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就藩(1 / 1)

“范闲,你冷静一点,五竹叔武功盖世,肯定不会有事的。”李承安双手按着范闲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他必须要让范闲冷静下来,“范闲,你还记得吗?你说小时候五竹叔教你练轻功的时候,他还跳过悬崖呢。你不是说,悬崖是跳不死人的。”

范闲当时是主要是在向李承安吐槽现代网文主角跳崖不死的定律,没想到李承安会拿这个来安慰他。

“承安,我想去找五竹叔。”范闲知道现在离开京都不是一个好时机,只是他放不下。就算五竹叔武功高绝天下,他也害怕他会出事,他必须去五竹叔出事的地方看一看,他不相信监察院的人。

“好。”李承安没犹豫多久,就答应了下来,声音听起来有些哽咽。

即使他不想让范闲离开他的身边,可是没有办法,二哥的事情需要他在京都帮忙筹谋,他不可能舍下一切跟范闲走,他也不可能阻止范闲去找五竹叔。

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就很快收敛了心神,因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们儿女情长了。从他们介入二十多年的事情起,就已经有一只大手不断向他们逼近。

范闲并没有耽搁太久,他回去跟范建说了一声,范建听说是与神庙有关的事情,脸色变了一下,想开口阻止,但对上范闲坚定的眼神,还是把反对的话吞了回去。他知道,比起自己或是庆帝,范闲是真心把五竹当做自己的父亲来看待的。

“我要把蔺忆带走。”范闲只带上王启年还有蔺忆就离开了。蔺忆跟叶轻眉身份相同,也算是从神庙出来的,带上他,如果范闲在悬崖下找不到五竹的踪迹,至少范闲可以从他口中问出神庙的位置。

“他走了。”李承安没有去城门口送范闲,一回头,陈萍萍正坐着轮椅停在他的身后。

李承安目光一敛,上前推动陈萍萍的轮椅,两人慢慢往监察院的深处走去。

“这件事跟他有关系吗?”走了一段路,李承安的声音突然响起。

陈萍萍听到他的问题,轻笑了一声,“你说呢?”

“你知道神庙在哪里吗?”李承安并没有执着于那个问题,又换了一个新的问题。

“天下人所祭皆是神庙。”陈萍萍讳莫如深地说道。

“我答应跟你合作,你需要我做什么?”李承安很干脆地说道。

陈萍萍抬头盯着李承安看了许久,忍不住笑出声来,有些无奈地说道:“小安,你是真的要与我合作,还是要在范闲不在的时候找一个挡箭牌啊?”

李承安被笑得脸颊微红,他确实存了要利用陈萍萍的心思,范闲不在,他的心里一下就空落落的。原来他已经这么依赖范闲了嘛。其实这很正常,在范闲还没有出现之前,李承安需要烦恼不过是二哥与三哥愈走愈远的情形,不过两人很快就和好了,根本不需要他费心。除了李云睿不明所以的针对,李承安并不需要烦恼许多。

其他的事情自有庆帝、陈萍萍他们出手去应对。这么多年来,即使几人对李承安存了利用之心,但也确实将他护在了羽翼之下。也是在知道了当年的真相之后,李承安对几人心生忌惮,但在为难时,却还是会像从前一样去依靠他们。

“你不是想帮你二哥他们吗?接着去做就行了。”陈萍萍没再捉弄李承安,咳嗽了几声,对李承安说道。

正如李承泽之前想得那样,李承安身份特殊,所以不管他做什么,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这段时间让影子跟在你身边好不好?”陈萍萍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在哄小孩一样,李承安知道陈萍萍是关心他,不是为了监视他。毕竟要监视他的话,随便派几个监察院的暗探就可以,他又不会真气,根本发现不了。所以对于陈萍萍的好意,李承安还是答应了下来。

范闲走后的第三天,京都就开始乱了起来。

一位官员突然上奏,言前朝有亲王就藩先例,二皇子既已成年,又受封亲王,理应前往自己的封地,不应当在京都滞留。

这就是李承安提出的解决李承泽暗藏兵力的问题,前朝便有皇子受封藩王的先例,且允许封地有自己的封兵,但兵力仅用于藩王封地,兵权也不完全归属藩王的手中,由朝廷派人与封地的藩王共同掌管兵权。只要去了封地,那依李承泽在朝中的势力,将掌管兵权的人替换成自己的人,也不是什么难处,到时候李承泽就可以将自己暗藏的兵马转换成明面上的封兵。

