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啊。”吕布听着楚南对六部的讲解,微微皱眉道:“子炎觉的此法有用?”
陈宫和楚南同时来跟他商议六部之事,吕布虽然跟妻妾久别重逢,但几个月堆积的公务推给两人多少有些过意不去,所以百忙之中,还是抽出时间来跟二人商议这六部之事。
但感觉六部很多职能都是对应九卿的,比如刑部不就是廷尉吗?吏部就是尚书令,工部是少府,朝廷已经有的职位,为何还要费事去建立什么六部。
“岳父,这是权力过度,这些权力如今名义上还在九卿手中。”楚南解释道:“而九卿不在岳父帐下,设立六部之后,这些权力无形中便转移到岳父手下,九卿权力便会被架空,徒有其名。”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任免九卿?”吕布不解道。
“温侯如今已是执掌朝廷者,天下权利名归天子,实则为温侯掌控,此时这朝廷毕竟不是徐州时一般,温侯既要奉天子,便不能太坏了朝廷规矩,直接罢免九卿,以温侯如今之势,自然可以,然日后朝廷法度便会形同虚设。”陈宫笑道。
所以呢?
吕布目光看向楚南。
“若朝廷今日将岳父拜为太尉,明日又撤去岳父太尉之职,后天再让岳父出任司徒,大后天再撤去,而且没有任何缘由,那父亲觉得,这三公之位可还尊贵?”楚南大概知道吕布在疑惑什么。
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所有人都遵守,朝中九卿在没有犯错之前,你随意任免自然是没问题,但这么一来,九卿的衡量标准就是谁让你高兴而不是谁更适合这个位置,久而久之,吕布身边能聚集什么人就可想而知了。
吕布摇了摇头,他大概懂了:“所以朝中九卿不能随意罢免,但他们手中之权却需转到我手中?”
“不错,所以以六部逐步替代九卿,九卿依旧在,但权利却转入了六部之中,待日后时机成熟时,可将九卿撤除,或是将六部替换九卿。”楚南点点头。
“那刑部之人,却选一曹操部将来担任,他还未曾归降。”了解了六部格局之后,吕布也不反对,这朝中的弯弯绕绕他以前看不明白,如今在女婿细心地解释下,结合自身过去经历,很多以前看不懂的东西,现在倒是懂了不少。
“他若真是个法家,自会秉公执法,可为我所用,另外也可彰显岳父胸怀,若夹杂私心,则可为把柄,破了他法言。”楚南笑道:“岳父,如今我军势力已经遍及三州,整个中原皆归我等所有,此时治天下与治一州不同,需严明法度,让百姓知道该干什么,各行其事,否则治理会十分混乱,满宠是最合适之人。”
“罢了。”吕布点点头,他知道提到治国,这些事情并非他强项,是以也不想再多问,点头道:“便依子炎之言,六部之事,何时上奏朝廷?”
“先组建。”楚南笑道:“备好人手,建起六部衙署之后,再去朝议。”
实际上,建立六部在楚南看来,朝廷这边是最后一环,否则若按以往的规矩,朝廷先点头再建,不说遥遥无期,但肯定困难重重,倒不如先斩后奏,建起来,然后再去朝廷盖个章。
如此一来,九卿就成了摆设,吕布政权的框架也就彻底搭建起来了。
陈宫突然开口道:“子炎,这选官制度你准备的如何了?”
