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风堂
秋香拿着揉软的帕子,紧紧的擦拭着李不让的头发,一双眼睛水汪汪的,仿佛随时随地都会哭出来一样。
李不让最看不得别人这样哭哭啼啼,当即就皱起眉头。
“之前不是已经与你说过吗?这只是计划中的一环罢了,你又何必如此担忧,总而言之,我都不会出事的。”
“可万一……小姐你体弱,生了风寒,那该如何?”
想起上一次李不让落水之后,秦氏的所作所为,秋香就忍不住心里发寒。
“小姐这些时日,可是和水犯冲!不如我们等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专门去寺里,拜一拜,求一求佛祖,让佛祖好好保佑?”
秋香紧张的说着这番话,同时也期待着看着李不让,而她说出的这番理由,也着实让李不让忍不住皱眉。
的确,她自从过年之后,总是和水犯冲。
第一次事情是秦氏刻意陷害,第二次是自己不慎落水,第三次确实被乔寻织给推进去的。
想到乔寻织,李不让立刻转移视线,看向不远之处的乔寻织只。
见乔寻织微微挑了挑眉毛,有几分得意的看着自己。
刚才你不是还要走吗?如今被安承泽给救回来了,心里是不是很高兴?
虽然乔寻织并没有说话,可李不让还是从乔寻织的眼神里,察觉到了这样的意思。
李不让瞬间有那么几分的恼羞成怒,可随即,情绪又瞬间释然。
“这件事情,算我欠你一个人情。”李不让坦然承认。
如果不是乔寻织及时随机应变,自己就这样走了,又怎么可能看见安承泽为了救自己,而直接跳下水呢?
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欠下人情了?乔寻织摇了摇头。
“你和我之间的关系,说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这些年里,你明里暗里,帮了我多少次,若是欠人情,那我早就欠下不知道多少了。”
乔寻织倒是有几分波澜不惊的意味,可是让李不让连连惊讶。
要是早知道,当初的乔寻织,能有现在的风度和城府,那自己之前,就不会和乔寻织有那么糟心的发展了。
“说实话,你现在虽然理智聪明一些,不过还是之前的你,让我更加怀念。”
李不让突然感叹出声,乔寻织则是略微有几分惊讶。
毕竟,之前的自己,对待李不让可没这么客气。
“毕竟,现在的你这么聪明,我那种直接碾压你的智慧就体现不出来了。”
李不让再次感叹,乔寻织则是忍不住捏紧了自己手中的茶杯。
果然,自己就不应该对李不让这张嘴有几分期待。
“你也别贫嘴了,赶快穿好衣服,陆哥哥说不定已经带着安承泽在花园之中等我们了。”
听到乔寻织提起正事,李不让当即端正了颜色,也不继续说那些得罪人的话,反而开始催促秋香手里的动作快一些。
“小姐,刚才奴婢所说的那件事情……”秋香一边加快手里的动作,一边小心翼翼的问着。
李不让当即就答应下来。
若是今日能够成功,那么她去拜佛祖,是不仅要求平安,还要求姻缘。
可若是今日不成功……
得到了李不让的承诺,秋香手里的动作瞬间更快了一些。
乔寻织眼睁睁的看着李不让在短短的半刻钟的时间内梳好简单的发髻,又穿上今日来时那身极为朴素的衣裳,随即就站在自己面前神采奕奕的催促着,赶快动身。
而在乔家的花园之中,同样换好了一身衣服的安承泽和陆挚亦,再一次坐在了花园里。
只不过,这一次,两人都没有选择靠近水潭的地方。
安承泽是提防乔寻织和陆挚亦在此作妖,而陆挚亦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极为偏僻,遮挡物也比较多。
几乎是坐下以后,安承泽就开始对着陆挚亦咄咄逼人的发问,主要的原因,就是乔寻织把李不让推下水的那番举动。
“我知道表妹与乔小姐关系很好,可就算关系再好,刚才那样的举动也实在是太过鲁莽。”
安承泽的眼神发寒,有几分不依不饶的意味,而对此,陆挚亦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只不过是她们女儿家随意打闹罢了,再说这池塘中的水也不算深,李小姐终归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的。”
陆挚亦的话,可以说是极其的不以为意,而安承泽眼中的不满则是更加茂盛。
“恕我直言,这种程度的行为,可算不上是所谓的随意打闹。”
的确算不上是随意的打闹,是她们二人早就已经计划好的。
陆挚亦心中有想法,可面目表情上却没有丝毫表示,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善于说话之人,尤其是对面的这个人,还让自己十分不爽。
“我听闻,李小姐的母亲,并非是安老先生的亲生血脉,而是一个养女。”
陆挚亦突然开口,话题却转到了这个地方。
安承泽微微一愣,随即便点头承认下来。
这件事情并非是什么秘密,而是众所周知的,就连当初李大人求娶安氏的时候,也是知晓的。
“既然他们二人并无血脉之情,为何安老先生,还会答应你和李小姐的婚约?”
陆挚亦当着这个婚约的当事人之一的面,表示好奇,而对此,安承泽却没什么特殊的表情。
“只不过是我爷爷怜惜姑姑而已,况且姑姑自小就是养在我爷爷名下,与我们安家人的情分,那是不能随便说说的。”
正是因为关系好,所以才会答应,这是安承泽给出的回答,可陆挚亦却有几分无法去理解。
“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才会让安老爷子收养安氏?”陆挚亦微微的抬起眼眸,一双眼睛盯着安承泽。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安老爷子之所以收养安氏,其中一定有什么不得了的原因,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这个安氏的身份究竟为何。
昨日,自己去请安承泽,请完了以后,又在巷口等了一阵,才等到了应则端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