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到的其他蜡烛中没有掺有蚀毒的事情让京都府尹暂时松了一口气,李承安请旨将案子接了过去更是解决了他一大麻烦。
但京中出了这样一桩惨案,京都府尹也必须要承担责任,当天就在庆帝的御书房外跪了两个时辰,之后被贬到边疆当一个小县令了。
李承安如今身为监察院的院长,京都发生这种事,他也是有责任的。但他主动将此事揽了过去,朝中也没有多少人攻击他。少数几个人的奏折也被庆帝压了下去。
京中出了此事,一时间,人人自危,连前段时间热议的二皇子前往封地的风头都被盖过去了。
这段时间因为二皇子前往封地所能具备的亲兵规制,朝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多了的话太子一派担心二皇子拥兵自重,少了的话二皇子一派是绝对不乐意的。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这桩惨案上,都等着监察院给出一个交代。
“诶,你们听说了吗?秦家一家一百九十六口人全都死了。”
“是啊,是啊,而且就在一夜之间,也不知道那个凶手是有多恨秦家,连妇孺甚至秦家养的两条狗都死了。”
“下手实在太狠了,那个凶手实在太狠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种反社会人格吗?”
“哎,什么是反社会人格?”
“就是那个澹泊书局新出的一本悬疑小说,里面那个凶手就是反社会人格,感情淡漠。像这种人,他杀人没有特定的原因,因为在他眼里,我们在他眼里就像是一只鸡一样,想杀就杀了。”
“那我们不就危险了吗?”一旁听的人缩了缩身子,看了看周围,感觉每个人都是那个凶手,随时随地就能拿出一把刀像杀鸡一样把他杀了。
没一会,楼下的人就都散了。
范闲跟李承安坐在楼上的包间,将窗户打开一条缝,楼下的声音清晰地传了上来。
听到反社会人格的时候,李承安看了范闲一眼,范闲默默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这不是要给澹泊书局那些女子一口饭吃嘛,光靠一本红楼梦也不能吃一辈子啊。所以范闲就翻了翻记忆,翻出一本悬疑小说来。
一下就在京都城里火了起来。换做是以前,发生这种灭门惨案,大家也都是往寻仇这方面想的。现在因为这本书,大家都开始猜测这是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做的,这让大家怎么能不恐慌,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这段时间,谣言越传越玄乎,刚才下面的人说的,还算正常的。李承安近日在街上听到最离谱的传言,是那个凶手只要是在街上,人多看了他一眼,他就会起杀心。城中人心惶惶,已经有不少百姓出城去外地暂时投奔亲戚了。
李承安心知范闲说蔺忆一个人将蜡烛偷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个事实是不能被公之于众的,庆帝也不会接受这个答案。
因为这个答案只会引起人们恐慌,庆帝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人心安定的答案。
而蔺忆的存在也不能为人所知,毕竟这样一个凶残的高手的出现,会让京都的人心不安,使得南庆的根基不稳,这种会引起民心震荡的人物庆帝不会接受的,也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的。
李承安跟范闲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着应该给庆帝一个什么样的答案,一个不会引起民众恐慌的答案。
“哎,”范闲赶紧夺过李承安手中的茶壶,拿过抹布擦了擦溢出来的茶水。“小心点,小心烫手。”
“放心吧,没烫到。”李承安毫不在意地说道,范闲看了他一眼,他立刻闭上了嘴巴。
范闲见他这样,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反而问道:“你刚才是想到什么?”
李承安点了点头,说道:“你说他知不知道神庙的存在?”
“他?”范闲重复了一遍,用手指了指宫城的方向,李承安点了点头。
“肯定知道啊。”范闲毫不犹豫地说道。但他立刻就想到,庆帝肯定知道神庙的存在,可是他跟神庙到底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对于神庙,他有着什么样的态度。
从肖恩的反应来说,神庙的存在应该是一个秘密。陈萍萍他们呢?他们也知道这个秘密。他们当初之所以让他成为肖恩的“孙子”,是不是就是为了知道跟这个秘密有关的更多的东西。
蔺忆这件事,陈萍萍到底知道了多少,庆帝又知道了多少。还有京都城外那个神庙又跟传说中的神庙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联系?
“这件事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李承安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你打算把蔺忆的事情告诉他?”范闲的手指指了指天。李承安点了点头,他打算拿蔺忆这件事试探试探他曾经的父皇,他想知道他对这件事到底知道多少?