奏折一经上奏,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南庆的皇子都是有自己的封地,就连公主也有,但很少有皇子会愿意前往自己的封地,因为一旦去了封地,就相当于远离了京都这个政治中心,任何心中有抱负有野心的皇子都不会选择这条路。这些年太子与二皇子相争,庆帝心思不明,朝臣们也跟着摇摆不定,所以二皇子也一直默认留在了京都。也没有人提起亲王应该前往自己的封地这件事。

如今这个朝臣可谓是捅了马蜂窝。只是不管是二皇子一党还是太子一党,内部都分成了两派,二皇子中一派认为前往封地远离了政治中心,不可取,但是藩王可以养自己的私兵,这个条件让二皇子的人蠢蠢欲动。毕竟他们与太子已经斗了很多年,在朝堂上可谓是各分秋色。

之后出现了范闲与范逸两个人,一个将要接手内库财权,一个已经是监察院的院长,可是这两位朝中新贵随了范建那个老狐狸,滑得不溜秋,太子跟二皇子两不沾。

今年春闱也因为范闲,使得他们两党都没能吸纳新人。范闲若不是深得陛下恩宠,早就被人拉下马了。像这次,范闲不曾报备就私自出京,不少言官就上奏言范闲擅离职守,藐视天威,希望陛下大力惩处,但奏折都被陛下压了下来。

先说回二皇子就藩一事,太子那边不少人铆足了劲想借此机会把李承泽赶出京都,但又有人更多忌惮藩王养私兵一事,怕放李承泽出京是养虎为患。再加上两不沾的官员私底下推测庆帝的心思,认为二皇子应该循古制前往封地和认为新朝已立,无须因循守旧两方人竟然旗鼓相当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这件事,朝堂上吵成一锅粥。

让李承安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在促进二皇子前往封地出力最多的竟然是司静儿的父亲司守黎,他在朝堂上,引经据典,直把二皇子的人喷得不知身在何处,让人听了都觉得二皇子不去就藩反而滞留在京都,简直是居心叵测,用心不明。而且就算对上庆帝,司守黎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本心,不肯退一步。司守黎果然是死守礼。看来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用对了地方就可以变成最锋利的刀。八壹中文網

“太子,你是什么想法呢?”庆帝一抬手,朝臣们像是被点了穴一样安静了下来。庆帝看向站立在一旁的李承乾,问道。

“儿臣认为,既然先人定了这个规矩,那必定是有其用意所在。”太子的意思很明显,是要将李承泽赶出京都这个政治中心。

“老二呢?你觉得太子说的有理吗?”庆帝看向站立在另一旁的李承泽。

李承泽一拱手,略有不甘地说道:“太子乃是储君,他说的自然有理。”

李承泽话中带刺,底下太子的人拧紧了眉头,二皇子此话另有深意,太子是储君,所以说的话有理,搞得好像太子以势压人似的。若换做平时,太子的人定要参二皇子不敬储君,但眼见着二皇子要被赶出京都了,自然要大度一些,不与二皇子计较。

太子的人已经欲欲跃试了,只待庆帝金口玉言。但庆帝却没有立即下旨,只说此事押后再议,今日先退朝。

太子一派的官员得意洋洋,与二皇子一派的官员对视一眼。各自打道回府,又私下聚在一起。太子这边想的是怎么削弱二皇子的势力,二皇子那边则开始筹谋利用藩王私兵一事,历史上藩王起兵夺位一事也不是没有,只是到时候史书上会留下不好的名声罢了。可身后的名声怎么比得上生前的荣华富贵?

“请院长过来。”

等到李承安来的时候,庆帝才想起现在的监察院院长已经不是陈萍萍了,而是眼前这个青年。

“你二哥就藩一事,你怎么看?”庆帝很想干脆把人赶出去,然后再把陈萍萍请来,但想想,觉得这样不好,就算了。庆帝直接问李承安的意见,他本来以为李承安会说让李承泽留下来,但李承安却说道:“既有古制,便该遵守。”

“只是,应该削弱藩王手中的兵权。”不仅如此,李承安还提起私兵一事,李承安这是要斩断李承泽的爪牙啊。

“你不怕你二哥恨你吗?”庆帝笑着问道。

“二哥从未想过要那个位置。三哥心软,二哥只要退一步,三哥就不会要他的命。”李承安明亮的眼睛盯着庆帝,仿佛在说,若不是你,他两个哥哥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说的不错,李承乾心软,而他心狠。老二是被他逼得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所以他总要保他一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将军夫人不好惹 远古种田撩汉开荒生包子 陛下娘娘闹着要种田 富贵临门农门娘子要发家 农家丑女带着将军去种田 一胎二宝王爷王妃又恃宠而骄了 最强女帝我被不肖子孙气活了 崛起吧大女主 一胎双宝之傻妻是玄学大佬 病娇相公得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