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汉龙骑 >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寿春之战(170)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寿春之战(170)(1 / 1)

“既然袁绍要迷惑曹操,那我就帮他一把,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与袁绍休兵,反应是非常剧烈的,而刚才刘澜如此愤怒其实也有这个原因,但有些事情他必须要这样做,就算是忍耐就算是不被人理解他也不会后悔,说白了冲突如何能够解决眼下的处境,他肯定不会退缩,但他知道就算开战了,最多也是和袁绍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就算夺回了青徐,又能如何,还不是照样在袁绍与曹操的威胁之下吗?

那时冲动是冲动了,解气是解气了,但是他们的处境却根本没有任何改变,那这一仗的意义又在哪里,付出巨大却毫无收获,不管是从战略还是战术都是失败的,但是如果用青徐换来袁曹的战争就不同了,刘澜能够借此机会彻底收复整个扬州,而关键的是,还能够从曹袁之间的战争中收获最大的利益,甚至还能不费吹灰之力收回青徐,比起冲动的选择与袁绍交战下去,有些时候退一步可能真的会海阔天空。

徐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刘澜这是陪着袁绍演了一出欺骗曹操的大戏,不得不说,为了迷惑曹操,袁本初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了,不然又怎么能想出这么一个策略来,如果主公并没有看出他信中的深意,那岂不是说联双方之间的默契岂不是全被曹操知晓了?

摇头苦笑一声,徐庶略有些抱怨,道:“主公,下次能不能提前和卑职勾通下,方才着实被吓坏了。”

“我以为元直已经看出了袁绍那封书信之中的深意。”刘澜笑着说了起来,其实袁绍那封信的内容已经完全表达出了对联盟的向往,但是袁绍却又在内容最后说什么他是不会承认的,最初我也觉得这是怕被曹操知晓真相时他不承认的借口,但是这话完全可以不用些在书信之中,所以我就猜袁绍是不是想在这件事情上做点什么文章,可我却一直看不出来,直到许攸到来之后。

“许攸?”徐庶不明所以,他并没有觉得许攸到来和这之间有任何的联系,更没看出来许攸与袁绍那句话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或者是深意。

“对,许攸乃是曹孟德和袁本初的多年好友,他们之间相交二十年,如果是以往的交战,袁绍派出许攸联盟再正常不过,可是在商讨联手对付曹操之际,却派出了许攸,难道是袁绍对他深信不疑吗?我最初这样想,可我却并不这样认为,随后我猛然想到了一件事。”

“什么?”徐庶被刘澜勾起了兴趣,问道。

刘澜几乎要破口就说出蒋干盗书四个字,但最后却猛然发现好像这是几年后的事情,随即讪笑一声掩饰尴尬,道:“自然是要借许攸之口,将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告诉曹操了。”

“原来如此。”下面的事情其实也就非常明白了,或许连袁绍都不知道许攸到底是向着他还是会暗中勾结曹操,但这并不重要,如果他暗中与曹操有联系,那么许攸会彻底蒙蔽曹操,而许攸没有与曹操有任何的联系,那也无妨,因为这件事应该不会有什么人知晓,所以并不怕出兵兖州的消息被曹操获取,当然袁绍甚至还担心消息有可能会从广陵处泄露出去,所以袁绍那句不承认,是有多重原因的,但不管目的是哪一个,说白了都是为了迷惑曹操罢了。

徐庶低头想了片刻,叹了一声,道:,“这袁绍现在居然变得如此狡诈了,这事当真滴水不漏,看来曹孟德在开战伊始要吃大亏了。”徐庶说道这里,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主公觉得要不要泄露一点消息出去,让曹孟德早做些准备,不然他那边败的太快,对我们的计划可就太不利了。”

“当然要提醒曹操,不过不能是我们去提醒,让袁绍知道了,甚至有可能改变计划,所以这件事要想个别的法子。”刘澜想了想,还是赞同了徐庶的建议。

“主公放心,这件事卑职保证做到既隐蔽又不会让曹操、袁绍知晓是我们泄露出去。”徐庶信誓旦旦的说着,这让刘澜多看了他一眼,但并没有多问,想来也是通过许都的内卫把消息传开,至于其它的可能也同样会有,不过刘澜向来不稳过程,只问结果,如果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好,那每年在内卫耗费数百万之具的五铢,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许攸离去,徐庶和刘澜商量了一番之后也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了刘澜一个人,对于和袁绍的联盟,刘澜知道很多人都强烈反对,这不仅仅只是那些武将和徐州的世家官吏,而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不赞同,在他们眼中袁绍乃是大仇,除之后快都不解恨,更何况还与冀州结盟,但是他成功说服了所有人,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好的开始。

其实上下一心是非常好的,刘澜也乐见其成,但是对冀州这一次他知道上下一心更多的都是因为大家的私心,而这无疑是刘澜以往最希望出现的局面,只是这一回较为特殊一些,不过也无妨,毕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澜已经有点期待起来,当他们拿下九江时,曹袁之间的战斗已经如火如荼,虽然刘澜知道结果,但是从现在这个发展趋势来看,他根本就看不到曹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可能,在另一个时空中,曹操是在拿下寿春和徐州之后才与袁绍进行的官渡之战,再加上孙策之死、张绣来投,可以说官渡之战期间的曹操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能够放心大胆的去与袁绍进行战斗。

但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出现,曹操不仅没有拿下寿春更没有夺取徐州,甚至连张绣都没有解决,周围虎视眈眈,时刻都处在危险之中的曹操凭什么取胜?刘澜与关羽推演了无数次,毫无疑问,曹操最后都失败了,就算是火烧乌巢,都没能帮曹操取得胜利,这才是刘澜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要让徐庶去暗示曹操的原因,因为他现在的实力根本就很难抵抗袁绍,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而且因为四周虎视眈眈,曹操敢把周边的防御部队调走吗?他敢把防御张绣的李通调走,还是敢把防备徐州的部队调离,甚至是在谯县防御袁术现在防御自己的部队调往前线与袁绍作战呢?

