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杀 > 第一百九十九章 更大一些

第一百九十九章 更大一些(1 / 1)

正在李平犹豫不决的时候,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南京的左都御史(掌南方督察院)李邦华到达了九江,他在湖口县(属九江府)给左良玉写了一篇檄文,用大义进行斥责。

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左良玉竟然自知理亏,不仅很快回了信,并且话说的也很恭敬。

于是,李邦华就用劳军为名面见左良玉并与其进行了长谈,随后更是答应使用见机行事的特殊权限把九江的库银拨出十五万两给左良玉当军饷。

左良玉很感动,发誓要杀贼报国,同时立即下令各军不得再滋扰地方,连李平都收到了命令。

很快,左良玉的乱军也大都比较听话的遵令基本安定了下来。

左军之乱就这么以令人意想不到和不可思议的方式平息了。

但这事其实既意外也不意外。

如果换成是别的大吏胆敢来斥责左良玉,左良玉还真有可能完全不鸟甚至可能会暴怒。但面对李邦华,左良玉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是不得不说说李邦华这个人。

李邦华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是一个有名的正直清廉之人,也是一个以耿直出名的人,他虽不是东林党但却因屡次为东林党人仗义执言而受到打击和排挤。

在他刚为官不久时,就因对东林党人顾宪成进行公正的评论而被当做东林党人弹劾,甚至因此影响了仕途。原本准备升任为御史的,最后却不了了之。

后来在朝中对东林党攻讦最严重的时候,与李邦华为同乡,同时又有师徒情谊的邹元标,被指为东林党党魁,受到严重迫害。李邦华看不过去,出面为其辩解,这回他不仅自己被外放,连他的父亲都丢了官。

不仅如此,李邦华还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对父亲至孝。

他与自己的父亲一同乡试中举,随后父子二人共同勉力,布衣徒步上京赶考。

而左良玉本来就在政治上倾向于东林党,又是一个极看重大义和大孝的人,李邦华自然属于他最为敬重的一类人,并且还是那种极其少有的。

再加上李邦华的洁身自好,让他可以毫不羞愧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左良玉,左良玉想挑毛病都挑不出来。

如此,左良玉对李邦华的恭敬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没脾气的。

同时,李邦华的脾气秉性也使得他敢来斥责左良玉,管这个对他来说的闲事。

李邦华是可以不来的,他已被朝廷征召入京面圣,有足够的理由不理会左良玉之乱,但南京的文武大吏都被左良玉的乱兵吓得六神无了主,你瞪我、我瞪你,没人知道怎么办。

李邦华叹气说:“中原一带安静的国土只剩下东南地区这个角落了。我身为大臣,怎么忍心看到内部决裂,在局外袖手旁观!”

当然左良玉开始变老实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他确实没打算造反,他为乱地方的行为估计他自己也明白不能再无休止下去了。

不过,左良玉的乱军意外的被安定了,张献忠却又开始了继续搞事情。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晚,张献忠再次采用老伎俩从蕲水县急驰至西南方七十里外长江边上的黄州府城,然后乘大雾攻城。

二十四日黎明,城陷。

黄州府城在武昌和蕲州约中间的地方,距两地各约一百多里。

黄州府城与其它城池很大的不同在于,其城内不准经商,没有商铺。所有经商的都是在城外沿江的沙街和城南外的十字街等处。

可能也是因此,张献忠在攻破城池后命被俘虏的官兵及官绅眷属妇女去拆城墙,当城墙拆至人肩时,将其全部杀害,推入大江以葬鱼腹。

骇人听闻的杀戮传到兴国州,无人不为之动容。

与这个消息同时才传过来的还有另一个令人震惊的迟到消息,张献忠在三月五日攻下蕲水县(今浠水)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了城内是宿敌也是“恩人”的熊文灿的全部家族。

熊文灿是原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曾负责征剿农民军,并于崇祯十一年招抚了当时被打的走投无路的张献忠,算是张献忠的恩人。

但后因向张献忠索贿和盘剥过重而为其憎恨。

后来张献忠复叛,熊文灿被追责并于崇祯十三年被处死。

但人都死了,张献忠却仇还记着,还要杀人家全族以泄愤。

这家伙嗜杀和好报复的毛病正越来越重。

李平也因此意识到,他如果想干点什么必须要尽快采取行动,否则许文岐的日子估计也到头了。

因为就在这两天,李平为更准确的掌握敌情和下定决心,命令侦察连冒着可能惊到农民军的风险跟踪并绑架了一名出城的农民军士兵。

这个农民军士兵是看押许文岐的守军之一,出城是为了走亲戚。他虽是广济县人,但却在蕲州城外有亲戚。

从这个士兵口中,李平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许文岐正在联络不甘心从贼的农民军官兵准备举兵起事。张献忠新近攻下的这些地区真心愿意从贼的百姓只是少数,大多是被强迫的。

但问题是,许文岐联系的人好像有点多,范围也有点大,并早已不再局限于看押他的敌军这一群体。

这从保密上来讲几乎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甚至有点太粗心大意了,被发现是迟早的事,而且估计马上就要事泄了。

就在李平激烈的思想斗争时,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焦头烂额和消息迟钝的朝廷终于对左良玉几个月前的败战进行了处置,传制:“襄、承(襄阳,承天)失守,明法具在。左良玉悯其久劳行间,责令图功自赎。方国安、陈可立革职,充为事官杀贼。”

左良玉随后引兵屯安庆。

虽然朝廷处置的非常偏颇,并且有点太迟了,但也并不意外。

在清兵仍在境内肆虐的时候,在全国各军面对农民军普遍败绩的时候,独领一方的大将在此时不可能受到严厉惩处。

能处置襄阳之战中不战而退并且官职不低的方国安和陈可立已经很不错了,也说明朝廷的威严还是有一些的。

李平在惊讶过后想明白了很多,他不再犹豫,决定采用更加激进的三号方案。

这既不是只瞄准许文岐一个人救的方案,也不是不得已时救一群人的方案,而是一个极其疯狂和大胆的方案。

既然要玩大的,那就胆子更大一些吧!

