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寒门的逆袭之路 > 第55章 难考的策论

第55章 难考的策论(1 / 1)

苏齐笑着回道:“确实不错,倒是要多谢你,让我今日考试时,省去很多麻烦。”

“嘿嘿,苏兄可知这药来自何处?

那里还有更好的,要不今晚我们哥俩一起去逛逛?”

苏齐看了张敞一眼,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张兄对这第三场很有把握?”

张敞伸手挠挠头:“第二场我都是靠蒙的,第三场就更不知道怎么考了。”

“那你不好好看书,反而跑那些地方去消遣?

回头若让你爷爷知道,你还有好果子吃?”

“苏兄说得是,那我也去看书了。”说完就脱下鞋袜,从苏齐头顶爬上了床。

刹时,一阵比考场里更觉销魂的气味,直冲鼻腔。

苏齐瞬间仰倒昏阙:娘西皮,逃过了初一,逃不过十五,真是悲催!

第二天一早放榜,这次苏齐位于榜单第九名,张敞依然徘徊在中游。

而许丹,位列第三,仍然排在苏齐前列。

没关系,还有第三场,谁压谁,呸呸呸,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大爷!

经过前两场的淘汰,寓馆里的考生所剩无几,可见府试有多难考了。

但接下来的第三场,才是最难的。

这一场考得是策论,献言献策,考察的是考生对国家政治的见解。

这里头的说头就大了,作为考生,你得讨论当前的政治问题,并向朝廷提出相应的策略。

至于朝廷会不会采纳,那就不在考生考虑的范围內了。

总而言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准备入仕,那就拿出点真本事来瞧瞧。

幸好苏齐从“六如先生”那里得了本《小录》,前不久刚看过里面的几篇策论,还特意花了一个通宵研究过。

面对接下来的考试,心里也有了个底,不至于太过慌乱。

这一场需连考两天,包括吃饭、如厕、睡觉都需在考棚里进行。

从身到心都是一场煎熬,若没有充足的准备,只怕很难熬过去。

于是苏齐主动找来张敞,询问他是否还有上次那药。

张敞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抛过来,苏齐忙咳了两声掩饰:“你就说你还有没有那药?”

“我瞅瞅,哎不多了。”

“借我点。”

“借?你打算还我?

难道苏兄也准备,到那烟花柳巷去快活一番?”

张敞挤眉弄眼的表情,再配上他那一脸的横肉,差点没把苏齐给腻死。

快活你个头,看我不一茴香豆砸死你!

从张敞那又得了点药,抹在鼻子里,瞬间嗅觉弱了很多。

但这些都只是歪门邪道,能不能打赢最后的翻身仗,看的还是本身的实力。

终于,府试第三场开始了。

这一日风和日丽,虽然天还有些冷,但考生们愣是紧张得微微出汗,毕竟这第三场至关重要。

因为只要这一场顺利通过,那就脱离白身,进阶童生了,所以必须竭尽全力。

走完进考场的一系列程序,苏齐此刻已经端坐在考棚里,等候发卷了。

考棚里的恭桶依然没有清洗,当然,其间传出的味道更加得“黯然销魂”。

但苏齐没空再理会这些,他深呼吸一口气,将全副心神都集中在考卷上。

只见试卷上写了两道题:

第一题:论工匠之抑重。

第二题:论奇人异行者应举之利弊。

第一题是探讨工匠这种职业是该抑制,还是该仰重?

所谓工匠,泛指石匠、木匠、铁匠、窑匠等特殊行业的人,俗称手工艺人。

第二题则是探讨奇人异形者参加科举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谓奇人异形者,也就是指商人和工人,所以两题承上启下互有牵扯。

表面上看,这两题都不难,但暗地里却是给考生埋了大坑。

众所周知,在古人眼中的职业排位是这样的:士、农、工、商。八壹中文網

其中商人地位最低,说一句“贱业”,“贱民”也不为过。

若让社会地位最低的的人参加科举,就预示着商人可以入仕,那到底对朝廷,对社会是好还是坏呢?

这个命题一直以来都有争议。

虽然大圣朝不伐商人入仕的例子,但他们当官的曲折程度,要比其他官员高得多。

毕竟社会上多的是“狗眼看人低”的人,他们单凭一个人的出生来历,就品评此人的贵贱,而完全无视个人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但社会的经济能高速发展,主要还是靠工商业,商人能为国家带来可观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朝廷乃至整个社会又得仰仗工商业人士。

若让商人入仕做官,一方面掌握财富,一方面掌握政权,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士人争论了几百年,至今没有公论。

也就是说,这是道开放题,只有立场不同,没有正确答案。

相比于第二题,第一题也是类似的开放题。

工匠的地位仅此于商人,若要大力发展工匠技术,岂不是要与农民抢饭碗?

毕竟古代,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农耕社会,一旦工匠技术得到大利推广,社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改变,结果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所以,这道题也不好作答。

明晃晃两个大坑摆在面前,怎么办?

跳坑吗?

傻子才干!

苏齐脑子飞速运转,试图从万千思绪中,能清理出一条路来。

首先说第一个坑,两题都有明显的立场针对性,单一的回答“好”或者“不好”都属于跳坑行为,结局是直接被活埋而不自知。

第二个坑特指坑人,考场里坐着的考生,大多都是农家子弟,平日里不是闭门读书,就是下地种田,

能有机会接触工匠与商人,并能对其深入研究的,只怕寥寥无几。

科举出这样的题目,针对的只怕是那些家里有些资财,眼界和格局都比一般考生要高的人。

例如许丹,在京城有个当官的外家,那他对朝廷的政策,对国家的局势把握,相比于其他考生,要有优势得多。

想到这里,苏齐忍不住感叹一句:科举也不公平!

记忆里搜寻《小录》里看过的几篇策论,发现居然没有一篇相似的,看来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这里,苏齐心里瞬间有些仿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笔。

突然,脑海里想起,此次主考官乃是青州知府何云明,而六如先生曾向自己透漏过何云明的背景。

何知府有商人背景,导致他的施政理念比较开明,至少对商人很有好感。

但他为官期间又曾受到政治上的排挤,这就造成了他处事风格上的偏激化。

以此为出发点,那么这两题的立场就明确的了:应该采取相对积极支持的态度。

这样或可迎合主考官的喜好,增加自己的赢面。

如此,就好解答了,毕竟自己来自现代,那里的经济与技术都远超古代,

这是因为,现代对工匠和商人足够重视的缘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民国大文豪 寒门枭士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安静l 红楼之挽天倾有几个女主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水浒之大宋摄政王 穿越隋唐之我是特种兵 奴利 红楼之挽天倾百度贴吧 战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