到时候他肯定会顾及,不调兵可能会败在袁绍之手,调兵则可能会被四周的饿狼们瓜分,前门驱虎,后门迎狼,这才是现在曹操最为尴尬的处境,所以真的要与袁绍作战,他也肯定会先稳定自己的后方,而唇亡齿寒的道理对身边这些个诸侯无疑是适用的,最少到时候可以保证这些人不会落进下石,不然他完蛋,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完蛋,包括刘澜自己。

这一点刘澜当然心知肚明,曹操胜了,刘澜还有与他一争长短一较高下的可能,可一旦袁绍胜了,刘澜除了偏居一隅之外,再也没有可能逐鹿中原,他打开了一副兖州地图,别看他在这个时代没去过兖州,但是因为内卫的原因,天下十三州的地形几乎都已经制作成地图,甚至还有一副偌大的大汉地图,当然这时期的大汉地图可无法与后世地图相比,就是范围也不过只有十三州,诸如现在的鲜卑、西羌、南蛮之地就更不要提了,根本就没在他这幅地图中出现,就算是西域也只是在凉州金城为之。

但这幅地图会不断的完善下去,因为这些地方,势必将是日后内卫主要前往测绘的地方,

他盯着地图,久久凝视着兖州区域,尤其是白马这个地方,因为他知道历史时期曹袁交战好像就是这一区域,当然这里是演义内容,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对于正史官渡之战并没有多少了解的刘澜其实并不知晓。

但因为推演,刘澜对于这一仗的结果心知肚明,甚至看得无比透彻,他实在想不到曹操凭什么能够战胜袁绍,除非后者暴露出了自己的软肋,而这又是临时发生,就好像演义中的火烧乌巢,让曹操反败为胜,但是现在看不到,最少他替曹操捏着一把汗,在他眼里,最好的结果显然是二人在官渡战场上一直耗着,拖着,不胜不负最好。

可是真要消耗下去,莫说是曹操,就算是自己也真的打一场消耗战也必败无疑,以弱胜强的关键是什么,是速战速决,而不是消耗,也就是说这一仗对于曹操来说最理想的时间点为两个月到半年,再久那就对曹操非常不利了。

这是刘澜以他这些年对军事了解给出的方案,虽然对历史上的官渡之战用时多久不是很了解,但是就他的认识,这一仗的时间没有耗用太久的时间,就算是时间比较长,但真正决定了战争走向的却还是一场突袭,烧掉了袁绍的乌巢辎重,也就是说如果双方继续耗下去,而曹操没能火烧乌巢的话,那最后获胜者多半还是袁绍。

乌巢,乌巢!

他的目光瞬间扫向了这一另一时空袁绍屯粮之处,刘澜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蝴蝶效应如何改变,都没有改变淳于琼贪杯的毛病,那么不管许攸到底有没有暗中给曹操献计,也就是说,只要这个时代淳于琼如果还能在乌巢屯粮,一旦被曹操知晓之后,他是可要瞬间扭转战局,改变战果,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的。

刘澜瞬间笑了起来,虽然推演的结果是乌巢被烧之后袁绍还取得了胜利,可别忘记推演终归只是推演,是无情的棋子,而战场之上却是鲜活的人,他们会根据一些突发情况而受到影响,并不可能像机器一样,不管不顾就算是粮草被焚烧之后还能不顾一切的去攻打曹操。

这种可能性有,关羽的摄山营或许能做出来,放手一搏,但已经说过了,这只是推演,并非真实的战斗,而要把推演上出现的可能转换在战场之上,虽然是可能的,但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就现在来看,乌巢这件事情需要提早布局打探清楚,只要能够确定淳于琼确实在乌巢看押粮草,那么刘澜就能够把其当做杀手锏,到时候如果曹操败得太快,那就可以把消息透露给曹操。

而至于许攸,就现在他所看到的结果来说,估计这次回去之后袁绍也难容他,刘澜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是有道理的。不管他到底会不会给曹操送这封书信,袁绍都不会再用他,甚至会干脆除掉他,把威胁彻底扼杀。

对于袁绍,这些年他的一些表现都被刘澜看在眼里,而他是什么样的人刘澜更是无比清楚,当年在讨董前线,他差点就被袁绍算计,那个时候他就清楚了袁绍这人,只要对你怀疑了,哪怕最后确定了你是冤枉的,他也不会在用你,更何况还坐实了,那就更不会给你活路,除非许攸跑掉。

所以这一次他认为许攸没有这个可能,只要他敢对曹操泄露任何消息,那么他会立即被袁绍处死,而袁绍则会毫不犹豫的除掉他这位多年的老友,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同样的道理,如果确定了许攸是可要信任的,那他的情况也会和田丰、沮授一样,彻底被放弃,远离政治中心。

这个时候的刘澜确信着许攸已经彻底远离了冀州的主流,可他却不知道这却是许攸离开冀州的开始,一切虽然与历史不同,却又冥冥之中好像有着一双无形的巨手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修正着偏离的方向,最终让车轮重回正轨。

但此刻对刘澜来说,却是无法知晓的,有些时候虽然能够提前知晓答案,但更多时候还是后知后觉,就好像现在他对许攸的结果判断的结果,只不过却有忽略掉了另一个时空许攸为何而选择离开袁绍,虽然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抗战之无双战将 穿越甲午后 朕的读音 大明话事人随轻风去 乱世枭王 穿越之秦末争鼎 大明祠 朕的江山2 终宋小说简介 北宋有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