于是,四月三日的上午,赵冬冬带着几个侦察兵化妆成早上出城去砍柴回来的农民军士兵再次从北门混入了城内。

本来他们可以更早两天开始,但李平对四月一号这个日子非常的不感冒,他拒绝行动在这一天开始启动。

好在蕲州的守备一如既往的松懈,连番的大胜让农民军只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江面上,而对各城门却也越来越疏于警戒,白天城门不仅常开,并且进进出出的人流也很多。

蕲州城内的富户几乎被杀光了,鸠占鹊巢的很多都是城外原来的乡民,这些人在城外总有各种各样的琐事。

但今天,进进出出的人比平时更多,可还是没有引起大部分不久前也是普遍百姓的守城者的警觉。

很快,赵冬冬几个人就到达了麒麟山下关押许文岐的地方,那里的警卫和之前同样没有任何变化,他们甚至远远的看到了刚刚下山的许文岐。

看来失踪的那个看押士兵并没有引起怀疑。

也许那个士兵也被当成了借机跑掉的人,这在多被裹挟从军的张献忠后营中并不稀奇,甚至很多人都对此抱有很大的同情,这也是侦察连当时敢下手的重要原因。

赵冬冬当即略松了口气,他对自己的任务不再那么担心。

可紧接着,他又再次忧虑起来,他知道自己这一环并不是最关键的,老连长马兰和副连长马小天那里才是最要命的,事关着全局的成败。

黄陂县的经验在蕲州能用的不多,而且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蕲州城一面临江,三面众湖环抱(与今天的地形完全不同),除临江的两个江边(还建有关城阻挡),另外唯一不用做船可通行的通路就是东北方两个大湖相夹的一个狭窄通道,但也建有关城阻挡。

也就是说,蕲州城是建在一片封闭区域内的。

然后即使如此,它不临江的三面还有通江宽达近50米的护城河。

这根本就是突袭的灾难。

而李平的炮船队在长江上虚张声势,又让农民军对蕲州城附近水面格外关注,这使得来自水上的支援和渗透变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他们想打的战斗将是一场组织起来超高复杂的战斗,也是一场企图用组织力和质量胜过巨大数量的战斗,赵冬冬很没有信心。

赵冬冬是一个喜欢眼见为实的人,但他还没有亲眼见证过这种巨大悬殊下的成功,尤其还是对擅长搞突袭的张献忠部队搞以其道还其道。

不过,赵冬冬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

昨天晚上,数千名战友包括大量骑兵和他一起从下游偷渡过了长江,目前正隐蔽在距城十几里外的大栗山。

一切已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了。

当夜晚到来时,大栗山上的李平俯瞰了一会儿周围一片漆黑中的安静,之后满意的向蕲州城方向望了望。

但由于大栗山前还有多个山恋阻挡,他什么也看不见,更听不到。

他的心中很忐忑。

他不喜欢这种未知和等待的感觉,这让他觉得意外随时会来。

而且他也知道在这种大规模行动中意外总会发生,就看是大意外还是小意外了,他不喜欢这种万古不变的真理,更不喜欢这种让人心跳的感觉。

与李平的忐忑不同,赵冬冬这时已经开始痛恨了。

潜伏在麒麟山上的他赫然发现,一支似乎很精锐的农民军部队突然靠近并开始秘密对关押许文岐的地方行包围态势。

这支行伍较为整齐的农民军部队做的很隐蔽,大概是不想引起其他农民军的注意。

虽然赵冬冬很快就意识到不是他们被发现了,而应该是许文岐的事泄露了,蕲州的农民军守将应该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而只是把最值得信任的精锐部队调往这里待命。

但这仍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无论是什么原因,蕲州的守军正在处于戒备状态。

与此同时,赵进和史明的联军也正在向黄梅县秘密进发,他们也想搞突袭。

他们的目标不是紧邻黄梅县东侧的马尾山,虽然那里做为附近唯一且面积不小的有山的地方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力的遮挡。

但从那里如果要进攻黄梅县却也还必须得过由北至南纵贯通过黄梅县城东侧的河流才行。

应该已经得到预警的黄梅县一定会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马尾山,放在这条县城边上的河流上。

所以赵进和史明反其道而行之,正在从大西侧农民军的控制区绕大圈。

他们在夜行,他们要的是一次突袭。

说明:

注1:

《绥寇纪略》中说,三月二十四日,张献忠进入黄州,“贼入,择其姣丽者,驱以毁城,缓者斩指堕腕,血渗漉淋壁间。三日,城平,乃杀而投之以填堑。

这条记录应该不准,估计听到的是夸大传言。

拆毁城墙是重体力活,驱赶女人去拆城,还要漂亮女人,人力和体力都远远不足,别说三天,三十天估计也拆不完。

注2:

据明史记载,许文岐的密谋泄露了,张献忠命人组织了搜查并确定了“罪证”,许文岐随后被斩首,这是他被捕七十余天后发生的事情。

大明朝廷得知后,追赠许文岐为太仆寺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从红楼开始的名著之旅 御天邪魔 大汉兰陵王 三国之大爆兵 歌行大隋 我是武大郎开局潘金莲入门 一起扛过枪 重生南朝 长宁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