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有人胆敢跟观音讲条件。
观音难以掩饰满脸震惊的表情,眼神也犀利起来,捏紧瓷瓶的手青筋暴露。
唐三藏无视她的表现,“她跟了我,我便有责任照看她。你若要收她为座下弟子,就得允许我随时探望,而且……”
三藏在观音越发凌厉的目光中,坦然竖起手指,“得加钱!”
观音大士忽然笑了。
唐三藏贪财如命,果真名不虚传。
好在她出门,总是带着宝贝的。
她从虚空里抽出一只白净的瓷瓶,扔给唐三藏。
“此乃水晶玉镜瓶,是我南海养鱼用的,平日里用它给池塘里的鱼儿换水。一次能装下半座池塘的水,往后路上,你师徒几人无须操心喝水的问题。”
一听是给鱼换水的,三藏不免有几分嫌弃。
“还不够!”
观音再扔下一块铜镜,“此乃回光返照镜,可令人起死回生,不过只能用一次。”
两件宝贝唐三藏都收下,他非但不谢,看向观音的眼神还没有变得友善。
见此,孙悟空不禁怀疑唐三藏跟观音大士之间,是否有什么过节。
不然为何三藏对观音态度如此恶劣,甚至说话,也颇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两人都在场,悟空没敢问。
白雪也看出来了。
观音自然也能感受到,看在唐三藏后腰很硬的份上,耐着性子,再变出一件法宝。
一只扳指出现在唐三藏大拇指上。
“此乃伏魔玉指,有降妖伏魔之能效,寻常妖物见了它,即刻化作云烟飞散。”
对这件宝物,唐三藏还算满意,嘴上却说,“你该知道,这路上的妖怪,都非寻常妖魔。”
“所以也有画地为牢,囚禁大妖的能力。”
观音实在没有耐心同唐三藏纠缠下去,“唐三藏,东西已经给够了,可以带她走了吧?”
“我还有话要说。”唐三藏回头看着白雪,语气缓和下来。
“这一路,多亏有你,不然我师徒几人恐怕走不到这里。”
“法师言重了,几日里深受法师教诲,还给我取了名字,法师的恩情,白雪永世不忘。”
“往后好生照料自己,不要惧怕观音,若她有意刁难你,便搬出我的名号,她定会惧怕三分,对你好些。”
从方才的情形看来,三藏所言不假。
白雪不怀疑。
唐三藏在她手心里一点,送一块东西给她。
“去吧,好生修行。他日,定要做个好神仙。”
一块白云托住白雪。
观音再看唐三藏一眼,忍住不满,开口说道,“唐三藏,我已经跟前面的妖怪打过招呼,届时你报上名号,他们便不会刁难你。不过——”
观音停顿了一下,露出奇怪的笑容,“流沙河里有个从天庭贬下凡的刺儿头,生性残暴,喜好杀戮。前些年去西天取经的人,都被他吞进肚子里,你也该当心些。”
悟空一惊,“难道观音大士的话,他也不听?”
“我的话,于他而言不过是耳边风,你们好自为之。”
观音转过身,带白雪轻飘飘飞走了。
悟空想叫住观音,求她给个法子。
可唐三藏无动于衷。
师父不出面,做弟子不能越界。
他落到三藏身前,急急问道,“师父,为何不请观音出面,替我们收了河里的妖怪?”
“请她?还不如自己出手。”
“师父,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在地上我还能坚挺一会儿,到了水里,可就站不起来了。”
“放心,到时候为师亲自动手,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真男人。”
唐三藏转动大拇指上的扳指,笑看悟空。
自始至终,他都不曾向孙悟空解释,为何视观音为仇敌。
西行之前,黑雾告诉过他,观音是他们在西天的卧底。
彼时唐三藏匆匆见过观音画像,对她颇有好感。
可方才瞧见她手中的玉瓶,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玉瓶他曾见过。
婉月便是被玉瓶刺瞎双眼。
如此想来,观音便是当年率领天界神佛镇压妖界、将婉月打成重伤的幕后黑手。
观音反水了?
现实版无间道?
一时之间,唐三藏吃不准。
他的处事原则,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故而对观音态度不是很友好
若非有求于观音,早就动手了。
师徒二人回山洞睡回笼觉。
八戒醒来时,发现白雪不见了,只剩下黑水壶。
急得团团转,听说白雪被观音菩萨带走,独自黯然神伤许久。
路上连个解乏的女伴都没有了,八戒的心比寒冬腊月的风还要冷。
走在荒凉的山上,更是连连叹息。
唐三藏笑道,“八戒,其实人生本就如此。不必为路上朋友走散了,感到伤怀,她有更好的结果,你该高兴才是。”
你这秃驴不懂儿女情长,哪里体会过我这多情浪子的痛楚?
八戒不说话,在心里嘀咕不休。
唐三藏又说,“我年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后来身边的朋友陆续走散,才发现,其实我们早跟很多人见完了最后一面。”
“师父曾经也有朋友?”
“当然!净土寺修行时,为师也曾有过一班肝胆相照的朋友。”
“后来呢?”八戒继续问。
“后来,他们都死在了天神脚下,连魂魄也没有留住。”
“往后,我再也没有过知心朋友,也曾一次次,在人生的幽暗里挣扎啊。”
听到这里,八戒和悟空对视一眼,全都沉默住了。
这是唐三藏第一次跟他们谈及自己的过往。
原来东土话事人,也曾有过不为人知的风风雨雨。
唐三藏豁然一笑,“所以说,有些人相逢恨晚,有些人相逢恨早,阴差阳错才是人生常态。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要刻意放在心上。”
一句话,点破了八戒对白雪的非分之想。
“我知道了,师父。”八戒老老实实地挑起担子。
担子里多了水晶玉镜瓶,再不用担心饮水的问题。
师徒一行人照样昼伏夜出。
六日过后,翻过山头,习惯了干燥热风的眼睛被一股凉气吹醒。
看到山下昏黄的大河,和对面青翠的山野,唐三藏下马。
“悟空,到对面山上去找点吃的,吃饱了,晚上下河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