范闲并没有拦他,毕竟就算庆帝真的与神庙有关联,他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李承安下毒手。说起来,虽说李承安并非庆帝血脉,但在几个孩子中,庆帝反而对李承安留有一份情。
主意打定之后,李承安拿着范闲与王启年的口供,他甚至还找来了荆戈,问清楚他与秦家的纠葛,还有与蔺忆的关系,以及京都府那边呈报过来的关于秦家案件的资料,打包在一块,带进了宫中。
“三殿下,小范院长来了。”侯公公见到李承安过来,脸上乐开了花,下意识就要称呼殿下,见李承安变了脸色,连忙改了称呼。
“臣拜见陛下。”
庆帝听见声音,抬头一看,是李承安,挥手让他起来,陈萍萍正在一旁喝茶。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庆帝随口说道。虽然李承安接手了监察院,但一般来说,他几乎就没有主动进宫的时候。庆帝也几乎见不到他。
按理说,监察院院长是朝中重职,但之前因为陈萍萍阉人的身份,他是不上朝的,现在李承安当了监察院的院长,他也延续了这个传统。其他人倒也没有说辞。
毕竟要是说了,那就要牵扯到陈萍萍之前不上朝的事情了。陈萍萍虽是庆帝心腹,但也是个阉人,朝臣很少与之为伍的,也不愿意与一阉人同处于一个屋檐下议论朝政。
陈萍萍极其聪慧,他也不愿意自讨没趣,干脆就不去上朝了。
庆帝对此事也有所感觉,只是他认为,监察院是隶属于陛下的,陈萍萍也只需要对他负责,所以陈萍萍不上朝就不上朝,他身体不好,正好多休息一会。
现在李承安接手了监察院,也是一样的,监察院办的事并不需要放到朝堂上让朝臣讨论。
李承安一听庆帝这话,面上不显,心里却想着,这是希望我来,还是不希望我来。
李承安表面上着急忙慌地跪了下来,说道:“臣惶恐。”
“行了,起来吧。”庆帝撇到陈萍萍不满的眼神,连忙开口让李承安起来。
也就只有在李承安在的时候,陈萍萍才会不自觉地露出自己的心情。
“说吧,过来找朕有什么事?”见陈萍萍重新隐藏好自己的情绪,庆帝移开了目光,看向李承安还有李承安后面的资料,问道。
李承安小时候就养在庆帝身边,他还能不知道这小子,亲近的人说什么都行,但他要是恼了你,那就是软硬不吃。面上看着像个面团,实际上就是绵里藏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刺你一下。
“臣此次过来,是为了秦家灭门一案而来的。”李承安一示意,侯公公很有眼色地让人将沉甸甸的一摞资料移到庆帝面前。
庆帝翻开一本,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记载了秦家一百九十六口的生平,以及近日的行程。
庆帝看着只觉得头疼,默默将奏折合上,放了过去,“你接着说。”
“陛下,臣查到,这一次对秦家下此毒手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名为‘神庙’的神秘组织。”李承安说到这,好似无意地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这个组织很神秘,臣还没有查清楚具体情况。目前只知道,原属于监察院二处的蔺忆也是这个组织的,他一直潜伏在监察院中。”
“那这个蔺忆跟秦家又有什么牵扯呢?”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的,庆帝第一反应竟然没有问及神庙这样一个神秘的组织,而是转而提到蔺忆。
按理来说,庆帝应该更在乎神庙这样一个神秘组织的出现,会不会影响到南庆的稳定?他不问,说明他心里有数。
李承安心中心绪百转,表面上不露声色,开始说从荆戈口中问到的关于他与蔺忆以及秦家的往事。
荆戈如此老实,李承安跟范闲推测过,应该是陈萍萍私底下有吩咐。但目前并不是追究这件事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试探庆帝。
“这样,你现在先追查蔺忆的下落,尽快将秦家的事情做个了结,还有让范闲安分点,不要再弄得京都城中人心惶惶了。”庆帝最终下了通知,跟范闲之前推测的一样,就是要稳定人心。
“那神庙的事情?”李承安问道。
“你先忙完手中的事情,神庙这件事,朕自有安排。”庆帝说完,挥了挥手,让李承安退下。
李承安也没有再纠缠不休,直接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