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南查看太清宝鉴的空间里,韩老骗子他们挖地道时,顺手挖出来的七件宋代瓷器。
窝草!怎么只剩下三件了?
难道太清宝鉴喜欢的吃瓷土?
他只感觉到意识一痛,自己的意识居然被踢出了太清宝鉴。
牛剑南愣住了,原来太清宝鉴是有意识的,不是一件死物。
他不可能就此放弃不进空间了,自己的所有宝贝家当,都还在空间里面呢!
接着试了好几次,在意识里面苦苦哀求:太清大大哥,我诚心诚意地认错,我以后痛改前非,绝对不说太清大大哥吃土了。
这时候,太清宝鉴传出一股意识画面:
当时全部裹成泥巴团的七件瓷器,泥巴去除后,是五块碎片和两个有点歪扭的酒杯。
太清宝鉴将五块碎片凑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长流有点缺,肚子有点瘪的“双管枪”,就是长嘴执酒壶。
现在经过了宝鉴的修复,酒杯不歪扭了,酒壶的长流也不缺,肚子也不瘪了,显示出没有进窑前的标准器型,展现出器型最完美的那一刻的本来面目。
牛剑南从宝鉴里取出执酒壶,拿在自己的手上一看,居然是个钧窑的豆青釉窑变六瓜棱长流执壶!
他连忙用力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这居然是钧瓷!
是“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钧瓷!
这件钧窑六瓜棱长流执壶,高二十三厘米,口径十二厘米,足径十厘米。
此执壶撇口,直颈,六瓣瓜棱式椭圆腹,肩部是长曲流,另一侧是扁柄,圈足露香灰胎,通体施青绿色釉,蚯蚓走泥纹,釉面有细密开片,釉质均匀,胎质细腻,确实是色彩斑斓,变化多端,美轮美奂的令人为之痴迷。
他将酒壶收入空间里,又取出一个酒杯,这个杯口呈八瓣瓜棱形。
高四点五厘米,口径八厘米,足径二点八厘米,杯壁极薄,敞口,曲壁,腹底内收,斜腹,圈底露出香灰胎,杯子通体施青绿色釉,釉面有细密开片,釉色变幻莫测,胎质细腻,蚯蚓走泥纹。
豆青色的钧釉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高温会出现开裂现象,而且,古代窑炉的温度不够稳定,不好控制,只能凭借烧窑师傅的长期经验。
在古代恶劣的条件下,残次品很多。
牛剑南判断那个墓主人,肯定是一个手头拮据的爱酒之徒,所以买了残次品过过瘾。
刚好一个执酒壶,两个酒杯,正好一壶浊酒,两人对酌。
钧窑作为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以色彩斑斓,窑变著称。
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只是其中的特征之一,用气泡串起一条条呈立体状的蚯蚓奔爬,蛙卵纹,鱼卵纹包裹正欲孵化而出的鱼籽等等。
初期的钧窑,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香灰胎,颜色较浅,胎质细腻,釉色素雅。
钧窑瓷器需要两次高温烧制,而且是以窑变著称,它的颜色是自由流动,变幻莫测的,所有颜色都可以在钧窑身上发生。
所以成品后会带来万般变化,造就每一件钧窑,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孤品。
牛剑南决定以后要善待韩欣怡,让她多吃几只麻辣虾,多买几件衣服。
因为她的陪嫁实在是太厚重了,一百万华夏币,一把帝国双刃中的“天之斩蛇刀”,和三件豆青色窑变的钧瓷,妥妥的无价之宝。
现在这三件钧瓷上宝光内蕴,根本就没有生坑货的土腥味和特征。
全部都有自然的包浆,全世界的鉴宝高手都发现不了,它们居然是刚从坟墓里挖出土的生坑货。
生坑一般是指刚从地下出土的古董,风化氧化严重,腐朽干枯,没有当时应有光泽的古董。
熟坑一般是指生坑的古董,长期人为盘玩“提灰”后,不再“吐灰”,包浆恢复光泽的古董。
传世品一般是指,一直流传于世,根本就没有入过土的物品,是有根有底子孙后代,传承有继的物品。
牛剑南觉得自己已经膨胀了,立下一个心愿。
准备去几个瓷都名窑,自己去找多找几个名窑,多搞几个当时朝代被砸碎的残次品瓷片,搞几车回来,然后自己修复了,当做家里的生活用瓷。
想想看,家里摆着几套金丝楠木,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的家具,桌子上摆着,全套汝、官、哥、定、钧,康雍乾的菜盘,饭碗,汤盆等……
牛剑南这时候,已经陷入重度臆想症,嘴角快要流出口水来了。
也不知道韩家一大家子人,当时是不是心如刀割,因为,泥巴显然是他们刻意裹上的。
……
在一千多公里外的西江省华夏瓷都,韩老爷子在瓷都的乡下,租了一个农家院子。
韩老爷子正坐在院子外的木椅上放风,右胳膊打着石膏,吊在脖子上。
韩继宗和韩光荣正在院子里的地底下,当勤劳的土拔鼠,满身泥土的挖地道。
懂《鉴地诀》和《摸金密要》的韩老爷子,判断院子底下有墓道,可以一箭双雕,借墓道当地道,又能顺便挖点宝。
韩老爷子突然鼻子痒痒,打了一个喷嚏,嘴里下意识说了一句:
“谁他妈在背后念叼我?”
然后愁眉苦脸地喃喃自语道:
“列祖列宗啊!你们为什么要骗至孝子孙的我,居然留下祖训说,三国刘备的义子刘封的坟墓里,有天大的宝贝。我们一家三代花了整整一个月,才在锦城市凭着地图找到坟墓,好不容易打开了坟墓,里面除了一个脑袋一把骨头,就只剩下一根长满铁锈的粗铁棍,其他什么宝贝都没有,这算是天大的宝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