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又称“咬鸡”,此种活动由来已久,据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在中原大地上流行。
虽然民间记载有限,但至少在贵族中间已经相当盛行。
据典籍记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斗鸡活动,甚至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政变,深远影响了当时国家的政治格局。
甚至于,出自《庄子》的“呆若木鸡”一词,也是因斗鸡而来。
可见此项活动,该有多么地深入人心了。
从邻居家观鸡回来,苏齐就一头扎进了书房,开始作起画来。
此时,他脑中都是斗鸡的画面,趁着灵感爆棚的时侯,连夜将画给完成了。
此日,他就按照之前的约定,再次来到了望江楼。
欧阳很高兴,此人说话算数,这么快就来交稿了。
但等他将画打开来一看,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从前的成绩,不免让苏齐有些心里膨胀,所以,当此刻被买家批评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服气。
欧阳指着画上的公鸡批评道:“此鸡画得倒是栩栩如生,但形有余,而神不足,可见你作画没有用心,无法深入体会斗鸡时,公鸡的心态。
以你此时的水准,只能算个匠人,离大家还差得很远。”
听了这话,苏齐心道:我又不是公鸡,怎能体会公鸡的心态?
随即又一想,自己的画却有很多不足,从前是被一点功绩蒙蔽了双眼,以为凭着独创的画法,就真把自己当大家了。
自己那点技巧,果然忽悠不住真正懂行的人,就比如眼前这位少年。
能一语道破自己的缺陷,看起来的确是个行家。
想到这里,苏齐忙诚恳回应道:“丹青一道博大精深,在下也只是初窥门径,今日在公子面前献丑,让公子见笑了,实在抱歉。”
苏齐的态度让欧阳很满意,只见他笑着道:“苏秀才倒也不必过谦,西洋绘法虽然失了意境,但其对画面接近实物的精细描绘,倒是很令我喜欢。
通体来说,这副画还是画的不错的。”
早说么,吓得人家心脏通通直跳。
苏齐舒出一口气,忙拱手致谢,一副受教的模样:“今日得公子一番指点,在下也是受益匪浅,回去后定用心研究,争取在绘画一道能有所突破。”
两人又聊了片刻,苏齐就起身告辞了。
等人走后,少年自言自语道:“此人不贪财好色,行事圆滑,自有一套做事准则,到是个可用之人。
唯一遗憾的是,圆滑之中带有丝奸佞之气,可用,却不能重用。”
身后的青年仿佛没听到一般,眼观鼻鼻观心,直到少年喊他,他才拿起桌上的画,跟着主人出了门。
......
明日就要开学,苏齐一回到家,就去准备入学要带的东西。
林钰走过来道:“相公,我前些日子替你做了两身里衣,你试试看合不合适。”
苏齐放下手头的事物,走过来将人扶着坐到椅子上,心疼道:“不是不让你做这些么,怎么还做?”
“我看你里衣领子都起毛了,想着相公如今和从前不同,若穿着起毛的衣裳去上学,被同窗瞧见,岂不笑话。”
苏齐无所谓道:“反正都穿在里面,外面套上校服,谁看得到。”
林钰噘嘴不认:“里衣也不成。”
苏齐无法:“好好好,都听娘子的,那我现在穿给娘子看看?”
说着,就三两下将衣服脱了个精光,坏笑道:“娘子将衣裳递给我呗?”
林钰脸色一红,将手里的衣裳扔到了对方身上,随即扭头不看。
苏齐嘿笑着将衣服穿好:“娘子心灵手巧,这衣裳穿着真舒服。”
“合适就行,赶紧换下来,娘催着去用晚饭了。”
于是,两人说笑着从书房来到堂屋,刘氏已将饭菜都摆好了,为了庆祝儿子明日入学,今晚的饭菜很丰盛。
刘氏道:“你今晚多吃点,我听说府学的菜很难吃,你若吃不惯,干脆每日家里做了,你带过去吃?”
苏齐忙道:“府学里从上到下都一视同仁,大家都在学堂里吃饭,我不能一人搞特殊,否则被会被同窗耻笑。”
听到带饭会影响儿子的同学关系,刘氏只得歇了这个心思。
这时,苏荷拿着个包裹走了过来:“明日小弟入学,我也不知该送点啥,就做了书包给你,你若不嫌弃,就拿去用吧!”
苏齐笑着接过:“不嫌弃,我正缺个包来放书本文具,还是姐姐想得周到。”
苏荷听了心里很慰帖。
小羽也小大人似地嘱咐道:“爹爹要好好读书,好好跟同窗相处,千万别跟人打架哦!”
苏齐哭笑不得:“你爹像是会打架的人么?”
王荣在一旁插嘴道:“像的,你上次还让咱家的公鸡打架哪!”
“你个小家伙,那次舅舅是为了作画。”
......
次日一早,苏齐吃过早饭,穿上校服,背上新书包,“蹦蹦跳跳”上学去了。
路上遇到很多同他一样打扮的“小二郎”,虽然不认识,但大家还是友好的点头示意。
校门口掏出木牌核对身份后,众学子们就去到府学的广场上集合。
今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学苑的重要领导人要发表重要讲话,也就是举办开学典礼。
想不到古代学苑,也同现代学校有颇多相似之处。
这久违的感觉,让苏齐瞬间对这里有了亲切感。
学苑的领导,还有府衙的一些官员都要挨个上去讲话,发表一番对学子的殷切期待等。
刚开始还好,苏齐还觉得挺新鲜,但等几人讲下来,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心里默数着剩下的时间,希望典礼快些结束,好到宿舍去休息。
数着数着,他突然发现不对劲,早上粥喝多了,此刻居然有了尿意。
但还不到典礼结束的时间,没办法去如厕,只能先憋着。
再看周围其他秀才,有两个脸色通红,似乎也同他一般,在憋着什么。
至于这个“什么”,是大的还是小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些年纪大的老秀才,已经站得眼冒金星,双腿打颤,摇摇欲坠的模样,看得苏齐都忍不住要替他们捏一把汗。
终于,台上响起了众人最希望听到的话:“好了,今日的典礼到此结束......”
台上还没说完,底下就接连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领导们本来很满意,还打算等掌声响完,再挨个上前讲两句致谢的话。
谁知还没等他们再上台,底下的学子们就四散逃开了。
其中有一波人均做着同样的动作:边捂着肚子,边一窝蜂地冲进了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