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现孩子嫉妒别人时,父母常会指责孩子心胸太过狭窄,其实,导致孩子嫉妒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有一点就是害怕。比如害怕自己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如果父母能让孩子更喜欢自己,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有比人强的地方,那么孩子的嫉妒心理一定会减轻很多。孩子的嫉妒往往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人的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优于自己;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事、某物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自己的社会尊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等。嫉妒情绪普遍存在着。在嫉妒者的眼里,被嫉妒者的成功仿佛证明了自己的失败;被嫉妒者的辉煌好像印证了自己的无能;被嫉妒者的各种优势又似乎说明了自己的不幸。有的人看到别人的才华、能力、荣誉、人际关系、经济条件比自己好,长相、衣着超过自己,学习成绩比自己优秀,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羡慕,继而产生恼怒、痛苦。一些孩子甚至会千方百计地拖别人的后腿、拆台。有一个女孩子,家境不是很好,这使她有点自卑。而和她同宿舍的一个女孩,家庭条件却非常好,亲朋好友常给她买许多衣服、食品之类,她趁宿舍无人之机,把这位同学的衣服洒上胶水或干脆扔出窗外,还把同学的发卡、化妆品等随手扔进卫生间的下水道,为此造成了同宿舍同学间的许多误会。直到有一天,她又如法炮制时被偶尔回宿舍的同学撞见,事情才水落石出。后来这个女孩子哭着说,她只是觉得自己不如人,别人一定在背后笑她,因此才越来越嫉妒富有的女同学,才会做出这种事。嫉妒者有时是因为无法肯定自我。在他人的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是不是能凭借能力取得进步呢?如此之类的问题往往不自觉地在心中出现,而对待这些问题又无法找到解决的答案,时而认为是肯定的,时而又认为是否定的。在这样的心态下,遇到一些比自己强的伙伴,一些人缘好的伙伴,一些条件比自己好的伙伴便容易产生嫉妒。越是嫉妒,越是无法肯定自我。要想纠正孩子的嫉妒,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学着肯定自己,而要让孩子肯定自己,就得改正孩子不良的认知习惯。这种认知习惯突出表现在不恰当的比较上。他们习惯于用别人的优点、长处与自己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实际上,这种比较是不平等的,怎么能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呢?这类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优势,发现不了自己的潜力。比如,有的孩子羡慕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羡慕他们的吃喝、穿戴,却意识不到和睦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往往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因而,看不到自己家庭的优势,妒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那么,父母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1)帮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适度的表扬,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比如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2)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事事领先的人是没有的。如果父母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这时,即使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制。(3)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都有优势和不足。某些方面自己比别人强,某些方面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客观的必然现象。有些同学记忆力不好,花费同样的时间,没有别人记东西多,你不必嫉恨别人,而应仔细认识一下自己;也不必抱怨自己,也许你会发现,你有顽强的意志,充分发挥你的意志力的作用,可能在别人半途而废的地方,你能取得胜利。你的容貌不如他人,但可能你的品德高尚、知识渊博,难道这不同样值得自豪吗?为什么一定要嫉妒别人的漂亮呢?一个真正了解自己长处、喜欢自己的孩子,是不会去嫉妒别人的,因为他有让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因此,要治疗孩子的嫉妒,只要帮他喜欢自己、接受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