关于朝廷如何取士,继续用之前的举孝廉随着新政的执行,显然是不能继续了,眼下六部建立,陈宫掌官员任免,但以往的举孝廉是州郡官员推举,随着新政的推行,显然举孝廉制度很难继续下去了,道理很简单,地方士族、豪强被打废了。
地方官员跟士族、豪强的关系,从以往的相互依存到现在的对立,使得地方官员会对士族、豪强人才产生深深地戒备。
而且举孝廉的弊端也很明显,地方推举出来的官员,寒门也好,士族也好,与推荐官之间会天然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关系。
事实上,举孝廉制度也是能挖掘出寒门人才的,毕竟州郡官员也是需要给自己干实事之人,像江东创业之主孙坚本身其实是寒门,就是通过举孝廉制度一步步崛起的。
而这些寒门通过当地官员出来之后,会有一份香火情,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很多官员都是通过袁家举荐入仕的,如今新政推行,目的是将地方一些权力收回朝廷,如果取士还沿用举孝廉制度,以吕布如今的格局,很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大甚至重新回到过去那种局面。
那样一来,新政就成了笑话,甚至以后还会被推翻。
关于这个问题,之前师徒二人就研究过,如今六部建立,吏部如何取士正好拿来说道说道。
“由朝廷统一考核。”楚南想了想道:“不问出身,只问才能,只要通过朝廷考核,任何人都可以入仕。”
眼下这时代,推行科举显然不可能,没那个环境,就算造纸术、印刷术都出来了也不行,百姓没有识字机会。
全民读书,还没那个条件,所以取士只能从士族、寒门以及地方豪族中取,而眼下,会响应吕布这边号召的,多半是寒门,士族可能也会有人参加,甚至很多,但他们只要敢来,楚南就敢用。
现有的制度下,只要六部在他们手中,下面官员跳的再欢也没用,失去举士权的地方衙署,很难招募到太强的人才,而朝廷下派去的官员,可没有那份香火情,以后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就是吏部尚书了。
这当然也是危害,不过比之前地方权力过大而言,这个危害会小很多,人们看重的是吏部尚书这个职位而非某位官员,一旦其离开这个职位,不说立刻树倒猢狲散吧,但也很难再有以前的影响力。
“考核?”吕布看着楚南道。
“对,就如同军中选将,以武艺、兵法为重,强者上,庸者下,吏部以后选官,可将各地愿意入仕者集中起来,进行考核,这考核内容涉及民生、策论等等,根据考核成绩评估此人适合在何位置。”楚南点点头道。
虽然眼下天下人有学问的不多,但对官员的需求同样不多,一个县大概要任命的官职其实只有三个,县令、县丞、县尉,这是拿朝廷俸禄的,余者主簿之类的属于吏,不在朝廷任免之中。
当然,规矩要改一改,吏也可晋升为官,只要政绩足够并通过考核便能晋升为官员,但朝廷需要任命的,其实一个县就三人,整个大汉县城大概有一千左右,理论上来说,三千官员就够了。
当然,其上还有郡府、刺史府以及朝廷官员,这个数量可以再加一千,大概四千多官员,这个比例显然比有学问的低很多,所以楚南并不担心士族不买账,大势已成时,就不是他们求士族,而是士族求他们了。
这也是楚南一直不甩士族脸色的原因。
如今他们占据三州之地,远没到天下的地步,需要安排的官员自然更少。
而随着新政推行下,百姓手中掌握的财富越来越多,自然也会有百姓开始尝试求学,若能战胜袁绍,楚南就考虑开始将学问推广了,而在推广之前,造纸术和印刷术必须弄出来。
工部,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甚至以后工部可能成为引领朝廷走向强盛的关键。八壹中文網
将自己的想法大致说了一遍后,陈宫思索道:“此法确实可以替代察举制,限制地方官员势力膨胀。”
作为大儒,为官半生,陈宫眼界自然不差,楚南此法的利弊他都能看出来,抛弃以前的举孝廉入仕而改为考核入仕,若是其他诸侯实施,阻力必然极大,因为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换成吕布这边,别人最头疼的问题到了这里反而将不再是问题。
中原士族待稳定下来,恐怕能少七八成,哪还有能力和胆量阻碍新政的推行?
而且第一次考核选士,大概率士族会处于观望态度,不过没关系,吕布杀的虽然狠,但在无形中已经拉拢了一个阶层,寒门和地方宗族其实是受益方,如今又全面放开了取士大门,这些人才自然会蜂拥而至。
只要这第一次成了,以后士族若不肯放下骄傲来参与竞争,那就只能看着自己家族一点点衰落了。
而寒门和地方宗族却会成为吕布的绝对拥护者。
陈宫现在是越来越欣赏楚南当初的决断了,毕竟你拉拢士族,要放出的权利很多,而拉拢寒门和地方宗族,甚至只要给他们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这些人就会感恩戴德。
“温侯以为如何?”陈宫看向吕布。
吕布点点头,复又问道:“你们说军中也如此如何?”
“暂时不行。”陈宫和楚南同时摇头,别的诸侯是不敢动士族的利益,而他们相反,是不能乱动军中的利益,吕布本就是靠军队镇压天下,如果此时在军中推行此法,大概率会有很多将领生怨。
而且军中升迁制度相比于举孝廉而言本就相对公平很多,毕竟没本事的,基本上都死在了战场上,这个时候去动军功制,显然不合适,我拿命拼来的位置,别人只需要笔杆子动一动,就能得到,你让将士们还怎么支持?
现阶段而言,军功制是最合适军中的制度,无需改进,只有等以后战事少了,将士们升迁无门,推出这种制度来才能让人接受。
楚南大概给吕布解释了一下军功制的必要性,而吕布眼见自家女婿和谋士同时反对这件事,想想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