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厘散是常见中药方剂,出自清代医家谢元庆的《良方集腋》,组成药材为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各5克,儿茶7.5克,朱砂4克,冰片、麝香0.4克,流传甚广,众人熟知,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合外伤血瘀肿痛、外伤出血、扭伤等症。每次仅用七厘(约合0.22~1.5克)即可,因而得名七厘散。该方剂之中,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均有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之功,与行气通络的麝香、冰片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行气血,还可在麝香引导下活血通络,能够到达任何病变部位,发挥活血化瘀之力。血竭可止血生肌,与功效相同的儿茶为伍,能够防止继续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佐朱砂可宁神、解毒。八药同用,行气、活血并行,活血、止血兼顾,一同发挥出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记得上学的时候,朋友在下楼梯的时候与我闲聊,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整个右脚脚面肿得像包子,鞋子也穿不进去了。我让她去看医生,可是她怕耽误课程,说什么也不肯去,坚持让我扶她回宿舍,但是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朋友已经不能下地走路了,脚痛得坐立难安。我突然想到姐姐那儿有七厘散,于是赶忙跑到姐姐的宿舍拿药,取出适量白开水调和七厘散,温敷在她的脚面,每天我都为她换一次药,一个星期之后,朋友那又红又肿的脚面慢慢恢复到原来的平整模样,也没有那么痛了。后来我自己开了诊所,此方剂仍然经常在前来就诊的患者身上使用。就在前几天,一个阿姨来到诊所,她说她女儿在一个工厂中当打字员,由于长年保持一个姿势,手部肌腱出现过度摩擦,先是红肿,之后结成硬块,再后来腕部、手指的敏感大大降低,手腕想转过来都非常困难。前几天,她和女儿一起出去买东西,回来发现女儿竟然连几包牛奶都拎不动了。听完她的叙述,我的心里大概有了数,然后我告诉她有时间带着她女儿过来看看,以确诊。第二天,那位阿姨就带女儿来了,我仔细观察她手指、手腕的转动情况,和我前两天猜测的一样,是腱鞘炎。正常人每只手上都有28块骨头,24条从前臂来的长肌腱、18块手内小肌肉,通过韧带、关节、皮肤联成一个整体。在手部某些肌腱外面包着一层纤维组织——腱鞘,能够维持手指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动功能。我们的手部固定在某个位置做重复、过度活动时,肌腱、腱鞘之间会发生摩擦,导致水肿、纤维性变,引发内腔狭窄。由于肌腱在腱鞘中活动时的径道狭窄,所以出现疼痛、运动障碍,即为腱鞘炎。那位阿姨赶忙问我能不能治好,孩子毕竟还年轻,我告诉她,连续用七厘散外敷十天左右就好了。其实,不仅是打字员,很多都市白领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双手都在慢慢受摧残。一整天紧张的工作结束时,伸伸手臂,动动手指,就会发现手指、手腕的关节隐隐作痛,别以为这是手指工作过度所致,很可能是被“键盘手”缠上了。平时应当多转动双手,别让手悬空,为自己的手臂找个支撑点,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起身换个姿势。临床实践证明,七厘散不但能够治疗跌打损伤,还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外敷)、褥疮等症。清代乾隆时期,颇负盛名的上海蔡氏妇科第七代传人蔡小荪先生就用过七厘散治疗**内膜异位症,配合煎药,每次吞服一瓶,可用,也可掺在膏药中敷在小腹部,效果很好。但是,由于药性走窜,耗气堕胎,因此不能多服,孕妇应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