礼说道:“老臣替世泽,谢过陛下美意。”

有一说一,张维贤发现,现在的小皇帝虽然心机深沉,智计百出。但是对自己这种,他已然接纳了的人。比起阴晴不定的万历帝,要好得多。至少面对天启帝,张维贤不用担心,天启帝下一瞬就会将刀子架在自己的脖颈上。而且,天启帝敢于变法,敢于提着刀子去革大明那二百年传承下来的旧贵族体系的命,就已经超过他的爷爷一截了。至少当年的万历皇帝,还需要张居正给出了完善的条陈,才敢于支持变法。天启帝根本不需要,他自己,就是变法的发起人!这也让张维贤清楚,天启帝的变法,绝非说说而已。天启帝身为天子,而且是一个敢于亲上前线,定制出完善计划,制作出专门的战场武器的天子。他不可能,会如同万历皇帝一样,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坚持,去选择妥协,去选择权衡。朱由校看了看张维贤那强自撑起笑容的脸庞。颔首道:“英国公,朕出征之日渐近,今日你回府之后,就连夜安排张千户入宫,接受朕的训练吧。”

狙击步枪的使用方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学会的。朱由校很清楚的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如今的时间,的确是太紧急了。自己也不可能真的,让张世泽这个,原本历史上为大明朝死战殉国的好儿郎,拎着刀子冲去第一线和建奴舍命搏杀。大明朝此时面对鞑子有一个先天上的劣势。那就是辽东苦寒的天气,不是久在边关的人,几乎不可能适应得了。而穿着笨重的棉衣,就已经极为影响战士们的发挥了。大明能够在平日里,对建奴大军形成有效的遏制,可以说多亏了火器的帮助加上酷暑之时,建奴会卸下他们那厚重的野猪皮,穿轻甲作战。然而在酷寒的冬季,穿上了野猪皮的重装鞑子步兵,防御能力,可就比大明的棉甲战士,要强得多了。而且此时大明所普及的火器,面对野猪皮重装步兵,也极难造成直接伤亡。更多的,甚至是靠着铅弹的毒性,持续输出毒死敌军。自己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里,好好的操练一下张世泽,那几乎就可以为张世泽的这一次辽东之旅,在现在画上句号。朱由校通过北京城里的裁缝,缝制了不少轻便保暖的服装,可是因为时间问题,无法量产。所以目前,也就仅仅只是装备了护龙卫的那几百人。张世泽必须在自己出征前的这几天里,学会如何穿着那些服装,去作战。同时,还得学会,怎么玩儿狙击步枪!张维贤恭恭敬敬的跟在了朱由校的身后,朝着暗室外走去。即将踏出甬道的那一刹那,张维贤低声问道:“陛下,那老臣留在京中,应当如何做?”

听着张维贤的提问,朱由校回头,面带玩味之色道:“英国公,你之前如何做的,之后,就如何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你自己。”

“京营的弊病,不是你一人说改就能够改过来的。”

“你在这段时间里,只需要好好的查一下京营中,哪些人是可用之人。”

“哪些人,是那些只知贪腐的无能之辈。”

“朕凯旋归来之时,方是京营整顿之日,在此之前,一切勿要随意轻举妄动。”

“虽然说英国公你执掌京营,可你又怎能保证,那文武百官,朝中众人的手,没有伸入京营之中?”

“你可别忘了,京营,可还有着兵部的人盯着。”

“兵部那帮人,打仗不咋样,打嘴炮,还是很行的。”

“等朕回来之后,朝中,也要好好的梳理整顿一番才行。”

“魏伴伴虽然忠诚,可是毕竟是地痞流氓赌徒出身,对于用人这一块,还是不太行。”

“还是得朕,亲自把关才行!”

听着朱由校的一番话,张维贤不由心中一惊,天启帝这拉偏架拉的,可真够厉害的。为了洗去在自己心中的魏忠贤负面形象,居然一句话,就把魏忠贤掌权这些年干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全部一笔带过了。什么叫做用人这一块,还是不太行?户部、工部各有五个尚书、兵部也有四个尚书!这导致整个朝堂乱成了一团,只能听他魏忠贤的!这是简简单单一句用人这一块不太行,就能够带过去的?朱由校看了看张维贤的脸色,挑了挑眉,心中猜到了为什么张维贤听到自己这句话之后,会变得阴晴不定。自己的明君形象,还是得表现出来的。原主之所以这么支持老魏太监,导致大明朝的朝堂乱成一锅粥的具体原因到底是啥,朱由校也不知道。但是他所能做的,也就是将原主曾经所做的这些东西,能串联上,能圆回来。圆出一个心机深沉,智深似海的形象。老魏太监很明显是吃这一套的,在朱由校装神弄鬼玩了两波之后,老魏太监明显已经收敛的多了。而他的什么五虎五彪十犬之类的,在这段时间里,也纷纷收敛起了自己的气焰,开始了夹着尾巴做人。整个大明朝堂,自前段时间的雷雨天后,仿佛盖上了一层浓浓的阴云一般。但是张维贤,这可是自己穿越以来,第一次见面的人。今天跟他聊,也还是第一次。当然不能给他心目中,自己的伟岸形象抹上黑点。“英国公,你所思虑的,莫非是觉得朕护短,想要将魏伴伴所做的那些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甚至可以说得上一句祸国殃民的事,全部一笔带过么?”

“朝堂之上,户部、工部五个尚书、兵部也有四个尚书这样的事情,朕当然是知道的。”

“朕想做的,只是将这坛子水,给搅浑。”

“东林不是爱做官,爱做高官么?”

“朕,给他们做!”

“同一个官职的人多了,政见不同的情况下,朕才能做到,政由己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