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虎自然是追不上马车,只能花两个铜板坐了一趟去蒋家村的骡车,跟几个蒋家村的人挤在了一起。
他眼睛乱飘,笑着跟其他人套近乎,“各位叔叔婶婶都是蒋家村的吧,我是李家村的,我要去找我姐姐。”
“你姐姐是谁?”有人问了。
“哦,我姐姐嫁给了蒋大山啊!蒋大山是我姐夫!”
“哦,是他家啊!”周围的人表情微微变化,热络起来了。
金芸家的情况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人人心中都带着点羡慕,“你姐姐真有福气哦,嫁了个这么好的人家!以后有的福享了!”
李大虎心里不屑,就蒋大山家那个条件,能享什么福?
他面不改色地问,“这从何说起呢?我都好久没见我姐了,我记得我姐夫家人多条件不咋地,我爹还说饿不死就行了,让我们别管呢。”
那人摆手,“老话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风水轮流转。看来你们家跟他们家走动是少了些,连自家要出富亲戚了都不知。她家前段日子那么大的山羊和野猪都猎到了,你们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李大虎惊了,“山羊?野猪?谁猎到的?”
“还能是谁哦,当然是你姐夫呗!”
李大虎此刻都快坐不住了,内心激动不已!
山羊和野猪,那得卖多少钱!
难怪蒋家那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婆舍得带两个外甥女出来了,还给她们穿那么好看的衣服!
这都是他姐夫的功劳啊!
看来他姐姐也跟着享福了!
欣喜过后,李大虎忍不住不满起来,他姐也真是的,只顾着自己享福,也不知道送点好处回来!
即便不能送吃的,也该送些银子回来啊!
亏她还是大姐呢!爹娘真是白养她了!
李大虎压抑着内心的不满,跟蒋家村的人聊着天,终于到达了蒋家村村口。
热心的村民给他指了个路,他凭着印象步履匆匆地往那个方向去了。
走了一段路,就在一个院门外看见了熟悉的马车。
他心中大喜过望,过来在马儿身上摸了几把,“真他娘有钱了,连马车都买得起了!”
院门半掩着,他推门进去,眼睛都直了。
因为他正撞上蒋家人在吃饭呢。
他径直冲到了厅里,眼睛在菜上面一扫而过,吸溜了一下嘴里的口水,“婶子!大姐,姐夫,你们吃这么好呢!我来得太巧了,正好赶上中饭了!”
“哟,这是什么呀?是肉啊!”李大虎跟八百年没见过肉似的,黑手指就往碗里伸,竟是要直接用手捻肉吃!
“吧嗒——”
一双筷子敲在了他的手上,金芸认出他来了,“李大虎?”
“大虎,你怎么来了?”李氏放下碗筷,将他往后扯了扯。
李大虎见自己离肉远了,吞咽着口水,有些不满地说,“大姐,你在婆家过着好日子,都不管娘家人的死活了!爹病了你不知道吗?”
李氏如何知道,又没人通知她。
她有些担忧地问,“爹怎么了?”
“还能怎么,每日都要下田干活,吃的又跟不上,身体本就不好。昨日淋了雨,所以病倒了。”李大虎眼睛一直看着饭桌上的菜。
蒋家这日子确实过得好!瞧瞧这一碗鸭肉,还有大米饭,那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吗?
今日的饭菜是小金氏做的,小金氏的厨艺也不差,但是比不上金芸,所以一家人吃得慢,一大碗的鸭肉现在还剩下大半碗。
“岳父病了?”蒋大山起身给李大虎拿凳子,“拿药了吗?”
蒋梅、蒋桃和蒋松在李氏的教导下,喊了“大虎舅舅”。
李大虎看着三人,笑嘻嘻地,“哟,瞧瞧我两外甥女,以前那么瘦,现在都白胖了。你们家这日子可真好,门口还有一辆马车,太有钱了!”
蒋小山吞下米饭,正欲开口,金芸抢先一步,“那马车可不是我们家的,是我家小山岳父家的。”
李大虎这才看见蒋小山,脑子里转了一圈,想起来了。
蒋家的三儿子是个入赘的!
他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没打招呼。
蒋小山脸色沉了沉。
小金氏和蒋二山寒暄了几句,自然不能冷落了客人,拿了碗筷过来,给他腾出个位置来。
李大虎一坐下,就开始大口吃饭吃菜,旁边的青菜他一筷子都没去,尽往鸭肉里面伸,恨不得一口一块鸭肉。
李氏担忧爹的情况,一直在问,“爹现在怎么样了?严不严重?”
李大虎吃得满嘴油光,根本没空搭理她,好不容易吞下一口米饭,不耐地道,“别急,先等我吃完,我都饿死了!”
蒋大山要去夹一块鸭肉,这筷子都还没放下呢,就被李大虎捷足先登地夹走了。
蒋二山也要去夹,也没成功。
李大虎不停地拉扯鸭肉碗,直接将那碗拽到了自己的面前,别人夹一块,他就要夹两块,堆在自己碗里的不急着吃,大碗里的疯狂吃。
金芸没胃口了。
李大虎吃相不佳,口水都溅到鸭肉碗里面了。
蒋小山也停了筷子,鄙夷地看着对方。
“你慢点吃!”李氏臊红了一张脸,在桌子上一直拉李大虎。
李大虎不收敛也就算了,还很凶地呵斥她,“大姐你别扯了行不行,我不就吃你家一点肉吗?这么小气干什么!我都听说了,你在婆家过好日子呢!你们天天吃这些,肯定都吃腻了,让我吃点怎么了?”
李氏急得额头都冒汗了,她怎么过好日子了?
她在这个家没什么地位,他们难道不清楚吗?
李氏心里突生委屈,揪着自己的袖子咬紧嘴唇。
金芸:“让他吃吧。”
她顿了顿,强调了一句,“让他先吃。”
她不动筷了,家里的其他人也不动筷了,唯有几个孩子偶尔过去夹一筷子肉。
李大虎放心大胆地吃起来,鸭肉全吃了,米饭吃了三大碗,直吃得肚子圆滚滚,无法站起来为止。
“姐,给我倒杯茶,我撑着了。”李大虎吩咐道。
李氏有些生气地说,“我们家哪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